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下的幼儿音乐教育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幼儿感受愉悦并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积极的审美情趣以及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曹晔 《现代交际》2014,(2):184-184
人生分为各种不同的成长阶段,幼儿孩提阶段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下我国对整体素质教育的空前改革创新发展与重视,让家长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奠定一个孩子整体人生的最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一个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模式,从而使家长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从幼儿期就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和重视。在整个幼教的教育体系中,音乐艺术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问题直接联系对幼儿艺术细胞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孩子整体人生的发展。由此可见,严格要求、高度重视对幼儿音乐艺术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周洁 《职业》2023,(22):16-18
强化操作型、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当充分聚焦幼儿基本需求,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在教学探索上做文章,努力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具实效性,要努力强化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弹奏、幼儿舞蹈表演、幼儿歌曲演唱、舞蹈游戏创编这四方面技能的培养。本文从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针对幼儿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行“弹、跳、唱、编”一体化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其教学活动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助力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和教学素质能力的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发现、培养、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愿望入手,逐步达到让孩子认识美、感受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感知通道,使音乐作品形象化、立体化,让学生形象地、直观地发现美,感受美,并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看、想、唱、念、写、画、评的立体化音乐欣赏中。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生活中的艺术,同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提高音乐感悟、实现音乐表达的前提与基础,更是实现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节奏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节奏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少儿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节奏培养为论述核心,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思想与理念,探究幼儿音乐教学中队节奏培养的过程及升华。基于此,旨在为幼儿节奏教学培养方面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溪遥 《现代交际》2013,(10):161-161
音乐可以使幼儿获得情感的平衡,并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作为教育者,对幼儿展开音乐教育时,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模仿能力,探究创造能力,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正因为音乐是表达情意的艺术,其鲜明的感情正好可以抒发幼儿内心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凸显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幼儿情感教学极其功能加以界定,再就其中四个情感功能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做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就在幼儿音乐活动各环节的音乐渗透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找到纲要》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检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音乐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主要方式之一。幼儿的大脑功能发育日益完善,智力发展增快,理解力逐渐提高求知欲加强,好奇、好问、好模仿,使幼儿开发教育的最佳时期。而音乐及音乐教育可以从幼儿的健康成长、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三个方面发挥其优势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园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对幼儿未来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有重要影响。基于幼儿园开展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幼儿园舞蹈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提高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水平,旨在培养幼儿舞蹈素养,对幼教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幼儿舞蹈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对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具有推动作用。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优化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尊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欢快、自由的气氛下舞之蹈之,把舞蹈当作一种游戏,享受舞蹈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幼儿阶段被称之为人生阶段中的“黄金阶段”。《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幼儿阶段的教学当中,教师对幼儿的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中对幼儿教授的游戏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智力水平高低。应该在日常的活动当中,开展小型多样,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更全面,更大程度上去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得到满足和成功。  相似文献   

13.
周婉敏 《职业时空》2009,5(10):117-118
从认知的角度看,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音乐认知结构的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使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里,构建相对完善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形成良好的音乐认知结构。合理的音乐认知结构是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它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开展以来,非常受欢迎。它集舞姿美、形体美、音乐美、服饰美于一体,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从而使他们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加强美感训练,充分挖掘体育舞蹈的美育资源,不仅能满足大学生对健美的体格、优美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美的追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5.
雷涛  来志玉 《现代交际》2013,(11):147-147
音乐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能起到教育、审美、愉悦的功能。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小学音乐律动活动是非常受低年级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音乐活动,学生跟着音乐或节奏做有规律的简单模仿动作是律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因此,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华  耿燚  张凝 《职业时空》2009,5(12):87-88
通过对我国幼儿音乐师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整体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儿音乐师资,幼儿师资过于注重“全才”而忽略“专才”的培养。提出了高校作为培养幼儿音乐师资的重要机构,需要对幼儿音乐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幼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弘扬者和传播者.那么,对于幼儿的培养就成为现在幼儿园各种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又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性情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音乐才能的发掘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幼儿对于音乐能力的感受力就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方法,从而让幼儿更变于接受音乐教育,这是幼儿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与智力的培养.因此,要通过音乐游戏.采用不同乐器伴奏,动作,形态,表情等,让幼儿在悦耳,优美的音乐中体会这些简单易懂,符合幼儿心理的音乐游戏,从而使幼儿更加的接受理解音乐,增加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幼儿只有主动积极的去认真感受倾听,才能对音乐的内容有情绪上的波动与反应,使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感受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获得一些粗浅的绘画知识技能和初步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艺术活动中的情感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发现自然的美,运用简单的绘画技法,以及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幼儿感受快乐,激发情趣,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心理和情感相互交织,并相互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学习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使这一交流工具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