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作家徐则臣一直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进行创作。《北上》这部长篇小说将京杭大运河当作主角,以历史与当下为两条线索,讲述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几个家族间的百年“秘史”。作品在现代性视域下展示了世纪大变局中走向世界的中国与走进中国的世界,用大量笔墨塑造他者形象,重点分析了不同他者对待中国与大运河的不同态度,希望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他者形象,并思考他者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铜器古称彝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伟大创造.青铜器研究肇兴于宋,延及清代,金石之学盛行.金石学以刊布彝器图像和摹释铜器铭文为主要模式.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容庚先生率先集商周彝器铭文上之单字为<金文编>,进而在充分吸收宋清两代金石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益以近代考古学的新知.运用出土实物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成<商周彝器通考>一书.是书对青铜器的形制、名称、时代、真伪以及铭文、花纹等作综合的考察和缜密的论证,与其前后所撰的一系列相关著作共同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为现代青铜器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大学生良师益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要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必须把导读服务作为自身服务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根据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高校图书馆才能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和容庚这两位学术巨擘在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间彼此互致论学书简,曾经是学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现存二老论学书简七十余通(包括郭沫若致容庚书简六十通和容庚致郭沫若部分书简十三通),虽非完璧,亦堪称遗珠,弥足珍贵.最近,容庚先生的后人决定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国家,并建议有关单位按原件影印出版,嘉惠学林.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但是郭、容二老友谊的象征,也是他们近半个世纪学术交往的实录,人们更可以从中解读这两位学术巨擘是如何从互不相识的未知友发展成为在古文字研究上彼此息息相通的学术知音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否定了所谓孙中山1924年11月北上是应冯玉祥、段祺瑞邀请的说法,认为孙氏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而主动北上的。第一,冯玉祥等发动的北京政变,给统一中国造成了有利时机,为此孙中山“践”北方同志之“约”而北上;第二,北上是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和平统一中国所作的最后努力;第三,北上主要是要宣传三民主义,使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更加深入人心;第四,北上是为了召开国民会议,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和民主;第五,北上也是发展国民党党务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后,为了调和南北冲突、阐明实业报国的主张和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1912年孙中山应袁世凯的邀请到北京共商国事。在北京期间,孙中山与袁世凯会晤、参加同盟会改组、出席各界欢迎会……这些活动是孙中山先生践行民主共和的写照,他不顾自身安危、利国福民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当今建设和谐民主的社会和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政治和学术的角度探讨容庚先生《金文编》各版序言不断更换的原因 ;而自序内容 60年来没有改变过 ,这与容庚先生自抗战以后 ,环境大变 ,学术活动的重点转移到书画史方面的研究有关。文章还探讨了容庚先生学术生涯中少见的文学批评———《论〈列朝诗集〉与〈明诗综〉》的写作动机。对第四版《金文编》序言的体例提出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社会经济也得到高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者与组织者,是学校对大学生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良师益友着个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于化庭 《中华魂》2008,(1):44-47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出征,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为掩护主力红军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而主动实施的一次外线出击行动。尽管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下,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进军在怀玉山遭受失败,但是由方志敏、寻淮洲等领导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在艰难征程中的英勇牺牲精神和不朽的战斗业绩,在我军80年的光辉历程中留下了值得永远纪念的英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开,又到旅游的旺季。旅游时,导游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帮助,同时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是旅途的负责人和讲解员,为游客带来美好回忆。本期关注职业——导游。  相似文献   

11.
我接触《山西老年》以来,深感你变化很大,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台阶。读者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大,使我越读越爱读,越来越离不开你。你是理论交流的平台,你是保健养生的顾问,你是夕阳路上的指路明灯,你是指导写作的益友良师……你虽然叫《山西老年》,但丝毫没有暮气,你像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富有朝气,你像东升的旭日照耀着天命花甲之人,引导着古稀耄耋老人,让我们生活得更有乐趣,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老年》2013,(4):67-67
我是《山西老年》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通讯员,每期不落地阅读《山西老年》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还为我提供了抒发情怀的平台,记者、编辑对读者来访热情接待,详细询问,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容庚(1894—1983年)是中外著名的教授,是我国古文字学、古器物学、美术、书画和彖刻专家。容庚1916年于广东东莞中学毕业后,即逐渐专心致志学习文字学,走上专攻文字学的道路。他初步设想写一部扩大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的书,包括金文、甲骨文、石文、玺印封泥文、泉币文,并作考订解释。经过收集材料和研究,他写成《金文编》,集录的字,以商周彝器疑识为主,以王国维《国朝金文著录表》为据。摹写文字,先剪贴影印本罗振玉《殷文存》、鄒安《周今文存》,然后再摹,以求近真;暂不识的字,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5.
危机和危机管理是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 ,它不是后冷战时期特有的现象 ,与冷战时期的危机管理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本文通过比较后冷战时期与冷战时期的危机及危机管理 ,着重探讨后冷战时期危机管理的特性 ,从而加深人们对后冷战时期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1,(6):60-60
我订阅过多种报刊.觉得它们各有特点,都有教育意义,但在我印象中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却要数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友》杂志(含《老干部工作专辑》)。《老友》每期刊发的文章都非常吸引人。《老友》是一本可读性强、新闻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教育性强的“五强”刊物。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中,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北京,留下大批对沿途城镇及社会风情的相关记录。由于这批文献绝大多数均以北京为目的地,故可统称为燕行文献。不过,由于东亚各国与中国的密切程度不同,各国乃至不同使者之间的汉文水准参差不齐,故而迄今尚存的燕行文献之学术价值亦遂极不相同。总体而言,朝鲜使者所留下的燕行文献最为翔实、生动。不过,少量琉球文献亦颇值得关注,晚清蔡大鼎的《北上杂记》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蔡氏由福州北上入京,书中记录了沿途所见所闻和观感,对北京的城市景观、风土人情、生活日用既有概述性的描摹,又有近距离接触留下的个性化记录。在清代,福州是琉球国人登陆中国的第一站,当地有柔远驿(琉球馆)及琉球墓地,不少琉球人均将福州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上杂记》在描述燕京风土时,时刻都会想到数千里之外的福州。蔡氏对社会风俗的描摹,潜意识中多以福州为其参照背景。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与徐则臣《北上》是中美河流文学书写中“全球本土化”的代表作品:两部作品都聚焦河上职业群体,借助具有差异性的叙事视角,完成本土身份的空间建构。而两部作品中方向相逆的河流航行表明,无论是美国外向型文化接触过程,抑或是中国内向型文化接受过程,作者都运用航行地图行迹再现了本土社会与世界文化关系的演化历程,传递出可视可听的现代化元素。两部作品同向异构的“全球本土化”叙事,不仅揭示了不同国别作家在面对“本土”与“全球”时的思维差异与价值选择,还揭示了超时空语境下他们思考河流历史、河流现实以及河流未来复合关系的重要性,折射出中美河流文学作品间的文明互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国民党重重阻挠,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通过“他者”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和客观中立的立场,向世界成功塑造了艰苦奋斗、爱国抗战、军民和谐、民主平等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究其原因,既有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矛盾评价刺激了斯诺的好奇之心,又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积极宣传为斯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便利条件,还有斯诺受新闻职业精神的驱使,希望能够探索并报道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状况。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他塑”,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度,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士气,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扩大对外交往,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0.
张浩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在抗日战争中期他由抗日的军事前线重返中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岗位。他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新的历史条件,深刻分析了抗日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新特点,分别提出了沦陷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及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的不同任务与方针,为实现工人运动的重大转变,即从两个政权对立条件下的工人运动转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下的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并为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学习赵占魁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