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传统的单纯以正面的、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而以隐蔽性、渗透性的隐性教育方法越来越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文中通过对隐性教育概念及特征的分析,探讨了隐性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并提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隐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即“隐性课程”的渗透、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陶冶和教师言行的示范。  相似文献   

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形式和内涵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挖掘。它具有渗透性、潜隐性的特点,施教者要善于从多个领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从树立和发展隐性教育理念、拓展和优化隐性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机制等方面,开展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完善和补充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际教育界就已经意识到"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重要性,并不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所谓隐性课程,就是隐藏在规章制度下的或显性的理论性及实践性教育教学课程之外的"课程",如良好的道德风尚、公平竞争制度等。本文将通过概括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总结其特点,分析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把握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段丽莎 《现代交际》2012,(6):200-20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方法,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于各项活动和生活中,从而达到其教育的目的。当前各种思想涌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尤为凸显。文章针对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解决途径,即要加强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环境以及网络信息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文中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提高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针对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的探究,明确指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重加强隐性教育的必然性,并提出一系列促进隐性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亚洲近邻,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就在于其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借鉴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践长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以此不断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将左右脑分工理论、化建设等载体对于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基本要求入手,一方面注重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注重在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中融入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实现学校常规显性思想教育与课堂隐性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多维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变革,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互联网一方面强化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高校、网络媒体以及大学生要形成一股合力,扬长避短,共同利用互联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一直以传统的显性教育为主,但是新时代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无法忽视。阐述在高校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同时通过结合目前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比如必要的资源保障的缺乏、体系的不健全、教师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石筠 《现代交际》2014,(10):206-207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人文管理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管理的内涵、重要意义和具体实现途径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已经深刻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它既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本身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对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主客体角色、价值观形成以及教育内容等的巨大冲击,我们要不断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谢铁华 《职业时空》2008,4(10):170-17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学校道德文化环境。因此,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必须紧密结合当前“90后”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三个重要关系,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认清和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满足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亲近感和悦纳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具有人文性、情感性、渗透性的特征。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应该以教育者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亲和力为着力点来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它更多的新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发展,能体现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打破各学科之间发展的界限、障碍,促进各学科门类的相互启发,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期契合高校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本文旨在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