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瑾璟撰写的《概念在历史中展衍——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逻辑指点研究》是一本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支点展开的专题研究专著。作者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学科逻辑支点问题,进行系统的,创新的研究,对于深化、引领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善增 《中外书摘》2007,(11):73-73
说审美地生括,第一层意思,就是在生活中自觉运用观照功夫。 美在发现。西方美学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是美学的根本问题,因此,对“美”与“美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近年来,随着我对东方哲学的理解的加深,我发现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是错的。  相似文献   

3.
蒋艳琦 《现代交际》2010,(12):118-118
人和事物的形态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音乐的鉴赏也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关于音乐的表演及音乐的审美等理论知识来加以指导,让音乐表演者将音乐演绎得更完善,让欣赏者能从深层次提高欣赏水平。这样的一门学科就是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美学是音乐理论课程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研究学科,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很难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作出深刻的解释。那么音乐美学对于声乐演唱的学生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的呢?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一下音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起到的作用。一、音乐美学的内涵美学又叫艺术哲学,属于哲学的范畴,它是以艺术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论音乐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昱琳 《现代交际》2010,(5):88-88,87
音乐这门艺术,几乎是与人类同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创造了音乐艺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又离不开音乐艺术,因为,音乐艺术使人的内心情感得以释放,使人的身心得到愉悦。它是一种最擅长于抒情的、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它的突出效应就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也即是音乐的情感效应,音乐的情感效应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的来说,基督教哲学的思想来源大概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古希腊哲学所遗留下来的,另外一个则是《圣经》,这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督教哲学的主要遗产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哲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音乐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开始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常使用的一项技术或标准就是MIDI,它统一了计算机音乐的标准,为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它也是制作计算机音乐软件所必需的技术。但它只是一种技术,而音乐是能让人获得美感的享受的艺术,因此,在制作计算机音乐时必须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介一产生就伴随它出现一种新型音乐表演样式,这就是电视音乐。它和别的音乐表演样式进行比较的话,它基本形态特点和织构方式特质都具有独特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衍生以来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音乐以及肢体等。其中,肢体的表达主要通过舞蹈形式来实现,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珍宝,通过舞蹈形式展现出来的人类情感更加厚重,也更加深化,而舞蹈创作中的情感表现模块该如何在舞蹈音乐中得以强化,这是舞蹈艺术创作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西传统音乐美学之所以会产生差异,并不是因为审美者的眼光、视角不同,而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形成的不同,对整个世界、社会的观点不同,其精神文明也不同,因此在这种不同的文化精神中所产生的音乐美学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围绕中西传统音乐美学审美观进行比较,具体阐述其在审美理想、审美方式以及审美过程中的具体不同,旨在更有利的帮助我们全面、客观的认识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曾经说过:“数学的目标和意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数学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的有力工具;其次,数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再则我敢冒昧地说,数学的探索还有深刻的美学原则……数学内容的展示能给人们带来种种喜悦,恰如绘画和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心情一样……尽管数学不是美学,两者不能等同,但当人们亲身经历并回顾其数学研究的历程时,一种不可遏制的愉快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学特征的体现吗?当然,只有少数人能真正进入这种境界并享受到这种喜悦和愉快,而这也正好与只有少数人才能去鉴赏最珍贵的艺术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一样。因此,我毫不犹豫地认为,任何一个人想要有修养。就要去学习数学,即使是那些在物理学或其他学科中暂无任何应用的数学理论,也值得去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公安情报学的哲学基础。研究公安情报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研究公安情报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公安情报学研究和公安情报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昕 《现代交际》2011,(10):104-104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解析音乐作品内涵进而归纳音乐美学中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音乐美学视角切入,简要分析了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感象层、意象层、意蕴层三个层次的相互融合及贯穿于音乐作品始终的存在方式的实现途径,开创了音乐作品分析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是音乐奇才,而他的歌剧更是魅力非凡。《唐璜》就是其中一部经典之作,这篇文章就是借分析《唐璜》来解读莫扎特歌剧中音乐的运用。分别从序曲的重要作用、莫扎特的音乐与人物形象的结合和在歌剧中的声部运用来分析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是音乐奇才,而他的歌剧更是魅力非凡。《唐璜》就是其中一部经典之作,这篇文章就是借分析《唐璜》来解读莫扎特歌剧中音乐的运用。分别从序曲的重要作用、莫扎特的音乐与人物形象的结合和在歌剧中的声部运用,来分析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外书摘》2011,(12):51-51
《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以美学、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充分阐释了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指出:音乐的认知作用和方式是语言、数学等逻辑思维无法替代的,因而它是一门具有自身独特的认知价值和智力特点的基础学科,赋有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7.
梁幼林 《职业时空》2008,4(9):20-20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情感被称为是音乐教学中的灵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为了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中外音乐作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近些年来,。新生入学的专业水平比以往大有下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文化素质浅薄,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接受,缺乏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思想不可忽视的文本。在其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康德、席勒、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独特的实践美学思想。马克思的实践美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美感的发生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象"的双向建构过程;第二,劳动创造美,美根源于社会实践;第三,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第四,美的规律是实现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思想不仅影响着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中国实践美学也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哲学形态的表现形式,这三个哲学形态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它们三者都处在一个横向层面,三种哲学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联系。不管什么时期的哲学论证,都是从公共性的起点出发进行思考。因此,不管是那种哲学形式,我们都要站在一个理性的立场上去辨别它的合理方面,这对于当下我们社会的哲学主流思想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1]。不论是在哲学精神还是哲学方法这些方面的进步都有助于我国哲学创新的推进。三者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都是以当今社会的创新、科学、文明发展为主旨,希望以生态公共性为起点,以生态正义为主流,在全世界形成一种"共生"的思想观念,大力畅行正义公共性,将"合作与共享"的价值观念发扬下去,提倡一种理性、共在的观念,为哲学未来的发展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1]  相似文献   

20.
音乐艺术它自身是一种"音"与"心"的动态对印系统,它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实践活动、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人有着稳定、深刻的社会内涵,有着丰富的情感,音乐艺术丰富了人的情感体验.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音乐作品价值的实现浅析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