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姜女形象特征及故事主干情节直接来源于刘向<列女传>卷四<贞顺传·齐杞梁妻>.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考证对比<左传>、<礼记>、<孟子>、<韩诗外传>的相关记载,我们发现杞梁妻哭城与自尽的实质并非是守礼、贞烈.其贞义形象体现父权文化的女性价值取向与男性对女人的伦理期望,被当作教化女性的楷模,用以宣扬社会伦理.列女被视作烈女,悲愤、绝望被贞义的表象掩藏,演变成后世文学的孟姜女故事. 相似文献
2.
3.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杨家将故事和水浒故事极为类似:小说构成方面,杨家将小说和《水浒传》都是分段缀合结构,成书过程都与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相关;人物渊源方面,杨志是杨家将后裔,鲁智深和杨五郎很相像,杨温的故事被《水浒传》吸收;具体情节方面,双方都有衅起良马、五台山参禅、征辽、还愿等内容,而且彼此之间明显有借鉴关系。考察双方的这些相似,有助于我们了解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8.
宋法刚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5):111-115
故事性表达成为当前电视节目存在的常态。探其原因,首先是观众借助故事更方便获取和传播信息,还有基于好奇心、优越感之上的兴趣和心理期待;其次是节目生产者熟识故事模式,坚信光明的市场前景,对利润回报信心十足;再次是电视管理者借助故事建构意识形态,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最后是电视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但当故事与电视的结合难以同时满足或协调四者的要求时,故事的真实性就容易与观众的期待或感知产生错位与冲突,违背叙事契约,有意或无意混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影响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危害电视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近百年来,两种精神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论证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并对其表现和意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以《家》为代表的“家庭故事”小说与其早期直接反映其“安那其”主义的“团体故事”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同构性。对巴金小说“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的解析,为解决长期以来巴金作为反封建民主战士和虔诚的“安那其”主义信仰者的矛盾情结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恰当的视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11.
13.
14.
用故事写新闻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所采用。这种写作方式采用描写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示事件中的故事情节,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读性。平民化的视角更是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更新了传统的倒金字塔式新闻写作观念,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枯燥乏味、单调的状态,这种新闻报道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深入解读用故事写新闻的内涵,剖析这种写作思路在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将对新闻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长远大事。要通过立法手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扶弱济贫战略,使之成为各级领导者、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使扶助弱势群体的沿着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管子是齐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是著名的公羊学大师,而公羊学属于齐学系统。因此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吸收、融汇管子的思想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二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尊崇礼制、民本思想和圣贤观念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