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氏物语》是一部日本11世纪初的优秀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一位名叫紫式部的宫女。这部作品不但在日本影响很大,在国外也有极高的评价。1922年它的英译本第一卷出版时,英国文学批评家斯奎亚氏评价说它是“现存的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1927  相似文献   

2.
《源氏物语》"赛画卷"明确指出《竹取物语》是"物语之鼻祖",这是极不寻常之事,事实上,如果没有《竹取物语》,恐怕就不会有《源氏物语》。可以说,它是深深地渗透到《源氏物语》的文本中,是《源氏物语》创作的"土壤和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3.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为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最高峰。作品中大量的景色描写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再现了其所蕴涵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源氏物语》作为世界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已有千年的历史。它的问世要比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早三百年之久,比意大利但丁的《神曲》早三个世纪。它不仅是日本文学的瑰宝,也堪称世界文学的艺术奇葩。它的问世,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它以“物哀”作为中枢和美的主旋律,支配着平安时代的文学走向,同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作家创作的文学典范。本文主要针对《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情况做了较具体的介绍,从80年代至今,跨越二十几年,希望能给国内的研究者提供一份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王朝女流文学中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紫式部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汉学教育,她深厚的汉学修养也充分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之中。对紫式部创作影响最为深广的当首推《白氏长庆集》,在《白氏长庆集》中又以《长恨歌》为最,文章试结合具体实例,浅谈一下《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6.
《平家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继《源氏物语》之后的又一杰作。它以疾风骤雨的气势,展现了新兴武士兴起、发展直至掌握中央大权的进程,又以怅婉悲戚的笔触,描绘了旧贵族衰颓、没落直至灭亡的场景,真实地反映出公元十二、三世纪日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风貌,成了日本中古史上重大转折时期的一面镜子。它的出现,一反贵族文学典雅的文风,以其豪迈刚劲的雄姿屹立在中古时期日本的文坛上,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部文学巨著。  相似文献   

7.
《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初,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卓有成就的文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古典小说。作者紫式部以现实主义手法,用含蓄、凝练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王朝贵族封建社会的没落与衰亡。《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的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以生花妙笔描写了清代封建贵族社会的必然衰亡、崩溃。《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可谓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源氏物语》和《红楼梦》这两部作品,都有借情言政的特点,都是以悲剧开始而又以悲剧告终。《源氏物语》五十四卷,是以各卷完整独立的故事情节相联缀而成为浑然一体的长篇,《红楼梦》是章回体,两者在结构上不尽相同,在篇幅上不相上下。都是百万字左右的宏篇巨著。两部作品成书时间虽相距七百多年,但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在社会上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至今还很少有作品能与之媲美,而且在国际文坛  相似文献   

8.
以《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为代表的日本古典物语中 ,众多的悲剧人物形象占据了作品的主导地位。从其陷入悲剧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悲剧人物分为两大类 :主动超越类和被动陷入类。平清盛和光源氏等是前者的典型 ,藤壶、紫姬、平重盛等是后者的典型。通过对物语人物美学悲剧性的探析 ,可以进一步理解物语深刻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9.
1968年,川端康成(189-1972)以他独有的小说艺术表现了日本文化之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川端不止一次地承认日本美的传统融和了中国唐代文学的风采。他说他的心已经融汇在紫式部(约978年前后──1014年前后)的《源氏物语》之中。他认为自古至今,《源氏物语》是日本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就是到了现代,日本也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我在美丽的日本》)。要谈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学对日本现代文学的优秀代表川瑞康成的影响,不妨先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影响着手。紫式部以精通《白氏长庆集》而得名,在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中日长篇小说《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堪称世界古代文学双璧。曹雪芹和紫式部两位作家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大观园”与“六条院”,随着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观照,他们的理想又走向了破灭。  相似文献   

11.
紫色被作为与外国文化和政治密切相关的因素引进到日本,用来生产紫色的紫草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四季花草的特殊地位。紫草在《万叶集》时代即已进入日本文学视野,但不同的是,和歌文学与物语文学中的紫草意象自始至终与政治毫无关联。《万叶集》、《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是上代和中古文学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中的紫草是恋情的象征,多用来喻指男性心目中所爱恋的女性,并具有优美、高贵、娇艳、华丽的意象。  相似文献   

12.
光源氏是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的主人公。现在,我们探讨这个人物形象,对进一步认识日本古代贵族社会与《源氏物语》的艺术价值,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源氏物语》产生于日本古代的平安时代后期.当时日本古代社会开始瓦解,并过渡到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日本天皇的政治实权,落在大贵族藤原氏一族手中,于是出现了日本历史上持续二百余年的所谓“摄政关白”时代。一方面,藤原氏政治上权势很大,可以任意废立天皇,排斥异己,独览朝纲,在家族内部不断争权夺势;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传入日本后,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但日本在吸收、融合佛教思想时,是以日本文化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有不同的影响,这在物语文学中尤其是《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水浒》是一部歪曲农民革命,宣扬投降主义的长篇小说。从元末明初成书以来,在我国广泛流传,影响很坏。几百年来,对它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解放后,在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影响下,仍然被一些人当作进步的作品来宣扬,更使人们对这部书的性质模糊不清。究竟应当怎样来评价这部作品呢?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1989年,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经10余年的酝酿、准备,描写中国古代“圣人”孔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孔子》问世。这部充满哲理的历史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日本成为畅销书。中国已有郑民钦的中文译本,“听说不少国家,也要翻译出书。”并且获得了日本野间文艺奖。  相似文献   

16.
日本最大的说话集《今昔物语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引介到中国,此后不断被翻译、研究。这些都是该部作品在海外传播的重要方面。《今昔物语集》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中国人也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阅读和阐释这部作品,丰富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使其更具世界性。  相似文献   

17.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说:“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土上的天才是说不同语言的,不过,在他们的心里燃烧的是同一种火焰。”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有许多共同性的创作规律会表现在不同国度作家的作品里。十一世纪初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和中国十八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分别被誉为日本和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两部巨著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诸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双璧。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的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的叙事主题触及到了人生的本质问题,其文学理念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全书结构严谨,匠心独具,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通篇整体结构的创作能力。其中,源氏身边女性的死亡个案对通篇的构成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本书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创作深受白居易诗歌《长恨歌》影响,两者之间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再到审美意识都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紫氏部深谙白居易诗歌,《源氏物语》中与白居易诗歌相关的部分就有近百余处.因此可以说,白居易诗歌构成了解读《源氏物语》的重要"前理解".紫氏部借用《长恨歌》的"悲剧"情节,既是在歌咏男女主人公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在悲叹人世盛者必衰的"无常"之道.  相似文献   

20.
“赞而不露”这种写作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清代已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清代岔曲中运用得十分纯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宝贵的财富。分析探讨岔曲中《赞琴》、《赞棋》、《赞书》、《赞画》、《赞风》、《赞雨》却“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