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卫东 《决策探索》2009,(14):39-3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利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鹤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认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没有消除,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这一群体逐渐脱离农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效应,并且对加快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和引导这一转移,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因与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农民图生存、求发展的内在要求。1.农村改革带来的劳动力解放,大批剩余劳动力形成,是这一转移的先决条件在我国农村发展中,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虽然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这些措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每年仍有大量劳动力剩余。本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指导下,从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出发,探索适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决策探索》2008,(24):54-54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黎屏 《决策导刊》2006,(3):15-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改善就业状况,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应关注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搞好农民转岗就业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城口县的实际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2006年将新增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培训3000人以上,农村劳务收入力争达到1.8亿元以上。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在培训上要下功夫,在作风上要深入,在方法上要多创新,在体制上要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依赖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2007年末总人口已达6943万,其中农村人口达5550万,农村劳动力资源近3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素质低下,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为1.5%、23.7%、58.7%,三者之和高达83.9%;而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为13.3%、19%、0.9%,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分析、研究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方法与实践成效,阐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川省邻水县观音桥镇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对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逐步走向机械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助于推动社会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通过对长春市合心镇新农家村与东安村农户的访谈与调查问卷的发放,加深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状况的了解,归纳合心镇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找出劳动力流动中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质量——收入和稳定性。不同的转移方式对劳动力转移的质量有不同的影响。笔者认为农村劳动力的组织性转移在稳定性方面优于自发性转移,但是在收入方面不一定优于农村劳动力的自发性转移,甚至劳动力的自发性转移在收入方面会优于组织性转移。而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组织性转移方式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发挥影响,农民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在浙江、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调研得到的数据,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表现出极具特色的地缘化、亲缘化特征,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降低了农民职业搜寻成本,正向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决策;并且在中国市场化转型时期,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子,应充分发挥电器技术培训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是以现代企业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东北农村为例,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问题的一项经验研究。研究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经营规模、经营效果,探讨适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根据3组不同情况的样本分析,得出土地规模经营受制于土地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转移数量的结论。如果土地流转速度和流转数量加快,土地的集中度就提高,从而土地规模经营将发展和扩大;同样,如果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加快,土地集中度就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就成为可能。文章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和生化技术使用情况,得出农业机械化是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替代的界限依赖于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变化或相对成本变化。生化技术是对土地和劳动力的节约或替代,这两种技术代表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两条道路,但是这两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是相容的结论。本文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小块土地经营并没有排斥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只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有关,而与土地经营的规模大小无关,这个结论与中国的现实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友均 《科学咨询》2009,(21):8-8,18
云阳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劳动力培训。首先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其次要强化“多种准入”,三是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四是加强职业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庄经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年来,湖北农村出现了一些运用企业化经营办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土地集约经营的农庄。对此,作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与剖析,认为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生事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新阶段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些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引导,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