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长青 《中国统计》2006,(12):46-47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维持社会公平和稳定、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既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1883年至1889年,德国推出三项社会保险法,标志着社会救济发展到社会保险,社会保障趋…  相似文献   

2.
党海燕 《统计与社会》2011,(4):36-37,48
人才是影响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已经取代了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第一资源”。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加入WTO后,已经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化商业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段保才 《山西统计》2003,(9):33-33,5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不同社会制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过高,而且少年犯人群集中在14-17岁之间,犯罪性质日趋严重在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仅以山东省济南市1997年至1999年25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为例,三年间共有涉…  相似文献   

4.
发展尺度的演进及其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 ,尤其是二战以后 ,其认识的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般认为 ,半个世纪以来 ,发展观大致经过了 50~ 6 0年代的“经济观”、70年代的“社会观”、70~ 80年代的“文化观”、80年代以来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四个阶段。随着发展观的改变 ,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也逐渐变化。特别是近 2 0年中 ,新的衡量发展水平的统计尺度渐次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 ,并对各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和核算体系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些尺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是否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革而形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地方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主要作法是按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负担的原则,实行社会保障费的社会统筹。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致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归纳起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时间上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成功的有两个,一个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个是欧洲自由联盟.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段建茂 《山西统计》2003,(12):20-21
山西省的鲜食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气候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忻州市,最早从玉米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甜糯玉米育种开始,到80年代末由玉米研究所与当时忻州地区粮食局合作进行甜糯玉米加工,形成了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化的雏形。到目前,全省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近100家,主要集中在忻州市。在近年来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较为成功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尤其是山西穗穗甜玉米有限公司的“穗穗”、山西天维尔甜玉米有限公司的“天维尔”、山西省玉米研究所富玉甜玉米有限公司的“富玉”等,在全国部分地区已…  相似文献   

8.
浙江的房地产业,从80年代跨入90代,经历了起步、高潮、平稳三个阶段,现在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经营实力,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一、发展与特点(-)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起步、高潮、平稳三个阶段。1984年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到1989年五年间,我省房地产开发一直处在缓慢的发展阶段,到1989年底拥有开发公司238家,年开发工作量11.31亿元;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在1990年以后,1990年、199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达到9.6亿元和11.7亿元,1992年进而上升到有各类房屋开发公司2000余家,年开发投资24.2亿元,是1991年的2…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五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险种。五大保险各有侧重但互为补充,彼此结成惠及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10.
林琳 《上海统计》1999,(8):20-22
一、构建社会保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保险制度是通过收入再分配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时给予物质帮助,起到社会的调节器、缓冲器、稳定器作用的一项社会机制,是与市场机制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产生于经济改革,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改革.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由单位保障逐渐转向社会化,并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不断进行调整,试图与社会发展同步,解决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出现的后顾之忧,担当改革的“护航舰”.虽然  相似文献   

11.
令人类骄傲的20世纪,人类在征服自然、探索未来方面取得了无数重大成就。伴随人类前进的步伐,质量管理的发展在“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前。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人们开始了对产品的严格检验,并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进而由“工长的质量管理”又发展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这一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事后检验把关”。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的30年代到50年代。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是国家稳定社会、稳定经济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保护伞”,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助动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它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六项,分别由五个部门管理着,即劳动部门管理的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人事部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民政部门管理的农村社会保险,卫生部门管理的医疗保险,人民保险公司经…  相似文献   

13.
黄健 《浙江统计》2011,(7):64-64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件”的变迁,成为了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的佐证。从20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80年代中期的电视、冰箱、洗衣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伴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大力推动,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二十年正式确立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明确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我国政府统计,计划经济色彩很浓,经过80到90年代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市场经济的内容,可是到目前为止,以专业为主的统计格局还没有改变,统计的领域还非常有限,统计的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统计理论的建设还比较迟缓,统计的社会影响还比较弱。要适应新世纪统计发展的需要,政府统计必须从有限的资源中退出一些领域,同时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一、关于统计的退出观 1.在管理体制上,应逐步从“分级负责”的体制中退出,走“分级分类管理”的模式。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一体…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民生指数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从“收入与支出”、“社会保障”、“生活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由三个层次组成的民生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样本数据来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由此建立了民生指数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新三论”讲座就要结束了,在最后一讲中,我们就如何将“新三论”应用到社会经济管理中去谈一些看法.一、开放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按照“新三论”, 特别是“耗散结构论”的观点,一个系统要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系统,就必须是一个和环境(其他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系统,共熵值为负,并不断从低级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是上海经济振兴和腾飞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大变化、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以来的三年时间,上海胜利实现了“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上海各项社会事业也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1995年到1997年是上海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的三年,社会发展前景更美好,任务也更艰巨.  相似文献   

19.
吴瑞君 《上海统计》1998,(11):21-24
一、总体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城市社会保障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社会保障是指社会(国家)为主体,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予以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广义的社会保障可表述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居乐业以及劳动者的休养生息,为社会稳定和凝聚,也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一个基本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的总称,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内容。建国45年来,上海逐步建立了城镇以高就业为基础、农村以社会救助与集体福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在保证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就90年代上海社会保障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态势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