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地流转还不是东北黑土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只有两成左右的农户参与到这一市场之中,远远没有达到优化配置耕地资源的要求.东北黑土区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流转水平低下,这对于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耕地流转问题实质是耕地使用权的重新配置问题,在耕地要素没有完全参与流转之前,应放弃耕地供给弹性为零这一假设,从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角度全面地分析耕地流转行为,并应考虑农业系统外的非农产业收益对耕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显著的农业增长效应,但随着时间转移.为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提升农民的市场定价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已是大势所趋.从实践来看,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这种情形可以从农户推进组织化的意愿、农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状况等角度进行解释,农业经营组织化相对滞后表明我国尚未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此.必须通过改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人力资本形成制度、法律建构和执行力等系统性努力,切实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以回应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各参与者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求是学刊》2004,31(5):52-56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即农户和企业而不是政府 ;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是实现“双赢”的基础 ;政府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持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 ;市场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真正“龙头” ,资源优势、产品优势 ,最终必须通过市场 ,才能成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农业产业化市场导向机制 ,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市场引导农户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和涵养区,精准识别其生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野外调研和相关资料,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现存的生态问题进行识别与诊断,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显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要加强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保护、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的发展模式;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要加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加强退化草地修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要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沿岸绿化工程;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要构建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国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的需求,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成为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技术供给不足、技术推广与服务不利、技术市场和风险机制不健全以及自身科技素质不高等诸多科技困境.我们应在尊重农户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培育农业技术市场,为农户利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搭建平台;完善农业技术风险机制,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科技培训,为农户运用技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涛 《创新》2021,15(4):35-45
当前,小农户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需要充分维护小农户的利益,要在保护家庭经营和乡村稳定的基础上,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河南省M村的集体经济实践,建立起了村社集体为组织、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统分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全员效率最优化、农业服务规模化、农业转型动能内生塑造的综合价值.通过村社组织统筹能力的再造、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经营方式的创新等形成的村社集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复合机制是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切合人口庞大、小农户占主导的中国国情和农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数量少,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价低.应该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老字号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企业在主板市场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积极扶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积极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融资做好准备工作;支持企业在B股市场或境外股市筹集资金;积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同时,要考虑上市成本问题,慎重选择融资渠道;尽力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斌 《社会工作》2008,(9):10-11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往往习惯于在事发末端运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建立长效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具体操作上,也总是由政府执法部门冲在第一线,用行政化的方法和手段来管理社会,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实践表明,这种“重打轻防”、“政府包揽”的治理方式虽能产生一定的短期效应,但往往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翔宇 《求是学刊》2001,28(5):45-50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总体上 ,应选择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户”为基础 ,以“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为主导 ,以“政府 农户”为依托 ,以“公司 农户”为补充的多元化模式 ;并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经营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与现实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当前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发展,是开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织载体.但在其发展中,特别是在经营制度上存在着内部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诸多问题,影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经营制度存在问题,基于此,创新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机制的现实途径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明晰产权机制,强化治理机制构建激励机制,政府和法公优等.  相似文献   

11.
肖湘雄  唐雅雯 《创新》2019,13(4):1-1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治理难,仅仅依靠加强政府监管难以提高治理成效。社会共治是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治理的有效方式,如何建立社会共治下的责任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共治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让每一个责任主体都能有序参与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选取唐人神集团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共治的责任主体能够通过责任机制提高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治理实效。社会共治责任机制可以分为责任分工机制、责任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责任监管机制,这四种机制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多元主体责任机制治理网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治理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秦攀博  ;秦桂平 《探求》2014,(6):14-20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新的改革视域下,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以治理为契机进行机制创新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经过实证调查总结分析了广州的"番禺经验",解析了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若干机制创新,剖析了流动人口管理与经济协调机制、法律配套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经验推广机制创新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引导、规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政治秩序.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治理要素构成的国家治理系统,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指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中的执政党与政府现代化、市场治理中的企业现代化、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现代化和个人治理领域的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主要是政府治理方式中制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方式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中社会组织自治机制的现代化,以及个人治理方式中人的现代自觉.  相似文献   

14.
“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春  周黎安 《社会》2019,39(5):1-38
本文聚焦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即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传统的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使得上级政府对其治理绩效难以清晰衡量,而更依赖于“印象政绩”的评估与考核。在此条件下,基层治理场域出现了一种上级“条条”部门与下级“块块”“结对竞赛”的新机制。“结对竞赛”有助于条块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携手实现治理创新,克服以前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便向上级发送政绩信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向激励,导致过度创新和成功的创新经验难以扩散到竞争性地区等问题。本研究结合A区民政部门推动“社区分析工具”创新实践的案例进一步呈现了“结对竞赛”的运作机制与组织逻辑,并与“晋升锦标赛”和“项目制”等传统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论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的地位和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职能的合理界定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表明,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应居于主导地位.在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应进一步发挥其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配套扶持、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黄蓝 《创新》2019,13(1):73-8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能急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应当遵循协作治理的分析框架,积极寻求公众、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合作,构建协作治理新范式,即建立健全相关主体利益协调机制,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协调合作机制,打造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治理格局,推动购买公共服务运作机制透明化。  相似文献   

17.
张清霞 《创新》2022,16(1):87-98
杭州要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必须正确认识和治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贫困问题。但是,杭州在运行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制度政策不完善或者效率缺失;对相对贫困的认知不足,现有帮扶方式的范围和水平有限,没有真正解决多维贫困;贫困管理在整体性、层级联动和智慧治理等方面创新力度还不够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方位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体系和机制:完善顶层制度机制设计,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保障体系和机制,理顺和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关系,以打造科学领导的宏观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层面统筹和引领效应;把握贫困的多维性,健全和完善以基本权利公平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力建设机制和发展机制,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相对贫困治理专门机构、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和大数据信息库平台,以打造相对贫困治理专业团队和平台。唯有全方位统筹和联动,相对贫困才能有效解决,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困境,其中来自政治领域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环保部门的权力弱势、不合理的政治激励方式、分权型和分散型的环境管理体制以及政府机制的一支独大等造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难以落实.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政治性困境,需要建立健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劳动就业体制存在着国有部门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到位、非正规就业问题较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为此,必须尽快废除国有部门存在的"正式工"和"临时工"制度,全面推行名副其实的劳动合同制;加快国有部门用人机制改革,杜绝国有部门用人腐败现象的发生;在规范和保护前提下,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内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内各政府间面临着生态治理合作理念淡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政绩考核体系单一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区域内政府要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通过完善政绩评估体系等途径来推动生态治理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