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年来的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体系,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没有产业政策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实际上是难以有效实现的。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现阶段产业政策的合理目标模式,以及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前提条件。本文仅就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这个主题发表一点引玉之言,以就教于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举行的陇海·兰新地带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期间,马洪同志谈了把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研究结合起来的问题.马洪同志认为:我们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就要研究产业政策。在研究地区产业政策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俭凯 《理论界》2015,(3):26-29
法国是绿色产业发展的先驱国家,其绿色产业政策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法国绿色产业中近期的优先发展产业为对象,详细探讨了法国在清洁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CCS)等领域的政策以及影响。法国在这些领域的政策,推动了该国绿色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与负面影响。我国应汲取法国正反方面经验教训,结合自己特色,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地区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介绍和总结了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运用的国际经验 ,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产业发展政策 ,并对未来我国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调整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磊 《江汉论坛》2005,(7):40-42
本文就循环经济引发产业政策调整的机理加以系统分析,并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三方面入手,提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化的新阶段与产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工业化的新阶段与产业政策周炼石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国,走工业化道路则是近代的事情,把握工业化道路阶段性特点与近阶段新特征,对于正确制定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目标,尽快建成新兴工业国至关重要。一、中国工业化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按工业化过程产...  相似文献   

7.
高天 《理论界》2010,(4):123-124
在通常的创作理论中,风格是一个极具感召力的诱惑,是众多作家创作追求的目标和理论家仲裁作品的尺度。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这样说,有否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作家历史地位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展开了对产业政策的研究,以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它规定了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发展结构和速度,一定阶段内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不仅可以用配套的政策协调各项宏现经济控制手段,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它的促进产业关联和组织的作用,推动企业搞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然,产业政策并非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手段去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而是要把产业政策的目标化为经济运行的  相似文献   

9.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应着一定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就是经济发展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由于贵州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体制、发展战略等的特殊性,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为深入研究贵州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选择1952年~1988年贵州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从纵向历史序列上来观察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一、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198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及其附件,人体上涵盖了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鼓励和限制政策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看,从根本上看,可以使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一致。但由于利益主体不同,出发点不同,所要实施的目标也有具体差别,这样,从纵向看,必然也存在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从横向看,也存在着区域之间的目标冲突和利益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区域发展主体和区域利益主体已经形成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推进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即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核心问题一直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而产业政策则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推进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增强了推进产业政策转型的紧迫性,而且也为这种转型明确了基本方向,即产业政策需要符合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定位,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助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按照上述要求,中国产业政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地转型:一是明确产业政策功能定位,使产业政策聚焦解决市场失灵所引起的资源配置问题;二是转变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实现产业政策向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为主转变;三是推进产业政策手段转型,实现产业政策手段向市场友好型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产业政策,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由产业组织、市场、资金、技术和计划调控等诸政策与之相适应的、共同构成的综合政策体系。产业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和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高效益增长。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因由在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即使在我国社会总需求大大多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和改善产业活动,促进产业发展,从而提高有效供给的政策。由于产业发展涉及其结构、组织、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产业政策是包括若干子政策(结构政策、组织政策、关系政策)的完整体系。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各子政策分别作了较深的研究,但缺乏对这些具体政策进行综合研究,即没有把各项具体政策纳入到产业政策体系框架中来,从而割裂了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其无法实行有机的配套运用。因此,在研究各项具体的产业政策的同时,我们还要分析产业政策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产业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不再相信政府无所不包的计划,转而信奉政府的产业政策。但是,对于产业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这一基本问题则缺乏认真的思考,本文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产业政策是一种结构性政策,指政府对部门和地区发展顺序的选择,以及以这种选择为依据制订出来的不同于市场刺激结构的非中性政策刺激结构。产业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型,指政府对自己认为应该重点或优先发展的部门和地区实行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类是抑制型,指政府对自己认为行将衰落或生产能力已过剩的产业实行多方面的政策抑制。本文以前者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于产业政…  相似文献   

15.
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政策, 但由于产业政策更多关注产业的发展, 如何与维护竞争的反垄断法相协调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反垄断法和产业政策的统一和冲突, 从反垄断法的立法和法的实施两条路径来探讨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匮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议程扭曲的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或人为的因素,现实中公共政策议程经常被扭曲,导致一些本来应该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被排斥在政策议程之外,从而影响了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造成政策议程被扭曲的原因包括: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单一、隐蔽议程的阻碍、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窄化、政府决策体制的封闭性、政府的自利性等等.要防治政策议程扭曲,需要建立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构建开放的政府决策体制、健全政府绩效考核引导机制、提升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政策陷入困境,产业政策转型是必然逻辑。理论界围绕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选择性政策与功能性政策、要素主导与创新主导等关系进行探讨并基本形成了一致认识。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也为我国产业政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新型产业政策体系要体现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相结合、供给侧产业政策与需求侧产业政策相结合、全国性产业政策与区域性产业政策结合,并以完善法律法规、挖掘人才红利、建设创新网络、优化运行机制作为切入点实现由传统产业政策向新型产业政策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医疗体制弊端与药品定价扭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中国医疗体制和药价管制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零售环节上的双向垄断地位是导致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医疗服务价格低估导致的"以药补医"机制赋予了医疗机构抬高药价的合法权力,而收益率管制政策进一步诱导医院进销高价药品。此外,单独定价政策加之宽松的新药审批制度为药厂提高药价、医院购销高价药提供了便利。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于政府管制措施的失当。因此,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政府管制,放开处方药零售权,改革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打破公立医院垄断。所谓的"医药分离"改革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改革均无法实现抑制药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