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而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的移情动机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关于移情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其以后的人格、性格和身心健康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榜样的作用;第二,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第三,利用表扬和奖励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一般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得到不一致的结果:部分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另一些研究则表明二者不存在有意义的联系。分析相关研究发现,概念上的分歧、测量方法和指标上的不同及被试年龄的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了移情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后续研究应考虑对概念与测量方法及指标的选用等方法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对相应结果进行更谨慎地分析。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究影响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层原因,揭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①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②类型分布不均,以合作行为为主,③更多地指向同性同伴,④大多未得到及时强化,建议采取多种教育措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如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加强社会技能训练,提高结果预期能力和及时强化等。  相似文献   

7.
亲社会行为被看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利的行为.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此文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界定、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通过DIT测验随机选取初中二年级高道德判断与低道德判断被试各 40人 ,男女各半 ,然后通过实施移情唤醒操作 ,并提供助人机会来研究道德判断、移情和性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移情水平的影响比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明显 ;移情水平较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比移情水平较低的儿童明显 ;道德判断与移情之间的联系是以角色采择作为中介因素的 ;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明显优于男孩  相似文献   

9.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归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投射法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于做内归因,而对攻击行为内外归因的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与儿童对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无关。小学不同年龄组儿童对两种行为的归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对4种不同故事情境(分享、助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归因在某些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媒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大众传媒与儿童研究已经有80年的历史。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传媒受众对世界的知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其对大众传媒内容理解水平的制约,对传媒的理解要受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传媒视听行为给予积极的"中介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传媒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能够为其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如下启示:第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幼儿园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设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三,社会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建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应该更加规范,研究范畴应得到拓展,在方法上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在更具生态性的情景中展开。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往往面临情感忽视、校园霸凌等风险。探讨和支持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组前后测设计,辅以个案观察、访谈、教学日志等定性数据,选取某市城中村一所民办普惠幼儿园各27名中班幼儿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连续12周共2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方面,两组前测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幼儿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认知控制、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两组前测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虽得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教育戏剧能促进中班流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其中对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育戏剧能为指导流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幼儿园应以教育戏剧为契机形成适宜的园所课程并持续开展,教师可将戏剧范式应用到一日生活和其他教育活动中解决流动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际问题,将幼儿的戏剧体验转化为个人能力。同时,注重家园社协同育人,共同关注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两难故事来研究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1.我国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与艾森伯格的5个阶段基本一致;2.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不同于柯尔伯格的阶段理论;3.儿童对冲突的选择与其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支持是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从来源上说,社会支持包括非正式社会支持和正式社会支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非正式社会支持中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陪伴支持和信息支持对高校贫困生的亲社会行为影响较大;正式支持中的助学贷款支持对高校贫困生的亲社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教育丁芳道德判断是指从道德方面对某种行为作出的判断。这种判断是随儿童道德概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应用一套独特的“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公正观念和惩罚观念问题.从而发现儿童的道...  相似文献   

17.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应做到下面几点,即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智商,培养移情能力,加强高校“两课教育”,塑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等。  相似文献   

18.
探讨移情在大学生同一性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学生移情问卷、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问卷和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EMO-EIS-2)调查了345名大学生,结果显示大学生移情量表中的认知移情、情绪移情和行为移情三个分量表与同一性量表中的意识扩散、意识早闭、人际扩散、人际早闭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移情是同一性中人际扩散、人际早闭及人际获得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9.
近 30年来 ,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一直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领域的研究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特点或趋势 ,另一方面也细致考察了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如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与自我评价、学业行为、人际行为的关系 ,等等  相似文献   

20.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青少年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行为的特质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志,也是主流社会的价值期许。当前,受到青少年生活的宏观社会环境中的一些消及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关键因素中的一些负面作用影响和青少年自身成长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影响,部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出现缺失。社会可以对青少年个人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行为强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