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攀  白亭菡 《南方论刊》2008,(10):21-23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持久低通胀”的理想组合,这让世界各国都颇为惊奇和羡慕。但事实上,我国的部分通货膨胀被种种因素压抑着推迟着,通货膨胀大规模全面爆发迟迟没有到来。2007年,伴随着猪肉价格、粮价等物价的快速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地受到了影响。而相当多的学者则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声称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普遍性的,CPI很快就要回落的。笔者将从我国CPI设计缺陷及全面通胀的表现入手,分析本轮通胀的形势,然后分析此次通胀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景气分析的思想,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综合反映我国物价波动态势的价格指数,发现我国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特征,并且,波动幅度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增大.通过计算货币供给增速与价格指数在滚动区间相关系数的变化,表明货币供给增速领先于价格波动的时间不稳定,但领先性一直十分显著.因此,为防止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并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增长,控制货币供给适度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超额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相并行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治理通货膨胀,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任务.为此,我们不能不对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同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关系进行认真和仔细的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周期性特征所谓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过多地发行纸币,从而引起纸币贬值(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只要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国CPI指数为4.7,大大超越了国际公认轻微通胀3%的底线,城乡居民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应落实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的执政理念,继续调整结构,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尽快建立同CPI挂钩的物价与工薪协同增长的机制,适时调整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额和税率,使企业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
刘伟 《兰州学刊》2011,(8):39-43
近年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的CPI也随之攀升,攀升中的物价水平已经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构成威胁,为了能够准确把脉我国输入型通胀产生的各个环节,以便能够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为此深入研究我国输入型通胀传导机制,撰写此文。文章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元指数(USDI)以及美国GDP、中国GDP和印度的GDP的传导机制(即因果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计量模型为工具,旨在证明出大宗商品指数是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原因,美元指数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的GDP增长分别是大宗商品指数的原因,进而为我国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提出更加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实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输入型通胀通过国际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原料价格的传导途径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较大;通过国际金属价格和原油价格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相对较小;由于央行的积极调控和汇率制度改革,输入型通胀通过贸易收入和稳定汇率的货币供给途径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较弱。鉴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对缓解输入型通胀所起的积极效果,我国政府应在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深化改革,完善汇率的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有害无利。治理通货膨胀要继续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要摒弃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方式,而要转移到效益型轨道上。这就必须转变投资观念,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本文从货币、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各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观点西方诸多经济学派对如何加快经济增长,各有一套理论。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往往与通货膨胀连在一起。高增长会带来高通胀,而低通胀又会使增长缓慢。如何做到高增长同时低通胀,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1.凯恩斯学派素以加快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的观点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1981-200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年度和季度数据,采用协整与误差纠正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年度还是季度数据来看,GDP增长率都是CPI变化率的Granger原因.而季度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表明,GDP增长率对于CPI变化率的影响要滞后三个季度左右.可见,过快的经济增长会诱发通货膨胀的危险.而如果要控制CPI的变化幅度,或者说要控制通货膨胀,那么对于GDP增长率的适当控制也就成为必然.由此,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以投资和出口作为核心动力的现实情况,改变以投资扩张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势必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略论实现低通胀高增长的途径司正家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在“快车道”上运行,其态势基本良好。但经济增长一直伴随着通货膨胀,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低效益的运行轨迹。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实践来看,通货膨胀总是象一个阴影时隐时现,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