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数年发展,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成绩斐然,主要体现在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以数字化重塑政府治理流程、持续打造良性互动的政企合作模式上。然而,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也存在一些短板,即数据资源共享面临挑战、品牌运营能力亟须提升、数字平台使用体验欠佳、数字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数字政府建设差异显著、制度更新滞后问题突出。为此,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的改革应大力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政务品牌形象、着力提升数字政务平台用户体验、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能力均衡化发展、建立高效的法律法规立改废体系。  相似文献   

2.
多边公共平台战略蕴含的公共性、开放性、共治性、共享性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理念高度契合。基于多边公共平台战略视角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创新合作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供策略指引。其具体的实现路径为:加快合作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标准对接,促使多边公共平台公共服务供给变得更“平”;设计明确、透明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降低平台多元主体准入和互动合作的成本;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供给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成本;引导合作区持续发挥生态圈的网络效应,以合作区平台为支点撬动多元主体开展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区域治理,实现合作区的自我赋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由政府这一唯一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成为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力量。本文就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的涵义、必要性以及建立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路径选择进行简单论述,为建立这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了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结构,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但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隐患、数据治理难题增多等。因此,政府须从意识、法律保障、人才支撑、多元化治理结构等多维度探索政府治理的优化路径,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此,文章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政府治理的积极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界面理论导向下,数字政府治理重在同时以公民和决策者为对象重构双层治理界面。双层治理界面的核心在于很好地协调处理民众与政府关系,整合多部门资源与多样化需求。双层治理界面框架可以分前端的面向公众的治理界面和后端的面向决策者的治理界面。前端层为公众治理界面,由公共服务、公民服务以及企业服务共同组成,其界面形式有“接诉即办”、“一网通办”、数字公众平台;后端层为决策者治理界面,由环境、医疗、交通、城管、旅游等方面构成,其界面形式有“城市大脑”、“一网通管”、数字政府平台等。西安市构建“一网通办”和城市大脑数字政府的实践证实了双层界面治理体系在城市治理变革中的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6.
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政民联通碎片化、权责观念碎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和事务管理碎片化问题,需要通过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加以解决,但这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政务管理",而是涉及数据资源使用、数字思维构建和数字管理模式架构一系列问题。应将数字技术深度运用于权力整合层面的条块关联、利益主体层面的多元统一、实施操作层面的数据整合、运行机制层面的效应叠加。  相似文献   

7.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2000-2022年的数字政府研究问题,梳理数字政府研究的现状并探寻其演进趋势。发现:数字政府研究在国外推进较早,时间延续性较强,在数字政府服务、数字政府建设影响机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近年逐渐向“社交媒体”、“公共价值”和“数字治理”等方向演进。国内对数字政府的关注则主要集中在顶层设计、实践问题研究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但由于国内数字政府研究的起步时间较短,其广度和深度存在着一定不足。在未来,我国的数字政府研究可以侧重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智慧转型、社交媒体影响以及绩效评估等方向。  相似文献   

8.
时政资讯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是数字社会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能够成为传统社区治理创新甚至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嵌入社区场域的底层逻辑存在偏差,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场域尚未实现真正的赋能,针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只浮于表面或只限于部分领域,甚至没有赋能只有“负能”,对社区治理的赋能实际成为社区在数字化转型板块的新增任务,并没有成为推动社区发生变革式增长的驱动力量。为此,实现数字技术对社区治理的有效赋能,就要实现数据开放与共享,发挥技术整合资源的真正价值;秉持以人为本动机,提升居民治理的主体地位;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的兜底和保障作用;激活多元治理要素,提高协同治理的层次与效能。  相似文献   

10.
赵福昕  孔陇 《领导科学》2023,(6):97-102
重塑基层社区治理逻辑思维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思路在领域建设、价值遵循、发展目的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当前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目的要求和执行结果相悖,具体体现为精细化治理要求与基层减负放权的实践逻辑相悖、民主协商制度与治理共同体聚合力不足相悖、智能高效治理要求与数字鸿沟难以跨越相悖。基于此,应通过党建引领以提升社区治理管控效能、主体联动以强化社区治理服务效能、科技赋能以激发社区治理创新效能、文化渗透以释放社区治理的绿色效能等,将“四维蓄力—四重效能”作为重塑基层社区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将构建有序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作为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布局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是一种新的路径和选择。近年来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能的转型深化有了进步之处。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纳对治理有益的因素,整合政府间以及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要素资源禀赋,展开协商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在建构治理网络上仍存在缺陷。本文以梳理主体间关系为主干,提出秉持目标一致、资源共享、工具互补的合作方式,进而得出建立多元主体治理环境网络的针对性措施,实现共赢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为各级政府的公共事务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构建为服务型政府提出了一种新型治理范式.本文从“多中心”的基本内涵和自主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入手,深入探究了政府角色的具体内涵和角色转变的动因,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以政府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该模式的构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权威的多样性,为塑造服务型政府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后工业社会呼唤的是一种积极寻求合作的治理模式,政府需要引导并帮助市场和社会组织真正成长为地位平等的治理主体,重构一种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动态合作治理。动态合作治理的实现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建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根据公共服务的产品属性,确立多元主体的治理权责和合作路径;其次是在合作治理的逻辑下,建构动态的治理循环系统,从而使得合作治理能够具有长期而持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面对多元化主体的社会治理新要求下,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扮演,与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社会主体良性互动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完成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完成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在社会治理新模式下,浅析服务型政府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数字政府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数据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31省市自治区的基础数据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建设能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且对于经济基础欠发达的地区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尉  王丹 《领导科学》2023,(1):110-113
数字化协同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平台的嵌入给予不同治理主体更广阔的信息互动空间,通过标准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减少治理主体在使用信息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通过物理技术破解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屏蔽障碍。数字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的根本在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度与依赖性的充分利用。政府在数字化建设中应从技术层面提升政府内外的资源使用效率,从标准层面规范感性化的多元意见反映,从认知层面助推数据化的共识成型,提升共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形成共生性的多元主体联动态势,实现政府、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格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盐城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成功之路,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加快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开放多元的供给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的群众参与机制、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网络治理理论作为当前流行的管理理念,具有多元、多层的公共行动系统等众多理念优势。我国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方面也存在着缺乏问责制、绩效评估体系的缺失、监督主体不合理和公众没有回应通道四大问题。因此,将网络治理理论的先进理念应用到政府绩效评估上,可以得到一系列启示:建立"顾客至上"和多元监督主体的绩效理念、加强分权和问责制、保证结果导向和建立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的关键路径,是加快推动精准社会治理、高效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是全面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要树立数字意识和思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多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基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体化数据平台,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硬件保障;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推进数据共享赋能行动,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树立数据安全底线思维,完善多元协商机制和治理路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已成为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构。当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基于此,文章以贵州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经验为参考,构建协同治理模型,从制度协同、畅通渠道、人才赋能、完善评估机制及加强宣传等角度探讨多主体协同治理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