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信用的缺失已给我国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与无序,而整治经济秩序,重塑社会信用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而且更需要国家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及监督机制等环节上予以完善,以解决社会信用低下的问题,真正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就是建立信用管理体制和制订和实施与信用机制的作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 ;加快推进国民信用体系建设 :就是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在内的信用信息系统、信用服务系统和信用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民营金融:创新与法治并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的金融体制却远远不够完善,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甚难。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是事关民营企业前途的重要因素,亦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赵丽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1):97-97
现代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羁绊,因此,加强我国信用建设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德法并举,统一发挥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实施德治,培育人们自觉地恪守和践行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另一方面,厉行法治,完善法制建设,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在以金融压抑为特征的经济中 ,加强法治可能妨碍金融领域某些方面的发展。本文采用 1 990年代中国省级单位的数据 ,通过计量研究发现 ,加强法治有助于提高私人部门获得的银行信贷份额 ,推动银行业的竞争 ,但抑制私人投资 ,并对金融深化没有显著影响。作者认为 ,这些结果源自中国金融部门存在的“漏损效应”———即金融资源从享有特权的国有部门流向受到信贷歧视的私人部门的过程。此外 ,本项研究结果还显示加强法治并不能显著提高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本文的结论是 ,只有在其他配套制度安排完善的情况下 ,法治才能发挥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落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根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制度空白,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立法也很不完善,要填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空白,需要政府方面大力推进提供信用信息的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机构,制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法,培育专业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业。同时,一些大型信息需求主体必须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工作中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才能提高本单位的信用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金融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及完善是金融法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审视金融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并进一步予以完善,对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安全与效率的冲突也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秀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2):38-4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也进一步指明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即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信用缺失与信用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亚东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1,(5):66-70
现代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信用经济,但信用缺失现象在经济竞争中却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尚不成熟的经济体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信用及信用经济的内涵及起源,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及其产生因素,更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在建立信用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经济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法治社会建设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一体建设的重要构成,它与法治国家、社会管理法治、社会法治国等范畴相关但不相同。建设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夯基固本,是破解法治瓶颈的有效路径,是对人情社会的反思重构和对公共理性的培育与提升,有助于弥合转型中国的社会共识。法治社会具有法治的融贯性和社会的共治性两大特质。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以公权力为主导,要求透过法治社会化实现社会法治化。当前,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需要处理法治失衡、法治失调、法治失信和法治失重等法治深化过程中的一般缺陷和特殊缺陷。以法治社会为重心的一体建设的法治发展观,符合法治的一般成长规律和中国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方军贵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领导干部是我们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因此,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通过对法治素质内涵的解读,根据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法治中国建设负面影响的分析,探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主法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主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文明是一个关涉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明范式,其中核心应当是立法文明、执法文明和司法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探索法治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法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和法律服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大地方立法力度,增强法律保障措施,加快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积极培育行政执法及司法人员的法治理念,强化和完善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是信用构成的主体体系,金融市场是信用产品运行的市场。金融业是一国经济体系的核心构成,而金融业完全依靠金融信用构成和维持,风险极大。因此,必须保障金融信用的安全,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6.
信用违约互换合同(CDS)是一种在许多国家非常流行的金融互换协议,该协议中规定合同卖方将赔偿买方的贷款违约或其他信用事件.信用违约互换合同存在诸如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缺乏清算系统等缺陷.但是,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对于活跃金融市场有其特殊的优势,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也不无启示.市场环境对于信用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尊重市场规律,优化政府监管;信用评级机构对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要积极促进我国评级机构健康发展;在合理的清算系统下投资者可以分析评估风险,应建立规范合理的清算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法治道路是政府推进型。这种法治道路有许多优点和长处 ,但在法治化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矛盾和潜在的危机。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党政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理顺 ,市民社会的发展 ,政府推进型法治将得到不断完善。“政府”作为法治的推动力将日趋理性 ,法治化道路也将会沿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去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邢锐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12):8-13
法治国家是现代社会一种最文明、最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何谓法治中国”“法治中国何以可能”“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层思考和透彻分析,构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图景和实践路径,打破了以西方法治为参照物的视野偏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是由价值和信用两方面构成,货币本身的价值越来越少,而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最终在货币本身的价值为零的情况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将完全仰仗信用保证。金融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形态和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货币制度主宰着金融制度。货币形态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必将促进金融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完全依靠信用保证的货币制度下,金融的根本必将是信用。 相似文献
20.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