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与政策经历了四次转变:第一次,建国前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城市偏向政策;第二次,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城市工业发展受阻,工作重点被迫转向农村发展乡村工业;第三次,改革开放时期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推进城市企业改革,探求城乡互动发展之路;第四次,新世纪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之路。回顾和梳理我们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与政策,有助于我们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4.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论述,形成了丰富且具有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回顾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于今天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并着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注重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来看,政治建党思想始终贯穿于建党百年历程中的“不变”与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具体内容、方法路径中蕴含的“变”之间的矛盾运动当中,推动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百年历史的发展演变。这一历史逻辑要求当前要确立不靠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的管党治党新思路,正确认识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坚决围绕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来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核心内容,要突出党的政治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夯实政治信仰和政治生态两个基础,抓好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制度体系三个环节,强化党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面系统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高远的历史意义与鲜明的时代意义.准确理解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在秉持正确世界观与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必须始终把握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能就能在坚持科学理论与客观实践相互促进,把握好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践的辩证关系;能就能在坚持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协同呼应,把握好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能就能在坚持激发活力与保持定力有机统一,把握好了激发活力与保持定力的辩证关系;能就能在坚持统筹全局与谋划各域彼此兼顾,把握好了统筹全局与谋划各域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城乡混沌一体”到“城乡二元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逻辑嬗变过程。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个体发展和共同发展相结合,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城乡可承受度和发展实效的统一等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应结合实际探求健全城乡居民利益表达机制,提升城乡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公平的城乡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城乡利益整合机制,完善城乡主体利益协调机制,以切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其治国理念,大体上经历了从追求政治目标及革命意识形态的全面贯彻,到崇尚经济发展绩效,再到注重民生利益和社会整体效应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演变。中国共产党民生战略的形成,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指导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其也标志着执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从宏大理性设计转向细节和下层治理的重大尝试。这一执政理念的转型,不仅为当前的社会建设和政治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民众支撑,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改进治国方法,增进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融合,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伦理关系既是社会关系的显性呈现,又是人的发展状况的重要标识。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始终将伦理关系的改造与革新作为重要使命。具体来说,这一伦理关系塑造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早期共产党人对旧社会伦理关系的批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伦理关系实践的适时调整,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主义伦理关系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新时代共享发展伦理关系的新意涵。这一脉相承的历史过程既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永葆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它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时期,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确立和运用、掌握和发展、坚持和创新,有力地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其科学概括,又不断丰富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这种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对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方法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成立以来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发展大势,通过革命时期的开拓性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的整合式建构和新时期之后的调适性重构,推动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也为践行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提供了精神动力.经过历史经验的积聚形成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形成了系统、成熟的体系构架,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砥砺向前.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从理论上来说,需从早期革命的历史发展中追其溯源。 从实践上 来说,纵观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带领中 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制胜法宝。 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使 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与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4.
15.
新文化运动与十月革命的作用叠加,将本来即与科学具有内在关联的马克思主义塑造为民主与科学的化身,科学也就顺理成章地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底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及苏联经验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因地制宜地推展、创新对科学的认知,真正解放了科学、科学家群体的生产力,完成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党更是在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的前提下成功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态转向,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创建探索期、调整动荡期、修复发展期、战略性安排期。1928年《巡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正式创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没有被“中止”,也没有被“无形废除”,而是进入到探索调整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种政治运动接连展开,运动式巡视应运而生。“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虽然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没有中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修复与发展,党内监督成为该时期巡视制度的主要功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已跃升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百年演进中实现了双重转向,即巡视模式由秘密式巡视转向运动式巡视,再转向制度式巡视。巡视功能由革命动员转向组织领导,再转向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是外部压力、内部推力、主观助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和谐社会是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城乡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协调城乡关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到社会主义文化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演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建构反映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目标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文化建设方针不断与时俱进,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制定文化方针政策,着眼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宽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这些经验启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