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社会经济条件下,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并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国际私法,就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如何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法律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衡量是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文中通过研究国际私法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冲突,试图寻找现阶段我国国际私法选择中利益衡量的最优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顾成竹 《现代妇女》2014,(11):185-186
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所构筑的法律秩序的目标及其在实现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经济法价值定位于"效率与公正"的价值目标是必然的选择。公司法的立法与司法中也应关注效率这一价值选择,以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实现内在化了公平的经济体制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乃明 《职业》2013,(31):20-20
学者往往以学问或智慧立足,但我们不能因此小视职场情商之于学者的重要。学者的情商具有一种超越学问和智慧的价值和力量,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具有无形召唤和引领作用的引力,让人心向往之,从而唤起人们发自心底的对于学者的景仰与敬重,对人们产生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银星 《职业》2016,(9):48-49
当前,微课作为一种移动学习的有效载体,对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传统教学既是冲击也是补缺。本文从4D法则视角探讨中职法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提出中职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定位、自我设计、最佳开发与体验等环节准确辨析,破解中职法律课程的顶层设计、学生参与度、教学时空及资源等把控难题,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手段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怀远 《女性天地》2008,(10):17-19
彭志远和谢虹离婚后组成了再婚家庭,由于对再婚家庭及继子女后遗症的恐惧,他们不仅在婚前做了婚前财产公证,婚后还做了遗嘱公证。虽然法律上有了保证,但这个表面平静的家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是真诚的爱打消了他们的恐惧和猜疑,让他们相信了情义的力量。最终,他们又做了第三次“公证”:亲情公证。  相似文献   

6.
橙子滔滔不绝地历数丈夫的种种不是,以及他是如何为了哄婆婆高兴而委屈她的,当然还有婆婆的小心眼儿。“他心里只有他妈”,末了,橙子如是说。这又是一个城里的娇娇女嫁了来自农村的凤凰男老公后,在生活和相处上产生矛盾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学生会组织价值定位的偏差 国内有关学生会研究对于学生会价值定位的表述,以及学生会及其学生干部对组织目标的阐发,往往都是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即“学生会应以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8.
张海钟  张宁 《现代妇女》2010,(10):25-30
法律与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把文学中的法律案例、法律事件等纳入研究的视野,由此来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自身所孕育的难以克服的局限,指出司法工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缺陷,以及由此引出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何法律部门都有其立法准则、行为准则和执法、司法准则,即贯穿于该部门法律规范之中的体现其基本目标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根本原则。市场管理法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市场管理法律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洪霞 《现代交际》2015,(4):168+167
融法律与英语为一体的法律英语课程具有不同于基础英语课程的独有特点。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法律英语课程的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方面对高职法律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自由、选择、责任为线索勾勒出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并认为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自由地选择生活、独立地承担责任。通过论述自由主义的个人基础、哲学基础与归责基础,探讨自由主义作为法律归责的伦理基础与个人行为的评价机制的内容和价值所在。文章亦介入了中西文化之比较,对自由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困境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12.
加强职业指导 规划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霞 《职业时空》2008,4(9):12-12
职业指导是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指导是指通过职业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根据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所学专业,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为用人单位推荐合格的劳动者,努力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优化组合的教育指导过程。胡科等人在其编著的《卡耐基职业指导》一书中提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只需要对一件事慎重,即职业选择。所以说,职业教育对老师而言,必须掌握大学生的整体情况,教育好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并向社会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生而来,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正确的定位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戴红 《老人天地》2014,(1):24-25
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如何,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绩。——谢家麟2012年2月14日上午,91岁的谢家麟院士拄着拐杖,在人搀扶下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国家主席胡锦涛微笑着向他颁发鲜红的烫金证书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上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负责人访问中国时,曾专门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寻访谢家麟,他告诉谢家麟,50年代他在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仍在医院运行。如今,应用加速器产生高能粒子治疗癌症已经是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奠基则是60多年前谢家麟在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研究方面做出的先驱f生工作。就在完成高能电子束治癌装置这一年,谢家麟回到祖国,进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即现在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不久,他向所里建议,关于粒子物理的发展,中国可向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方向拓展。上世纪50年代,直线加速器代表了微波技术的最高水平和最尖端科技。1955年国际上刚刚发表了全面描述这种加速器的论文。在得到批复后,谢家麟把目标拟定在30MeV(30兆电子伏特)。国内当时科研条件十分落后,开展30MeV直线加速器所需的尖端器材,国际上禁运。研制此类加速器所需工艺,远远超出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技术和器材都难以实现。但谢家麟带领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经过8年奋战,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了电子直线加速器。这台3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如加以延长,就成为高iIII速器。此项工作,为后来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定了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引领和带动了大功率微波电子元器件的研制,推进了国内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造和应用。此后,建设高能加速器的计划几上几下,一直没能成功。改革开放后,谢家麟抓住时机,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充分论证,作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保证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选择,即以粲粒子为着眼点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条发展路线的选择,并非轻而易举之事。1982年,中国科学院向中央申请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研究经费,不是没有人怀疑其效果。同时,在技术上,中国并没有多少基础,其关键技术,如磁铁的生产、超真空技术等均处于落后状态。谢家麟与朱洪元等多次组织国内外科学家反复对比权衡两种路线的优缺点。在这一关键性的选择中,谢家麟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人,在高能物理界取得了一致认识,最终确定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方案。中国许多物理学家都记得,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实现对撞,成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国之前从未进行高能物理科学工程的  相似文献   

14.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朴 《职业时空》2008,4(3):73-74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援引的法律类别的增加和司法的正确性,合法性。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因为市场环境与法律的从属问题所暴露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具体到高校法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个案的分析,更要注重教师队伍的法律知识积累,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通过教学实践对法律问题的解决与传授法律知识的渠道做一个精准的定位,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盖宏 《现代妇女》2014,(4):115-116
本文在法律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中的利润最大化原理、理性选择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惩罚成本理论,从新的理性犯罪人的角度出发,对预防犯罪制裁方案的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法律经济学视野中,合理框定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到炎炎夏日,人们就开始积极“消费”各种冷饮、冷食,冰镇汽水、雪糕大受欢迎,空调、风扇也几乎全天候开着。还有人喜欢满身大汗后用冷水冲凉,更有甚者晚上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其实,在中医养生专家眼中,这些贪凉的行为都可能存在着健康隐患,让身体处在“寒邪”的危险之中,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会落下病根。为此,专家教您避开消暑误区,选择健康的“热养生”度夏。  相似文献   

17.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要研究教育主体以何种方式、途径、载体对公民进行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将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价值,为促进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学科构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这就是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与方法上都具有的某种美。但数学美又有自身的独特含义。什么是数学美呢?从美学与数学角度进行总结.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数学美.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数学美既有第一性美的特征,更具有第二性美的特征。数学美不仅是表现的形式美,而且是内容美与严谨美;不仅是具体的公式,定理美,而且是结构关与整体美;不仅是语言精≯j美,而且是方法关与思路美;不仅是逻辑抽象美,而且是创造美与应用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思想,其合理性基础是人性的根本需求。当行为人面临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冲突时,法律是不能强人所难的。文中试图通过对亲亲相隐制度原则进行研究,阐明该制度包含的合理法律价值以及对当代中国司法及执法理念转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益衡量是弥补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缝隙、填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方法,是现代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司法技能。只有在法律上具有价值的多个利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且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模糊不清时,才能适用利益衡量判案。法官进行利益衡量时,需要注意利益衡量的界限问题,应当坚持遵循法律制度原则、符合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原则、约束法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