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慧卿 《理论界》2011,(9):66-68
能源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调整能源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根据立法目的层次结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一层次;狭义的能源法,即《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二层次,它被语言文字明确地规定在《能源法》总则中。《能源法》立法目的的内容由其法律地位和立法需求所决定,可表述为"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保护生态环境"代表了一国能源法发展的阶段,蕴含着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含义,是《能源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汇集政党政治的制度理性直接决定着《能源法》的生命力,然而制度理性必须从政治宣言演绎为具体制度设计。停留在政治宣言的政党政治虽然能为《能源法》的立法工作带来理由,但不能为《能源法》的立法工作带来具体的行动规则。为了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建立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服务于能源立法现代化,政党政治必须成为《能源法》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确立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源法》只有在制度结构中才能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功能。能源立法应当安排能源基本法即《能源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构建《能源法》与单行能源法、单行能源法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内部制度结构,《能源法》与环境法、相关部门法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制度结构,从而形成内外部制度相互衔接的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相似文献   

5.
论《能源法》的理性及其法律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法》以能源安全与能源效率为目标值,决定了《能源法》必然以其路径依赖作为法律逻辑的出发点与归属。国家、政府、市场与技术因此成为《能源法》法律逻辑的基本范畴。《能源法》制度选择与安排将以能源安全与能源效率为轴心,在这四大基本范畴的框架内进行逻辑演绎。  相似文献   

6.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不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规则和政策,也需要其他法律的协调和配合.我国既有的能源立法、行政立法、环境资源立法、经济立法以及民事立法等,尚没有或未能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还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不能够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发挥激励作用,有些规定甚至成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对现行的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进行检讨并完善相关立法,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2020年《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仅提到推进海洋能开发,而未明确规定海洋能发电,这不符合海洋能开发实践,有损可再生能源发展逻辑的严谨性和能源普遍服务的公平性。建议在《能源法》中规定国家实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同时,也明确规定国家实施海洋能发电。  相似文献   

8.
《能源法》与中国能源法律制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法>的制度设计是中国能源法律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相链接的起点与归属,直接决定中国能源法律制度绩效与制度成本之比,决定中国能源法律的制度结构.<能源法>应以能源基本法定位立法,单行能源法只有根据<能源法>的法理和制度规则进行制定或者梳理、修订,才能成为能源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纽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阶段,亟需法制的保驾护航.文章在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剖析,指出当务之急是及时修订制定于市场经济初期的《职业教育法》,并提出修订的立法体例和框架结构以及主要内容等建议,以抛砖引玉,为《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出台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23日至24日,中国能源法研究会2015年年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有关领导莅临会议,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实务部门中从事能源法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以"推进依法治国与完善能源立法"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与能源法治""能源立法‘立改废'与能源法律体系建设""《能源法》的立法契机与制度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普及立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将社会科学普及纳入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调整范围。二是对社会科学普及单独立法,制定社会科学普及规范。两种立法模式最大的突破在于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科技立法对社会科学普及的立法空白。但两种立法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软法规范,具有非强制性、实效性、现实性、民主性、公开性等特征。作为软法的社会科学立法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没有司法适用的可能性,在实施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建议要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实施过程的监督,从而保障作为软法的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最终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2.
吕霞 《中州学刊》2012,(5):76-78
英国的可再生能源义务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义务和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可再生能源义务及规定该义务的法令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公用事业法2000》、《能源法2004》和《能源(北爱尔兰)法令》。英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存在状态是:国会制定的各种能源法为可再生能源提供立法空间和基本制度支持,可再生能源法令系统设定调整可再生能源事务的法律规范。在这个整体结构中,能源法是基础、是依据,可再生能源义务法令是主体、是核心。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兰州学刊》2010,(12):106-108,140
我国电影法的制定已经呼吁近30年。2010年3月,更名后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调研工作正式启动,但社会各界的讨论和理论研究尚未展开。全面认识和理性分析立法背景是科学立法的第一步。对韩国《电影振兴法》立法背景的考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我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是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电影产业化改革深化、现行电影法体系庞杂混乱、宪法监督和司法审查无力、电影审查制度改革呼声强烈、电影社团作用有限等一系列背景因素下启动立法的。这使《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既具备有利条件,又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土地法》是我国第一部代表农民利益的土地法,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维护了根据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开创了新民主主义土地立法之先河,是我国土地制度的伟大变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事通则》:中国商事立法的基本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是我国法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有利于我国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立法格局。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学术界关于商事立法模式的不同观点 ,认为《商事通则》与单行商事法律相结合是我国商事立法的理想模式 ,而《商事通则》则是我国商事立法的基本形式 ,并就《商事通则》的有关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和互联网深刻影响着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活动,能源立法现代化已成世界主流趋势。我国应该借制定《能源法》之机,开展科学、深入、理性、充分的研究讨论,借鉴国际和外国经验,开启能源立法现代化进程,助推能源革命,实现能源领域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能源立法现代化的路径需要统筹考虑实体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外在体系上形成集群性和监管体制机制上遵循市场规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通过的第一部合作社法,本文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背景和覆盖范围窄、尺度宽松,登记注册门槛低、债务责任小等基本特色,并对法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以商法为基础的法律规则体系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的过程.现代中国商事立法体制依旧沿着民商合一轨道,以《民法通则》和正在起草中的《民法典》为基本法,以商事单行立法为特别法的形式蔓生着.此种商事立法模式发展有两大动因:一是国际上商事单行立法风潮;二是中国民法法典化运动.中国崛起背景下,商事立法模式面临挑战:一是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二是现有模式的局限.在对现有商事立法模式设想逐一分析后,指出《商事通则》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应了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形成商事立法基本体系.《商事通则》模式应是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9.
赵学昌 《理论界》2012,(7):49-51
在《职业教育法》修订之际,应对职业教育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进行认真梳理和提炼。借鉴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的成熟规定,《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应当采用七章的体例结构,应当明确规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体制,应当明确规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教学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企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比例和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汪劲 《东南学术》2006,(3):162-164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把物质从生产、流通、直到消费以后所溢出的散发、排弃的物质能够与再生产这个环节链接起来。故笔者以为循环经济的重心就是“减废”和“再生”。若谈及循环经济立法,循环的是物质,循环经济的概念是广义的,而物质循环立法则是狭义的,故本质的问题是物质的循环,核心的问题是物质的控制。如果我们再有一部物质循环控制的法律,加上现有的几部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利用法》、《可再生能源法》等,那么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就将更加完善。笔者现就对循环经济立法的看法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