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底"社会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新的政策理念。"托底"社会政策要保障广大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需求,实施积极托底,为民众构建覆盖全面、综合协调、保障水平合理、各项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的社会政策保障网,提高民众防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在具体建设方面,应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与可持续的要求与策略建构"托底"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正在和将持续经历的经济-社会过程,以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并行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滋生经济-社会问题.面对新的经济-社会问题,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是十分必要的.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是积极的社会政策和积极地实施社会政策的结合,它有补救性、及时性、有效性、人文性、发展性等特征.要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需要顶层设计和综合实施社会政策,利用好经济和社会的韧性,防止相对剥夺感的聚集,将救助保障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4.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受到政府治理碎片化的影响。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着治理责任碎片化、治理权力碎片化、治理利益诉求碎片化、治理信息碎片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社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要实现“十四五”制定的社会治理发展目标,需要重点解决治理碎片化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和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社区治理资源整合,从而探索出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应对政府结构碎片化和服务裂解性的重要治理形式,整体性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过于强调部门间的横向整合而忽略了分工与协调。将精准性治理与整体性治理融合后的复合式治理逻辑为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可精准操作和精确实施的手段。在复合性治理框架下,政府的组织形态逐渐朝着合作式整合、限度竞争、管制与整合协调等方向发展。复合治理有助于推进机构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整体性治理基于公民需要确立治理目标,立足于宪法、法律、管理层次实施治理整合并建立制度化框架,以信息收集与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与实现工具,深切契合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核心诉求。目前,特大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结构激变、怠于应变等困难,应在确立治理目标的基础上,重塑整体性治理理念,整合协同治理主体,在“逆碎片化”的关键活动中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表达、决策、筹资、生产、评估和问责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8.
9.
《东岳论丛》2018,(3):158-164
随着反腐工作进入深水区,现行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监察制度弊端逐渐凸显,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提出正是为了应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要求,整合有关力量,配套制度供给,将反腐败完全纳入党的直接领导下,实现对公权力行使的全覆盖。本文所指的反腐监察不仅指行政监察,而是涵盖纪律检查、预防腐败、贪污贿赂查处、失职渎职和预防职务犯罪等在内的大监察的概念。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重要的政治改革。当前有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研究多从政治学、法学等维度展开,忽视了议题本身具有的公共管理专业属性。本文立足公共管理专业,分析了现行反腐监察体制的问题,并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起点,指出改革的路径,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一个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如存在多种养老保障制度,权利与责任的碎片化及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碎片化等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针对碎片化的问题而提出,其治理路径包括养老保障战略目标的确定、大部门式治理及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推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8,(3):165-172
城市政府作为基于城市治理多样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在城市设置的地方政府,主要承担着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职能。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为居民提公平、高效、完整、精准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进而在综合效益上为居民带来更多、更好和更便利的公共福利,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使城市成为人们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并防止出现"大城市病",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城市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有效治理,与城市各级政府职责划分密切相关。合理划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是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与体制保障。有鉴于此,我们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方法为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及其供给(履职)存在的"分割化""碎片化"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及其供给的整体性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共享与共建共治密不可分。坚持共享发展,需要从理论依据、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阐释。共享发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民生伦理的当代表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正义、坚持社会安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共享发展需要从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脱贫攻坚机制等方面加以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创新也在基层。改革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整体上进行推进。形成党领导下多方参与、互动协作、共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这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府际关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府际关系充斥着各种冲突与竞争,府际合作费用无人分担,府际合作利益竞相争夺,导致合作困难,面临着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抹煞府际比较优势,政治晋升博弈导致府际合作困难等.需要充分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整体性府际关系,使府际冲突走向府际协同,府际竞争走向府际合作,府际关系碎片化走向府际关系整合化,打造整体性府际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府际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5.
16.
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也在适时调整。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协同三维框架,对25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省份的医保贫困治理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转型前后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均注重实现保障水平公平合理的目标,服务能力提升目标运用相对较少;政策工具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供给型政策工具最少;政策协同方面,转型后政策部门主体间的协作不断增强,但部门主体间、政策部门与社会力量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健全。由此,从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政策工具组合结构、健全医保贫困治理协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新阶段完善我国医保贫困治理政策的建议,以适应新的治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府际协调低效率与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然,府际协调效率是一个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指标;是政府实现整体性治理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压力型体制下,我国政府组织片面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和GDP快速增长,府际竞争与博弈大于府际协调与合作,从而使府际协调陷入低效率困境,需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进行政府治理理念重塑,建构府际协调组织,健全府际合作激励机制,确保政府组织利益的合理表达,从而实现跨域合作、府际共赢和政府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8.
19.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医改的核心,"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手段。本文以公共行政学的"整体性治理理论",重新梳理了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主体、内涵、性质等,并在比较国内外公立医院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理论深化了治理理论,社会治理的理念、价值追求超越了社会管理,两者在主体构成、内容、实施方式、目的等相差甚异。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大国的超大社会治理",须建构国家与社会的"双轮驱动"。社会治理理论可运用于贫困治理研究。贫困治理可立足于大国的超大社会治理视野,其性质是社会资源的创造与分配。贫困治理应与社会治理"互嵌",因其目标同构,互为条件。大国长期发展应是贫困治理战略选择的基调,多主体合作参与是其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