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珊珊 《社会工作》2008,(11):21-21
精神创伤,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经历,程度较轻的,通过“自我心理调整”就会安然渡过,而如果经历创伤性事件是“铭心刻骨”引起了“颠覆性”的伤害,形成了中度精神创伤就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社会性孤独自闭,或严重的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恐惧胆小。这时,青少年社工需要特殊的、  相似文献   

2.
在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中引入家庭社会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动、关系以及能力状况,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庭外在社会支持,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康复与重建。具体来说,家庭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家庭复原力理论对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发展出具体而有效的介入理念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梳理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对地震灾后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干预方法、介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地方实践。在对现有灾后青少年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群体,不良家庭是其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自我伤害行为的现实要求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文章从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与社会工作)入手,提出具体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干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5.
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分析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自我同一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特点,并提出了该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伟  江波  秦泰 《社会工作》2008,(12):60-61
流浪青少年罪犯,作为我国犯罪团体中最为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的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流浪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基础上,对流浪青少年的社会回归,特别是社区矫正方法做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任务。而社会转型条件下,工具理性的高扬、青少年探索和批判精神的缺失以及对网络世界的沉溺等,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工作对社区青少年的介入——以上海徐汇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区青少年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由于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不同程度地处于违法甚至犯罪的边缘,逐渐威胁着社会的稳定。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分析了社区青少年的需求和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提出了完善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岳磊  于黎黎 《社科纵横》2008,23(4):83-84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分析,指出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这部分人年龄的特殊性,因而在处理、对待上与一般成年犯罪有很大差别,我国刑法没有用“青少年”概念,与之相当的是规定了“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特殊处理。“软暴力”是在教育过程中,用讽刺性、侮辱性、指责性、蔑视性的语言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后果远远超过身体暴力的,伤害青少年自尊带来的心理伤口很长时间难以愈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2008,(15):22-22
7月31日,“点亮希望之光——灾后重建进程中的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四川、上海两地的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学界专家学者近20人参加了研讨会,80余名参与过灾后援助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与团干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当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3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省市展开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索社区矫正的理论,但尚没有形成适用的方法体系。本文在社区矫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程序、原则等做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谢娜 《社会工作》2008,(21):50-51
我国将儿童的年龄阶段界定为0-14岁,按照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分类,目前社区青少年的工作对象是6-14岁,准确地说,属于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震后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健康和有用的人是地震灾后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点。震后孤儿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化所处的社会心理支持环境如何、社会工作又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将儿童的年龄阶段界定为0~14岁,按照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分类,目前社区青少年的工作对象是6~14岁,准确地说,属于少年儿童。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的基础阶段就在于少年儿童时期。从社会整体看,少年儿童的各方面的发展都将决定未来  相似文献   

17.
心理—社会模式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模式,将其运用于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从心理—社会模式考察,则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的交叉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且心理—社会模式对于治疗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治理中,传统的司法矫正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社区矫正针对青少年自身及其犯罪原因的特殊性,采用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矫正方式,能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发挥更为有效的治理功能,具有传统司法矫正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上网成瘾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何进行青少年网瘾矫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社区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它在青少年网瘾矫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在D市S社区所进行的实务工作,尝试结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青少年网瘾社区矫治方法的简单尝试做了描述,并初步探讨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一灾害救助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有的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仍有一些方面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