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确立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探索国有企业民营化的企业体制,不会动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反而会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所有制形式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私有制在向否定私有制、倾向社会所有制方向演变;国家所有制也在向非国有制、倾向社会所有制方向演变。这两种相反的所有制朝着同一方向演变,这就是本文探讨的所有制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不久前在隆昌召开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会议着重就工商管理工作和有关私营经济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私营经济的性质、特征问题 会上,多数同志认为,“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上八人以上的赢利性经济性组织”是划分私营经济的标准。在这种质的规定下,个体经济、合伙经营户和私营企业等都属于私营经济。也有同志认为:个体经济(私人经济)不应和私营经济混同。因为前者是以所有制定义  相似文献   

3.
一、私营经济中存在一点剥削并不可怕什么是剥削?从一般意义上讲,剥削就是对他人劳动的无偿占有。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相联系的,并相继形成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三种剥削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作为制度,由于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成为生产资料占有的主体形式而消亡,但剥削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剥削现象可以分为两类: 1.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私营经济中的雇工剥削,即私营企业主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雇工剩余劳动创造的一部分劳动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从五六十年代起,国内学术界即对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展开过争论,焦点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始终占主导地位,或是私人士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就宋代而论,如果说是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那么,它在法律和法权观念中又是怎样顽强地表现自己的。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概况与前景刘恒升,纪连强(一)个体、私营经济这种私人所有制经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潮起潮落、几经变化,山东的个体、私营经济同全国一样,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6.
私人财产的理论视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律视阈中,保护私人财产即保护私人财产的财产权,国家法律应客观反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财产关系,平等保护一切财产权要求也必然会反映到宪法中。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马克思并不一般地否定私有制,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构想中重新肯定了私人财产;社会主义不是恢复传统私有制,也不是把个人变成没有任何私产的“无产者”,而是重现财产的原初意义。在人权视阈中,财产权是普遍被肯定的。私人财产的积极意义在于保持个人尊严、个人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人权的生存权、发展权亦系于个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人类私人财产演变中较高形态的历史产物,质近于财产原初意义的重现。  相似文献   

7.
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不是现实任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够实现,中共十五大对私有经济的定位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就是先进的所有制。私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不仅在宏观上可以同时并存,在微观上也可以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公私兼融的混合所有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长处,避免两者的短处,保障个人权利,充分调动个人的主动负责精神,更好地发挥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觉力 《理论界》2004,(4):273-274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迅速壮大,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在理论界和人们的观念中却把私营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等同起来,认为私营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这是不正确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观念不改变,既不利于私营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1.“私营”与“私有”的不同含义。简而言之,“私营”是指公民个人对资产享有经营权,但不一定享有所有权;“私有”是指公民对资产享有所有权,但不一定享有经营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有些学者认为,经济改革的关键是所有制的改革。其理由是国家所有制限制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不能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用企业所有制或私有制代替国家所有制。这无异于说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关键是改变国家所有制,实行企业所有制或恢复私有制,无须借用发展商品经济的名义。事实上,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与所有制的性质没有直接联系,把国家所有制改变为企业所有制或私有制无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是公有制的壮大而不是回到私有制或者使私有制永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其主要依据是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不具备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条件。消灭私有制任务的长期性决定了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看 ,私营经济适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不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很快消亡 ;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发展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 ,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必然会长期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共同特征的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体经济由于私有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小,经营领域窄,只能作为一种依附经济,在一个社会形态中不能占主导地位。而私营经济则不同,它的所有制特征明显,其发展速度和水平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存在和发展,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正确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保进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试析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高曙光所有制在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享有关系。一定分配方式是一定所有制的实现。所有制不同则分配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通常被称为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通常称为按资分配。确定了公有制经济或私有制经济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商品生产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是商品生产的基础的观点,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他们对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的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一定的社会分工(指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与一定的所有制(指与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的所有制),不论是私有制,抑或是公有制,是一定的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每一个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生产之外,必然存在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生产;在公有制的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产生或保留私人商品生产;在私人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残存公有制的商品生产;还可能出现介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沈慧 《浙江社会科学》2001,3(Z1):132-138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私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否应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对建国后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演变轨迹加以评析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贯彻执行当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第一次对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的科学概括,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新的结论,重大突破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就曾对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进行过探讨。当时针对过渡时期的经济关系状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时社会存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农民所有制经济和国家与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5种经济形式,基本属于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两种性质。前者是社…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的转变何以可能,既是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向人类社会转变必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从人的生存状态转变的视域来看,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的转变以“私人”向“真正的个人”的转变为前提,而人的生存状态的转变又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为前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重建个人所有制发展的必然性,为实现“私人”向“真正的个人”的转变以及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的转变提供了根本思路。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推动人的生存状态的转变,通过考察当代社会中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复杂规定性以及“私人”构成市民社会的深层逻辑,进而塑造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破除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主张社会主义社会立公破私,因为公有制是好的所有制,而私有制却是坏的所有制。但实际上,我们至今承用的传统理念中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因都表现出了好与坏即没有好坏之分而没有破立之分,所以我国当前才不得不实行传统的公私共有化理论。这些显然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不同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了传统的公有制和私有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因此,我们只有认准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与私有制这个所有制基本原理,才能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营经济是与官营经济或国营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除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建国以来,民营经济经历了坎坷的历程。在一定条件下,民营经济可以使公有制与私有制互为实现形式;提倡民营化,并不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民营化。国有、公有是所有制范畴,国营、民营是所有制实现形式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一、产品所有权的理论思考 产品所有权或所有制问题,几乎可以说是我们的理论经济学未曾涉猎过的问题。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产品所有制被认为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产品。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资本家私有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此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 解放初期(1949—1956年)我国存在五种经济成份:即国营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商业)、私营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公私合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成份)。相应地社会成员可划分为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1957年起,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即合作社所有制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