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举制在北宋的日趋完善,庶族士人逐渐成为政治、文化的主导者。他们是具有“文—官”双重身份的新型士人,这种身份对于审美趣味产生深刻影响。概而言之,就是富“文”又重“道”,士人需要在雄厚的文化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审美趣味超越政治上的朋党之争,形成一个审美共同体,它既是对异己趣味的排斥与区分,又是对相似趣味的认同与融合。无论是区分,还是融合,士人都有明确而自觉的意识。在北宋士人的共同努力下,审美高度繁荣,超越前人,创造出诸多新的审美范式,对于此后的审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昌舒 《中州学刊》2023,(3):156-162
北宋文化的繁荣与科举密切相关,科举出身的士人博学多识,“文”是他们跻身仕途的基本工具,这导致文艺的兴盛。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思想,士人因此具有强烈的济世热情,文艺表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相同的身份使士人在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上表现出一致性,凭借雄厚的文艺才能,他们在诸多方面均创造出影响深远的审美范式。改革是庆历以后北宋政治的主题,为了推行政治改革,不断强化君主集权,科举考试开始走向专制,这导致北宋文艺的枯萎。  相似文献   

3.
蒋威 《船山学刊》2014,(1):148-153
清代的乡村塾师虽然大部分属于底层士人,但是仍然具有士人那种以国家意识形态或者儒家意识形态重塑乡民的精神世界与重构当地礼仪习俗的情怀。他们通过教育化俗、乡言化俗、礼仪化俗、惩恶扬善等方面的教化实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化民成俗的作用。教育化俗,是乡村塾师推广教化的基点;乡言化俗的方式,深入当地乡民的日常生活,浅白易懂,利于不同层次受众的接受;礼仪化俗则实现了其对于乡土礼仪风俗从言论到实践的重构;惩恶扬善是乡村塾师教化实践的核心部分,具有遏制劣行,使人心向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钰翰 《理论界》2013,(7):144-146
从中唐到北宋,面对佛道的冲击,为了重建道德文化秩序,儒家诸子得到士人的普遍关注。其中,在北宋神宗时代以前,杨雄最受士人尊崇,对于《法言》、《太玄》进行注疏、解释的相关著作也蔚为大观。本文即从史籍中爬梳北宋时期的相关著述,以为进一步讨论杨雄在北宋的地位与影响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之雅俗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与俗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概念,有时也扩大为文化概念,谓雅文化、俗文化,因为审美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雅和俗在本质上,是社会不同的文化层面表现出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因此,雅与俗也具有相对性。雅的精神是高标的、超越的、充分的个性化的,在人格结构上趋向边缘而排斥众庶,对于艺术创造而言,是风格独立特出的基础。应该说,雅文化精神是铸造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坚,雅文学精神的扬抑,关乎文学成就的起落。优秀的俗文学作品,需要对底层人民大众生活的深入体验,要懂得民俗与民情。所谓俗雅有别,但由俗而雅,甚至以俗为雅,大俗至大雅,却是审美精神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6.
"粗茶淡饭"在北宋前期广受推崇,对北宋士绅阶层以及南宋部分士人具有深广影响。从历史传统追溯,孔子有"君子食无求饱"的倡导。宋人的"粗茶淡饭",具体指食材简单易得、制作和烹饪方式较为随意的日常饮食;其实质则是不看重物质财富,力求通过减少物质欲望来解脱内心,从而获取某种内在超越性。这种追求源于宋代士绅阶层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士大夫倡导对物质财富采取节俭的态度,这为倡导"粗茶淡饭"式生活创造了客观条件。作为文化精英阶层,士大夫还赋予"粗茶淡饭"以"雅"的内蕴,使其既满足道德要求,又与文人尚雅的情致相统一,从而实现"粗茶淡饭"从道德到审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作为明代新型士人的代表,吴中士人在这种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多卜居乡间,优游于山林市井,不再以公共政治事业作为自己的价值依归,但在有涉乡民利益时却能奋然而起.他们脱离了古代士人"仕"与"隐"的老套,完全以一种平民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庶民的代言人.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命,沉湎于日常生活的享受,沉醉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境界,摈弃了以政教为主导的古典主义文艺观.吴中士人的这种身份和观念的转变,对明代思想文化的世俗化潮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里仁为美的儒家共同体美学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儒家五伦的交往关系之上通过儒家交往行为所形成的交往共同体“仁里”,是符合儒家礼乐仁学道德情感规范的社会存在境遇;里仁为美的仁爱之情,是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与儒家交往关系、交往行为相伴随的情感共同体“里仁”,是符合儒家礼乐仁学道德情感规范的情感存在境遇;依赖礼乐建构的“仁里”,是审美交往共同体,有共同的审美对象,是仁爱和谐的美境;“仁里”是通过尊于太一天神之命,模拟太一天神之运的礼,所建构的命运共同体,大同社会是儒家命运共同体的审美乌托邦。里仁为美内在蕴含四种儒家共同体,即交往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审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并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京作为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士人以艺术为媒介进行交游的文化空间。通过日常的交游和雅集活动,苏轼、范镇、王诜、黄庭坚等不同身份、家世背景的人在东京不同方位的住宅、庭园、寺观等文化空间里经常饮酒、诗画酬唱、相互品评,形成一个相对松散和稳固的交游圈,实现彼此的身份和文化认同,表现出"崇雅黜俗"的审美趣味,共同营造富有时空特色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审美区隔传达了当时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也与儒、道、禅思想的渗透有关,对其后的文人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充分展现了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即以"我"为本的高自标置与以"真"为贵的我行我素。虽然这被钱穆、余英时、李泽厚等看作"个体之自觉"或"人的觉醒",但其实际上亦有限度且不宜夸大。回到古代士人"个体"存在及演变的历史时空,通过与汉代及以前和唐代及以后的士人对比可知:魏晋士人拥有一定的个体或自我意识,但尚未达到真正的"人的觉醒";他们的"个性"言行及生活态度,无法掩饰其"非个性化"的存在真相。总的来说,魏晋士人的个性张扬具有推动审美文化实践和开拓新道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11-117
北宋庆历士人对人生如何不朽、文学如何不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他们看来,人的生死就像花草树木一样最终都将化为泥土和灰烬,只有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才能实现人生的不朽。庆历士人充分肯定文学创作在人生不朽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文学不朽的根本在于道义,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辞采和独创性。这样的文学不朽观不仅奠定北宋古文复兴的基础,而且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继中 《东南学术》2004,(5):155-161
本文旨在提出问题与思路.中唐至北宋是文化转型期,文学与之作同构运动.许多著名学者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但尚未作深入的系统研究.作者提出研究该文学运动的二条线索:一是在世俗地主知识化运动中,考察文学趋向由雅入俗再转入化俗为雅的回旋运动;一是由反思转入内省的过程中,伦理入主文学,士大夫形成相应的审美情趣,从而影响宋文学自立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北宋社会处在“雅”“俗”两种文化比并交锋的发展阶段,这种精神文化层面的变革给笔记在北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记文体一方面与儒家礼教的宣传相合,记载了大量军国政要大事,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许多谐谑趣闻和政治笑话,颇富世俗意味。这种“雅俗平衡”的叙事策略使笔记文体在北宋得以成熟繁盛,并成为后世笔记文体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古代士人的人格建构中,儒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儒家认为整个社会的秩序、安宁以及和谐都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和道德自觉之上,而道德实践则取决于个人的自我完善。先秦儒家强调在自我体悟、反求诸己的基础上的道德自律,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成为“君子”,成就理想人格。文章通过对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建立依据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可以看出,先秦儒家通过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为社会制定了许多道德和政治规范,强化了人的道德良心,启发人的理性,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人的内在心理要求,从而达到整合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唐末五代的战乱摧毁了六朝以来的士族门第,泯合了士庶界限,形成文化的庶民化转向。北宋庶民士人群体的日益壮大及儒学复兴潮流造成士人的群体自觉,使之形成不同于唐代的新型人格形态。与之相应,士人的文化趣味也因其庶民背景及政治地位的上升而呈现出士、庶冲突的矛盾性,宋代士人对词的雅化正是对这种矛盾的调和。随着功利价值的甚嚣尘上,士人的审美趣味与庶民文化趋于合流,士人进行俗词创作,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士、庶合流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6.
刘师培指出要通过"正名"方式来实现"文"的审美特性,这种理论思路与俄国形式主义通过"陌生化"手法实现"文学性"的文学理论之间体现出一致性,他们都选择从改造文学语言入手,来突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刘师培的"正名"思想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在对文学语言的取舍方面表现出雅与俗的审美差异,在文论命运、审美趣味和文论指向等方面也存在不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理解刘师培文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谱》和《人谱杂记》构建了一整套儒家的道德谱系。《人谱》中的人学形上学和工夫论,是理解《人谱杂记》中所记载的儒家圣贤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的基础。在儒家道德谱系的构建中,道德生命、道德理性与道德叙事彼此密切相关。首先,儒家道德生命的养成离不开其道德理性的指引。其次,儒家道德理性也需要在"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中,使自己的道德理性不至于被私欲所扭曲。最后,道德叙事在其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养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儒者需要在儒家经典的叙事中,把握自我的存在,即在天人之际认识自我,确立儒者自己的道德理性。个体儒者需要在儒家的传统叙事中,透过儒家的群体叙事来发现自己,并形成自我的道德生命。  相似文献   

18.
翦伯象 《中州学刊》2005,(2):171-176
汴京在中国词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汴京培育了一批"能词能吏"的词学主体,其人文经济是北宋词的生存根基,其书斋美学造就了北宋词向雅避俗的发展格局,其地域文化孕育了北宋词的特种生命基因;汴京意识是当时词人重要的情感向度;汴京是北宋词传播与消费网络的核心和枢纽,对词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举制在明代选举制度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作为科考首场考试内容的经义、四书义,即后世所谓八股文,遂成为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依据.然而,八股取士却不尽符合执政者的用人理想.实才、德行与文艺:实才需要借助庶吉士制度和进士观政制度加以培养,德行也只能落实为对儒家经典知识的熟练掌握;而士人对经典的解读又有严格的限定,则真正在选拔过程发挥作用的只有文艺而已.而八股文最重要的文化职能--控制和引导士人意识形态的作用,实则实现于八股文成文之前,亦即士人们潜心研读四书、五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论庸俗     
上片:雅与俗 艺术和人生趣味的雅与俗,是一对颇难界说的矛盾。雅与俗的标准和审美观念联系着,牵涉到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关系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日益繁复,思潮和时尚的递嬗演变,纵使不是剧烈地改变雅与俗的属性,至少会影响雅与俗的表徽。审美观念相对说来要比雅与俗的标准稳定得多,也明朗得多。如果说,美与丑至少在日常生活的范围里还是人们在官能感受上就容易辨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