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EPR制度约束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形成产品供销和回收委托代理关系。本文通过引入废旧产品回收对产品销量的影响因子概念,建立了EPR制度约束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制造商可以设计最优激励契约,使自身的期望利润效用最大化;零售商通过一定的销售努力和回收努力投入(最优努力投入),可获得制造商提供的最优激励支付,从而实现期望利润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外部兼职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对员工有无从事外部兼职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职务扩大化的委托-代理模型,并与兼职模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两种不同激励机制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组织中存在着管理层与中层领导、中层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激励资源有限背景下,呈现出中层领导激励与员工激励之间的矛盾。按照传统博弈论的分析,中层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激励失衡很容易使二者陷入无限次重复博弈,降低组织运行效率。为此,将公平性引入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模型中,发现委托代理双方的公平博弈能够促进二者之间的合作、实现激励效用最大化,同时构建良性上下级关系。基于此,应在双重委托代理框架下构建中层领导与员工协同激励机制,在强化激励基础上优先激励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要将公平博弈的积极效用进行传导,加强员工激励;还要构建激励约束协同,保障激励成效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假定产出可以观测的条件下,构造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针对企业员工有效劳动时间是时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设计包含裁员概率的企业最优激励合同,然后讨论裁员概率如何对激励合同与员工积极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轶德  张旭梅  陈伟 《管理学报》2012,9(12):1838-1841,185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基本激励模型和考虑监控信号的激励模型,研究了监控信号对增加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激励契约合理性、降低成员企业知识共享过程道德风险的作用,分析了监控信号下激励契约设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冗余资源配置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合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企业同时采用新增资源投入和搜寻企业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新增资源和冗余资源投入的优化配置条件,以及2种资源组合配置模式下的企业员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条件。企业可以根据新增资源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以及各行动之间成本函数的相互依存性的不同组合,采取适度激励、重度强化激励、轻度强化激励、重度弱化激励和轻度弱化激励等优化激励组合方案来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有更多优化方案选择,以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提高资源效率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传统报酬契约的机制设计以委托代理模型为依据,并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加以分析、讨论。实证研究认为,委托代理模型中决策者的行为偏好更符合累积前景理论假设,即委托人与代理人均会依据不同预期收益呈现相应的风险偏好,并对收益的概率估计赋以非线性的决策权重。本文引入累积前景理论重构报酬契约模型,通过构建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设置参照点,研究委托人、代理人均无明显风险偏好表征下的决策行为。模型结果表明,在参照点为0的情况下,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自身风险态度系数或决策权重系数无关;在信息透明情形下,委托人制定的最优利润分享系数,完全由自身的风险态度系数与决策权重系数决定。据此,本文提出系列激励机制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了委托─代理理论中代理人和委托人对于不确定的自然状态可能会有不同的概率,另外还考虑了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对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使原有模型成为一个特例。通过一个简化的委托─代理框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代理人对自然状态的概率与代理人可能付出的努力水平有正相关关系,而且代理人和委托人对自然状态的概率对最优契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虑自然状态负效用影响的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考虑自然状态对努力负效用存在影响和委托代理双方对自然状态的认识异同的情况下建立的委托代理模型.是对原有委托代理模型的一种拓展,原有模型可以看做为它的特例.模型的结果表明不仅委托代理双方对自然状态分布认识的不同而且自然状态对代理人的努力负效用的影响程度都对最优激励合同产生影响.同时修正了文[1]中的部分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激励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契约设计这一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得出劳动契约设计的根本和核心在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建立了企业吸纳人才约束和员工尽职激励相容约束,构建了劳动契约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