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大学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轴心,大学的功能也日益多元化。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我国一些大学过分地强调知识的经济行为,导致大学失去了其应有的特色和责任,而最终成为经济的附庸。这些大学在市场经济中趋于浮躁和庸俗陷入迷茫的原因是由于其失去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引大学前进的灯塔,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存在价值正受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感知能力的挑战。大学需重视大学体验以实践大学精神,通过适应社会发展、开发自身优势应对新的挑战。大学体验是指由大学教育活动引发,沉淀后留在记忆中的个人或集体的心理感受,分为认知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具有维系、教育和筛选的作用。大学管理者应通过合理设计大学活动、积极挖掘大学故事和努力营造校园环境构建良好的大学体验。  相似文献   

3.
薛天祥 《南都学坛》2011,31(4):125-126
研究大学的本质要从大学组成人员、大学职能、大学内外环境、大学层次与学科分类这四个视角探讨;大学的本质是大学学生、教师、管理者三类群体的矛盾统一,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类内容的矛盾统一,培养高级人才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矛盾统一;内涵是大学本质属性的总和,是对大学本质属性认识的更深刻的理解,其重要内容是大学本质属性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钱学森关于"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提问,从世界大学改革的历史入手,通过对中世纪大学、近代早期大学、19世纪的大学改革以及德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我国大学的历史与传统的梳理,就大学的本质、功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传统官本位思想和体制的束缚,偏离了大学的本质和功能,只有回归大学的本质,推翻官本位的思想与体制,我国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元动力,是大学的生机与活力所在.近年来,大学科学精神严重缺失,使得功利浮躁之风遮蔽着求实创新精神,行政权利压制着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替代了独立批判精神.重塑大学科学精神,要净化大学校园,坚持探索真理,鼓励创新意识,确保科学活动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改变过去偏重群体文化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国内外)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校长与大师对大学精神的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精神形成因素问题的研究,探索出需要调节哪些因素来提升一个大学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政教(育)合一、官师合一、德上艺下思想传统是一历史重负.应该重构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一方面,继承和发扬现代教育家们关于兼容并蓄、学术自由、通才教育的思想;一方面,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的新的大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大学校训的制定要依循大学校训的本质,离开大学校训的本质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也就偏离了大学校训的初衷。大学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校训的内容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大学校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是大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精神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对大学精神内在结构的把握是本文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大学精神,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目前,大学精神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独立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和对人和社会关怀的精神。而大学精神和大学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大学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我们需要通过坚守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兼容包容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力的校园制度文化等措施来捍卫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荆楚文化的地域范畴大体与现今所说的长江中游地区相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荆楚文化多被视为南方文化的代表 ;在中国近代文化中居于先进地位倍受世人瞩目。开放性、兼容性、进取精神 (含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爱国兴国等具体精神 ) ,以及浪漫主义特色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等 ,是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南京医科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回顾学校办学历程,抽绎历史中的南医精神,可以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注满能量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医科大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奋进,一定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既是大学历久不衰的原因,也是整合学术与行政冲突的核心力量。而大学职能除了与大学精神紧密相关外,还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履行传统之育人、探究和服务三大职能的同时,其知识方面的功能和责任更多了。而这亦引发了对大学管理的新思维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创作活动是取决于人的内在运动,和对时间、地理、文化诸种环境的反映。作为中国民族艺术之一的民间剪纸在其历史演变进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开拓,但要求更多的是应与时代紧密结合,在其形式和精神领域的深层推进和挖掘,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民间剪纸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精神性,结合自身创作挖掘民间纸材与色彩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是教学管理者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依据高校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二个方面谈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认同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大学精神是在继承古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德至上"精神、自治精神、自由与兼容精神、爱国精神和民主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