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自然生态和谐的社会,是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共生、共盛、共赢的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仅属于生态范畴,而且涉及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很多努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对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交通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和谐交通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特点与重要任务,而建设和谐交通旨在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我省交通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与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将更好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交通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环境社会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ONG Da-yong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所体现出的以下一些思想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撑第一,环境社会学强调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第二,环境社会学强调社会原因的综合性;第三,环境社会学致力于推动缓解环境问题的社会变革与建设。相应地,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也必将从很多方面促进我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忠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标蕴含的是一种整体性思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种利益冲突和纠纷都能得以合理解决的社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调整机制,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统一纳入社会平稳运行的范围以内,通过和谐的手段衡平利益,定纷止争。法律作为社会利益的调整器,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传统法律并没有建立在环境友好的观念之上,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意志、行为规范和裁判标准,故而,如欲使法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功效,必须首先进行法律的变革,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内涵,发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需求,探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途径,进而完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余春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90-93
“和谐”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人和”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和谐文化”并指导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和谐文化”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环境犯罪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29-133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中国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中国的环境状况却继续呈恶化的趋势,特别是环境犯罪数量日益增多,危害不断扩大。作为破坏环境资源的极端形式,环境犯罪不仅是对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威胁,而且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了巨大的障碍。预防和遏制该类犯罪是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法制保障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全面审视和清理中国现行的环境刑事立法,对环境犯罪的立法完善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环境犯罪的执法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晓丽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8-8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社会和谐理念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价值导向,使得技术创新具有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功能。 相似文献
8.
9.
梁次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27-31
社会政策以克服贫困和消除社会排斥为基本目标,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民主、调整社会结构、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解决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强烈需求。为此,需要从科学执政的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确立"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目标,积极扩大社会政策覆盖面,并逐步实行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0.
周晚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3):23-27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环境友好的核心,环境友好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热爱生命、尊重自然为内核的环境道德价值观是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笔者重点阐述环境道德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论述环境道德与环境友好的内在联系,探索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23-26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与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个意义的概念.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们来说,这种和谐社会还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与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基本平衡、社会矛盾基本缓和、社会差别基本合理、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社会文化基本认同、社会保障基本健全、社会控制基本有效、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协调、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并和睦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蔡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古代先贤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传统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贫穷的社会,而今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有序、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浅说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邓伟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5-13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是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转变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是包容共生、结构合理、规范有序、运筹得当的社会.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社会均衡论等多种理论支撑,又是对国外理论的突破、超越和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协调阶级、阶层关系、城乡关系,要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希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2-16
追求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在中西哲学和伦理思想中,追求社会和谐是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
论“两型”与“新型”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与新型工业化是内在统一的。在发展思想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真正幸福;在发展动力上,充分尊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解放生产力;在发展路径上,与新型工业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达成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是人类两种基本价值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即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境遇,是前提;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后盾,是保障。但两者又是相辅相反,其冲突的具体表现:社会与个人的冲突,公正与效率的冲突,人自身的两面性。但不能因此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应尽量使两者协调起来,在发展中营造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玉云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24-27
心理和谐是个体的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它是社会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有力保证,是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社会财富的心理条件,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和谐社会是心理和谐的社会条件,它营造和谐心理的自然环境、和谐心理的文化氛围和和谐心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赵晓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99-10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能有效的促使一个具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行政主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要构建和谐社会,行政主体间的和谐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朱人求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6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朱子和谐观包含四重含义:心和、人和、协和、中和,它们分别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世界和谐和天人和谐,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是一个逐步放大的同心圆,一个逐步上升的理想境界。朱子的和谐四重奏,由低级到高级,由自我到他人,由人际到国别,由人类到宇宙,奏响了一曲... 相似文献
20.
赵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24-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最新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面对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