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雪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化的自觉探索者。其突出贡献是他努力构建的政治倾向与文艺创作相统一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以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必须同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要求相结合为基本理念,以文艺与现实之关系为主要理论支点,以“人民力”和“主观力”的辩证统一与转换为创作力量源泉,以“文艺大众化”为努力方向,涉及到创作心理机制及典型形象的创造原则等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中国化了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其“鲁迅论”的批评实践得到了理论效力的检验,因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体系中的不少缺憾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反思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传递、规定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实现方式、确立新时代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推动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规定了完成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包括锻造领导力量、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与建构有效制度等在内的整体系统;在新时代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使命的新表达,为完成民族复兴使命提供了价值引领、思维导向与实践路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地区土家族风俗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突变,这在人类风俗史上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范例。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心理根源进行探讨,认真地分析了导致这一风俗突变现象发生的主导方面的政治心理动因和接受群体方面的心理动因,并认为,当人类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力量影响下,情感、观念、意识等方面发生转变后,其风俗就有可能发生范围及程度不同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5.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胡适、罗隆基等人发起一场要求“人权”与“约法”的运动。学界一直以来大都视之为中国学人争“人权”的运动。然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视野下,“人权”、“约法”本为其题中要义,其时中国学人相关诉求的背后,更是他们之于现代国家的理解和建构规划。在这一意义上,他们批判、重建国民性,亦是为现代国家准备相应的国民性基础。因此,这场“人权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公民自我确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系脉之中。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提出的“两个趋向”论断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既是对我党一贯以来的“农业是基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宏观战略走向的思考,更是对新时期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定。“两个趋向”论断从打破平衡发展到回归平衡发展,突出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标志着过去我们“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的体制和政策的终结,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新政策的开始。在“两个趋向”论断下的指导下,我党在新时期主要通过落实农村减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三个方面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提出一个解释框架,对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考察。地方层面上,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格局下,下级政府要为上级政府发射信号来表明自己完成任务,从而为上级政府认可工作成效提供佐证,以规避政治风险。这一逻辑诱发了官员的“表面应对”行为;中央层面上,十八大之后中央权威急剧强化,各级政府强调落实,体制遂通过层层监督检查,传导压力来保证政策完成,然而受制于交易成本的约束,只能借助技术治理的方式对基层政府进行考核。又因为技术治理存在着自身的限度,导致宏观约束机制只能默许乃至鼓励“留痕形式主义”行为的出现。“形式主义”并不能看作是我们庞大体制中的“弊病”或者“顽疾”,而是政治体系在处理中央和基层两种治理逻辑的矛盾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然表现,背后反映出政府围绕技术治理所展开的调试过程,表明政府内部正处于探索一条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可实现路径的尝试之中。  相似文献   

8.
深化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要真正转化为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必须使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树立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生产目的,并建立与自然资源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制定系统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树立系统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把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和确立“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有机结合起来;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仅仅满足于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是不够的,其关键与核心是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生态化;四、脱离对环境权问题的研究,片面强调对“环境民生论”的阐释,既不能准确理解“环境民生论”的完整内涵与价值,也无法真正践行“环境民生论”,故强化对环境权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是当前我们理解和践行“环境民生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与动力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的涵义、现代化的实质、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等内容进行评述 ,以此推动我国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目标体系.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的体系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各个视角全方位的加以审视才能准确完整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这个历史任务实现的过程中,指导这场轰轰烈烈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纳入到中国现代化语境之中并探寻其自身发展规律就具有了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化模式视角,在阐述现代化主要理论及其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原因,梳理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推论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必然性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体面劳动是一种有尊严的、和谐的劳动,是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劳动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相关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我国社会群体中占很大的比例,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因此,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在追溯劳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体面劳动"的内涵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我国企业在"体面劳动"问题上存在的员工工作环境缺乏安全感、人性化、管理程度不高、员工薪酬待遇偏低,管理制度刻板四方面缺陷,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实现改善工作环境、增强薪酬分配的公平性等"体面劳动"的若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的历史进程。当前的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 ,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趋利避害 ,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