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社会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它在历史动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社会改革在历史动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一、社会改革是社会矛盾进展的内在要素一切发展都在于自身中不断地产生而又不断地解决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记录日语,但近代日本出现了"国语运动"和"汉字改革"的思潮,要求废除汉字的使用,改用假名和罗马文字.改革历经兴起、高潮和尾声几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汉字、假名、罗马字混用的文字体系.汉字和日语的矛盾导致了文字改革的发生,日本文字平民化和教育的普及则推动了文字改革的发展,日本的汉字使用传统、日本历史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需要又使部分汉字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解释系统,是社会行为的合法性标准.社会发展过程必定会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危机.这种文化矛盾和文化危机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这实质上是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危机”.在这里,我们将力图说明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矛盾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制度通过其运行机制和对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规定作用于人,具有规范与约束、进步与保守双重矛盾特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制度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从政治哲学的观点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中国社会制度和体制不断变迁,逐步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主政治的推进、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运行及教育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等,都极大地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深层矛盾又大多集中在制度上,党和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制度变革理念,加快推进各项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是在改革中不断开放的历史,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开放.开放与封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矛盾,而改革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方式.开放是困扰中华民族进步的世纪症结,封闭是导致中华民族长期落后的总根源.邓小平改革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对文化大革命的全盘否定,决定了其改革思想的主题是开放.  相似文献   

6.
敬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和文化符号,浓缩了日语的内涵,也反映了日本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日本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人们使用敬语的意识。日语敬语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日语敬语与日本社会同在。  相似文献   

7.
社会运动是最复杂的运动形式,探索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一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由于这两对矛盾的不断演进,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这一学说从内在原因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果从形式条件方面去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还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包括文化塑造和行为塑造这两种共生过程,耦合式的矛盾运动在这两种过程之间不断进行,结果导致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我们有必要从形式条件方面去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便为社会发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矛盾运动和发展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矛盾的性质、特征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途径也不同.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无矛盾的社会,只是矛盾的性质、特征和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与以往社会不同罢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矛盾的自我调节.党的十  相似文献   

9.
艺伎,作为日本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入了传统文化,从而成为日本传统文化活的载体.艺伎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方面,更加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文化的两大特点-忧伤和唯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文化观念、文化体制、文化运作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文化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有了全新的形象,大文化观日益被社会所接受.跳出文化发展文化,运用文化的杠杆撬动经济,已是文化界和经济界的共识.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化或一体化,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走势.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国的文化特点及其走向,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文化的界定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概括着人类社会一切时代的文化现象.从一定意义说,文化表征着人类意识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代表着通过物质、精神活动及其全部成果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在同样历史条件下,目标和内容基本一致的社会改革运动。如果我们将两个运动及其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就会更清楚地看到,洋务运动按其性质来讲,也应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运动。只是由于其反动的文化政策,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一> 关于两个运动的性质问题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均是发生在同样历史条件下的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社会改革运动。但是,仅仅由于结果不同,前者被说成是反动的,而后者则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这就使人们对历时三十年的这场社会改革运动的真正历史价值很难认识清楚,对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很难给予正确评价。因而,我们有必要对两个运动的性质问题重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客观上开启了中国大转型的时代之门。在金融危机加深、改革难度加大、社会分化加快的今天,我们反思安徽农村改革,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段历史,而且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现实和把握未来。起源于安徽的农村改革推动了当代中国历史的进步,增强了国力,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内生发展和我们成功振御各种风险的基础;认识其政治经济起源,不仅将为我们从事的社会文化建设和各种危机应对提供历史依据,也将为我们解决当下社会矛盾和理清改革开放的一些认识思路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明治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东西文化的交汇给日本的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这一阶层的人物描写是夏目漱石的创作主题。《心》中的"K"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中的知识分子,是集东西方文化素养于一身的"海陆两栖动物",但由于过于执着于自我的实现而陷入神经衰弱,精神世界中呈现出极为矛盾的状态。"K"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折射出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辨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闽南文化作为延自中原的一种移民文化,是漫长历史积淀和发展的结果.本文以这一认识作为讨论的前提,分析了闽南文化的类型、形态和特征.认为闽南文化是大陆文化向海洋文化过渡的多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以俗民文化作为主要形态表现出闽南文化特殊的色彩与个性;在其"海口性"、边缘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等特征中,都存在着反映社会发展内在矛盾的两重性,是我们深入解剖和认识闽南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现代性自产生之时就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文化的特殊形式,也是社会进步和异化状态的标志.与古代的奴隶制和中世纪的农奴制相比,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它又存在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异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文明的二重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现象称为"文明内部的野蛮",他们联系很多历史事例对它进行了深入分析."文明多样性"这一概念,就是指同一社会中多种文化互相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状态.在一国之内,鼓励每个文化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和多样化,共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提倡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和竞争发展.中国人常讲"和而不同","和"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就是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自产生伊始便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治思想界的热切关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公民社会的研究范式逐渐拓展,其自治、参政、民主等基本理念也嬗变为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价值.当下,中国为更好地解决发展困境,亦引入了公民社会的解释模型,全力促进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公民社会在两国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在日本,公民社会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范畴,而是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二战以来,日本的社会治理、自治组织的发展进化取得显著成效,为其公民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3.11大地震”后,日本的公民社会演进有了新动向,许多新的理念和实践给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以有益启示,同时其发展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左翼文学是五四新文学在20年代末及30年代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批判性的文化品格和对抗性的政治立场、底层道德立场和大众政治想象、党派功利性与新兴意识形态的建构自觉等构成了左翼文学的精神要素,其间又存在着相互排斥、矛盾的因素和逻辑.左翼文学在后来的变异就是其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在广度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经济上已触及人们的具体经济利益.社会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快速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社会问题急剧增多的敏感时期,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充满各种矛盾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韩兆柱 《中州学刊》2004,(1):152-154
农村的经济改革使传统性的农村文化、价值规范发生急剧裂变,从文化层面反映了农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变迁进程,为现阶段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心理条件,同时又产生出一系列新矛盾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上看,解决矛盾的方式与事物发展的方式是一致的.矛盾分为斗争性为主的矛盾和同一性为主的矛盾.前一种矛盾以零和方式解决,相应的发展方式是对抗发展;后一种矛盾以共赢方式解决,相应的发展方式是和谐发展.两种发展方式分别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当今人类社会同一性为主的矛盾的数量和作用日益超过斗争性为主的矛盾,人类解决矛盾的方式正在由零和方式向共赢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正在由对抗发展转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