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高校声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基础教育,还是锻炼学生发生声能力、促进大脑循环的肢体教育课程。声乐发声是无形的、变幻的,在大学声乐公选课中,通过锻炼学生的发声技巧,对培养学生的乐曲演唱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声乐传承须坚持它的原真性、整体性、传统性。但南音一直以本嗓演唱,且方言歌词很少有人能听懂,使南音的传承、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局限。文章在继承传统南音演唱的发音发声方法基础上,借鉴民族唱法,探索了南音演唱发声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声唱法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歌唱流派之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声体系,尤其在高音区的演唱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花儿"歌手应通过掌握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洋为中用,提高演唱水平,使"花儿"这一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以人的嗓音为音源,由人自身唱出的音乐,也即人声的音乐。"仅说"声乐"二字指的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一种,从事声乐表演要具备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声、歌唱语言和表演的能力以及相关知识和修养,目的是在演唱时创造性地把声乐作品变为实际音响和形象。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地体现着想象这一特殊的思维活动。丰富的表象是生活的积累,是想象的源泉。演唱者要善于调动不同种类的表象,在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声、呼吸、吐词咬字、歌曲处理等方面充分展开想象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发声技巧和规律,感受和表现声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声乐教学、演唱的发展,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两者之间的界限在人们大脑中越来越模糊。笔者主要从气息运用、共鸣腔体、语言发音特点三个方面研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以期对声乐教学、演唱有所启迪,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唱法。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字行腔、以字带声、以字传神、以字传情,唱声唱情、以情动人是中国民族声乐特有的美学品格."声乐民族化"应该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借鉴科学的美声演唱方法,不断寻求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既具有科学发声方法之长,又能彰显民族特色与风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共声乐选修课主要讲授声乐的基本理论和演唱方法,采用分层次教学、分声部训练、分唱法辅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及其特点简介。各种唱法都要首先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而科学发声方法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呼吸练习。  相似文献   

9.
在声乐艺术活动中,通过气息运动三步曲,可以在人体内形成气息能量的循环圈,并据此进行演唱活动。演唱者一旦掌握了气息能量的运用技巧,就能把难度很大的声乐作品,转化成随心所欲、轻松自如的情感倾诉,刻画出优美流畅、饱满有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黄梅戏以其语言生动普及、唱腔优美流畅、曲调丰富多彩、表演载歌载舞,成为极富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过去传统的演唱基本讲究嗓子大、音色好等先天条件,没有注重科学的方法。探讨认为,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地道的安庆方言技巧融入到黄梅戏的演唱中来,就会使黄梅戏的演唱更加完美、动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