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敦华 《文史哲》2004,(4):15-21
文化与基因是否有关系?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社会人文科学的关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达尔文主义入手,进而研究达尔文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根本差别,显然,达尔文主义进入人性和道德等领域过程中出现的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等学科,扩展了人们关于人自身的认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也留下一系列不能简单地用基因与文化的直接关系来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作深入科学的、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性”问题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与我们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因此,管理心理学就应对此予以关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管理流程中的人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而每个人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又不能脱离其对人的看法。事实上,每个人的世界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乃是人性观、世界观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起指导作用。基于这一点,关于.人性的看法,便成为管理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人性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因此不能被抽象地看待。人性不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看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管理心理学探讨的人性问题,不是关于人性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宁 《学术探索》2002,(2):21-24
正确的科学观是学科发展的前提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在自然科学观和人文科学观之间摇摆不定 ,这给本土心理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土心理学的内涵是文化意义 ,应该确立人文科学观 ,遵循人文科学的研究原则 ,克服自然科学观造成的抽象研究 ,在心理生活的历史性与具体性中理解和阐释心理生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进化心理学到心理基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学术论坛》2007,30(11):25-28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物的心理素质、心理能力与生物机体同样经历着进化的历史过程.组织心理活动的功能模块的成长进化受遗传控制,揭开了研究心理组织性演化的序幕.生物学基因论的心理学类比、进化心理学的高层次提升,引导出心理学层次的自组织信息--心理基因.心理基因论主张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大信息系统;心理基因以先天基因为起点,通过不断整合外来信息和心理活动信息而形成,具有继承性、决定性、稳定性、变异性.计算机程序软件是心理基因的技术模拟,脑电渡的精密检测将有希望破解心理基因的密码.心理主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实践探索,将有可能回答心理基因论与进化心理学关于生物性与社会性分歧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是生态心理学在应用方面的研究,伴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关注而兴起.它与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在理论上相互借鉴,注重本土化研究,支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哲学及心理学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性本善的主流人性观,如能应用到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研究中,将推动这一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对于心理学确定其研究课题、原则、方法、理论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历史上出现的几种具代表性的人性观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认识人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考虑人性观及其中蕴含的心理学方法论原则,以及这些人性观对于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06,35(6):177-183
当代心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科学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与争论。在研究对象方面,传统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精神实体”,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文化的建构;在研究方法方面,经验实证方法处在主流地位,但是方法多元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科学观方面,自然科学模型的心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模型的心理学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5):253-255
文化心理学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文化观,其主要观点是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文化属性,文化决定心理和行为,不存在超越文化的心理与心理研究,应从多元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学等等,并针对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炳全 《社会科学》2006,24(6):184-192
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跌宕起伏,由最初的半中心到边缘化再到复兴和中心化。文化地位的变迁反映了心理学研究理念、科学观、研究方法和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此为基础来了解, 把握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明确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由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变迁过程可以预见,将来文化将占据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应把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围绕中国人的优化开展研究,积极探讨中国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演变及将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从总体上出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叉的趋势,"大"心理学观的建立不能脱离开对人性本质的理解,一个"本真"的人应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探索非理性因素是心理学探索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前提。从当前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看,认知心理学已从意识论层次对人的非理性因素(无意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如内隐观),可以预测,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可以对认识上的非理性(直觉、灵感等)找到其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缺乏全面认识,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过分夸大而导致神秘主义的结局,人文的心理学应在人性论和价值论层次上对人的非理性因素(情、意、欲、信仰等)予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