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养诚信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诚信教育就需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诚信的认知、对诚信教育的态度、对个人信用档案的认知以及对高校建立诚信档案的看法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呈现出对诚信认知有偏差、有对诚信的价值判断、缺乏信用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认可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等特点。提出了加强诚信认知教育、探索有效的高校诚信教育途径、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打造高校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方法,设计大学生诚信意识塑造、日常诚信教育、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三位一体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是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诚信问题集中表现在考试诚信、资助诚信、交往诚信等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路径包括: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推动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珍惜诚信记录;树立道德诚信信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立身处世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也是竞争力。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是高校德育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道德诚信失范原因及标本兼治的途径等方面 ,对诚信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高校诚信教育严重滞后,且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诚信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诚信危机威胁着高等教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高校加大力度发展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文章对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现状及原因做了剖析,在诚信教育措施上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封建文化糟粕、市场经济、应试教育、诚信环境的缺乏、高校诚信教育不到位、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的偏差等方面的影响,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着诸如用虚假家庭经济情况或夸大真实的困难程度骗取资助、恶意拖欠学费、故意拖欠助学贷款、消费水平与困难程度不符等诚信缺失现象,这要求高校要通过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建立诚信行为奖罚机制,有效地做好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从社会、高校、教育者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突出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论述了高校诚信教育的紧迫性,探讨了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诚信缺失的致因分析与高校诚信教育的积极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诚信缺失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造成社会诚信缺失的因素在于社会文化、社会历史、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方面。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建设,实现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探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与高校贫困生诚信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助学贷款还款率低的客观原因,并指出了应在提高还贷能力、完善借贷体系、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国家助学贷款与高校贫困生诚信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对提升大学生诚信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彼此配合,统筹兼顾。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可以从制度建设、方法优化、环境营造、主体示范等层面构建立体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应试教育及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调查证明,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培育体系必须包括社会环境与引导、校园环境、学校教育、学校评价、学校激励、诚信心理引导、接档建档转档、家校合作等环节和要素。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诚信与否的第一因素,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唯一的和说话就能算数的因素。社会环境与引导是构建大学生诚信培育体系的首要因素,诚信心理引导是这个体系是否有效的心理基础,接档建档转档是重要的制约环节,家校合作是重要的辅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机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编“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调查问卷”对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购的可信性、便利性、有效性以及风险性是影响大学生网购动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可信性因素;个体差异对网购的不同因素存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尽管当代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诚信缺失,但大多数人是诚实守信的。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内的不良不义行为正是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不诚信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误导,在一个社会诚信文化氛围整体亟待提高的环境里,一味地谴责大学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但当代大学生毕竟是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群体,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开展深入持久的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其诚信素质,使诚实守信不仅成为构筑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质,也是建设社会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以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贫困生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诚信问题日显突出,值得关注。文章结合广州大学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重从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存在的影响很大,表现在道德生活、学习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其中社会和家庭负面因素的影响是引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学校诚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肇庆学院2010级1 000名学生网络评教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在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时间不当等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教学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通过调整评教时间、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进评价结果数据分析方式和改善学生评教态度等,可实现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的优化,提高高校学生网络评教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在高校中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并建立相应的校内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在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堪忧的情况下,"诚信"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博弈模型分析表明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对大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监督力度 ,对学生行为选择进行精神褒誉和物质奖励或道义批判和物质惩罚 ,使学生自觉选择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