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古文献记载,在我国的历史上,商代之前有一个夏代,这一点,已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普遍承认.但是,记载夏代史实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零散。根据文献资料还无法弄清夏史的全貌,这就必须依靠考古发掘资料来研究夏代的历史.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在探索夏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发掘出一批同夏朝年代相当的文化遗址,对于这些文化遗址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对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普遍关心的夏文化问题,一时  相似文献   

2.
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族起源诸观点之一的“晋南说”认为夏族起源于山西南部地区,并南下发展。笔者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为自夏禹开始至夏王朝灭亡之后,夏族存在着北上进程,而非南下发展。北上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夏禹后期夏族北上控制晋南,二是帝宁之后夏族重新北上对晋南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三是夏王朝灭亡后部分夏族北上亡徙。如此可证夏族起源于豫西而非晋南  相似文献   

3.
水书起源时代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水书中类汉字与汉字的形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水书中类汉字大致产生于唐中晚期至宋代,是在短期内形成的,类汉字的形成标志着水书的形成。与此同时,本文还从水书用字、造字原理和文献记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4.
大禹治水与夏族东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今4200至4000年,因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的确存在一个持续时间大约200年之久的洪水期。因此大禹治水的各种传说,剔除其中过分神异的成分,还是可以作为传说期的历史材料来予以认识和利用的。大禹治水的重点在兖州,平治兖州水患的方略为“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有夏姒姓集团正是伴随大禹疏浚济、漯而东进,并于大禹登基为王以后立国于济、漯流域的;此不仅有传世古史资料为证,也有田野考古资料为证。  相似文献   

5.
彝族先民认为人类是由雪(或水)长期演变而来,并经历了由猿猴进化成独眼人→竖眼人→横眼人的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原始人在其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原始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原始理解。总观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它们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释,而人类自身的来源更是他们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把原始人创造的关于人类(含民族)来历内容的神话称之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是一种世界性的神话,它们都是在力图解释最初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个共同母题。但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我们从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母题出发,根据其内容要素和情节构成,可以把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八种类型模式:猴子变人型,山洞葫芦出人型,卵生  相似文献   

7.
彝族禁忌的起源及演变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彝族禁忌是在彝族先民巫术观的支配下产生的 ,源于彝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彝族原始社会的禁忌具有神秘性、全民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古代社会彝族传统禁忌向着神圣化和世俗化两个方向分化 ,近现代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 ,彝族传统禁忌逐渐松弛乃至消退  相似文献   

8.
传世文献中,夏族祖先被神话化,并被赋予上"终极"、"恒定"的内涵意义,传达出夏人超越有形、认识本源的精神诉求;这与夏文化遗址的观念性建筑——宫殿建筑中的"向心"结构,在阐释模式上是一致的。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的吻合性均表明夏人已孕育出"一元——中心"的思想模式,这一模式来源与本时期为夏人所接受的"盖天"宇宙学说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西安南郊20公里樊川凤栖原畔的兴教寺内,按品字形座落着三座楼阁式砖塔,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和佛学家玄奘与他的两位高足窥基和园测的灵骨塔。但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市郊玄武山巅矗立着与兴教寺玄奘塔相似的一座五层砖塔,也称是玄奘法师的顶骨塔。而且在北京的法源寺、南京的灵谷寺和成都的大慈寺,都珍藏着玄奘的顶骨。1957年初我国政府又将玄奘顶骨一份,赠给印度政府,并在那烂陀寺遗址上举行了隆重的接交仪式。这些寺、塔宝藏的都真是玄奘顶骨吗?这些又是如何得到的?所以有关玄奘顶骨的流传,遂引世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汤氏起源于中原,唐时郡望为河北之中山、范阳,但此后便不断南迁。目前,全国汤氏第一大省为福建,占全国汤氏总人口的15%。唐代是汤氏入闽的高峰期,除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汤智公、汤简公兄弟外,唐宪宗年间有太师汤泽率其子孙移居闽浙两地。正是汤氏族人代代南迁繁衍,才形成今日福建成为汤氏之第一大省。明清时期,汤氏族人也是随同浩浩荡荡的垦殖大军渡台开发台湾的,其中既有闽南人,也有客家人。大体与迁台同时,汤氏族人从清代起就有拓展海外的记载,其中应以闽南汤氏族人为多。这些迁居海外的汤氏族人活跃在当地的各行各业,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8年2月,豫北沦陷,省会开封市告急,作为当时河南省三所高等院校之一的河南省立水利专科学校被迫撤离开封,走上了颠沛流离的播迁历程。八年间,学校辗转南阳镇平县、内乡县,陕西宝鸡市,坚持在抗战烽火中办学。迁移期间师生生活困苦,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学校损失惨重;但是全校师生坚定"兴学救国"的信念,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了大批的水利骨干人才。作为河南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战播迁之路也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抗战兴学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回顾并思考。  相似文献   

12.
梨园子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播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风气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苏州府本身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高地位,所以苏州府梨园子弟播迁的主要方向是与它对等或地位比它高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扬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且引起这些城市社会风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晋前后,河东裴氏家族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与其在永嘉乱后迁徙地域和入仕政权选择有关。属司马越、司马睿阵营的裴氏于战乱中身死家破丧失了渡江之机;渡江的少数裴氏立身简素、远离宗族难入上流;受永嘉丧乱前仕宦地所在及保身全家之家族观念影响,西眷和东眷裴氏分别仕于河西张氏和辽东慕容氏政权。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晚唐时期的"銮舆播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时期,屡次出现皇帝因为各种危机而逃离长安即所谓"銮舆播迁"的现象.笔者通过具体分析指出,统治者素质的严重退化导致军事防御中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失误,而长安危急时的仓皇逃离又充分显示出其无能与怯懦;另一方面,统治者在仓皇逃离长安后却力求速为收复,其重要出发点是对长安财富与宫室的贪恋.正是基于这样的主观原因,统治者不顾关中经济残破、强敌侵逼的事实,继续定都长安并以政治权力维持其稳定与繁荣.这种定都格局,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唐的灭亡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国际资本大举进军传媒业的现象 ,并对这一现象中的国内投资方可能面临的经济、运营、政策上的风险进行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学校播迁宛西的原因及作用赵有章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河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育败退.中原大地相继八敌手,与此同时,河南沦陷区的五十余所学校陆续播迁宛西(现南阳市所使镇平、内乡、浙川、西峡等iFJjA).这些学...  相似文献   

17.
租约试探     
租约即租佃契约之简称,是为租佃关系形成伊始,(地)主佃(农)双方对土地租赁耕作之权责所做的识可约定。在中国历史上,租约有口头契约(俗称口约)和书面契约(通称字约或文约)两种表现形式,它们同时并存又互为补充。透过租约的内容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农村生产关系的主体租佃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正> 市场疲软,是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所谓启动市场、搞活市场等一些对策性建议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但是,市场疲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会产生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克服市场疲软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简陈管见。一市场疲软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居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小于市场商品供给量的经济现象。从表象上看,似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萧条阶段所呈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可能也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性质的再生产的周期性,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样致命的危机。实际上,当前我国出现“市场疲软”,并不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仅仅是结构性的疲软,或者说仅仅是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罢了。据统计,这部分产品大约只占总供给的1/4左右。应当说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疲软”的一个特色。同时,我们还应当明确,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总是波浪式和阶段性发展的。由于我们在  相似文献   

19.
国情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是任何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正确认识的一个基本和首要的问题。辛亥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纷繁复杂,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变革中国社会,找到摆脱奴役、强国富民的道路,无疑是很艰巨的历史重任。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举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革命政权被反动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今天,探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纲领之脱离中国国情这一重要失败原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提高贯彻执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逻辑前提。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属当事人意志;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当属国家意志,以此为基准可区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民法作为权利法,一般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一经成立便推定生效,但可被举证破除,这就能兼顾民事交易的效益与安全,从而达到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衡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