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发生率相当高的焦虑性神经症。SAD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社会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慢性的心理疾病。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对社交焦虑障碍诊断、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概述,以帮助大众对社交焦虑障碍有一定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虽然英美法律职业精英极力抵制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认为隐喻有害于法律的专业性、权威性及准确性,并贬低隐喻的地位及作用,但法学家们在阐释法律问题时却又对隐喻青睐有加,使得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因此,本文尝试从认知机制及认知功能视角对法律隐喻做出分析,以更好的理解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3.
语言中的指示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诗学备受关注。Peter Stockwell提出认知指示理论对指示类型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和深化,有助于使读者融入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诗歌语篇具有独特的文学性使得诗歌鉴赏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指示转移理论正是为获得诗歌语篇的意义解读和审美愉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的发生袭击震惊了全世界,此后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主义犯罪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存在“东突”.“藏独”等恐怖组织的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的特殊性和恐怖分子心理特点.为适应当前和今后反恐工作的战略需耍。探讨案件相关脑电位测谎这一新型技术检测潜在恐怖分子和潜在恐怖活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隐喻的传统修辞学研究、纯语义研究、语用研究、认知研究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在隐喻的诗学功能、隐喻的辨认、隐喻意义获取的阐明问题上存在不足,而从语用认知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能解释这些问题。隐喻的理解是隐喻研究的重要方面,隐喻的理解通过在认知语境中进行推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它起源于对传统认知心理学哲学基础的批判,即身心二元论的批判,之后经历了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性观点、约翰逊和拉考夫的隐喻观点等哲学思辨和理论讨论.同时皮亚杰、维果斯基和杜威的理论都佐证了具身认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认知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我们将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动初期、新兴发展期、后续发展期。认知社会语言学已历经萌动初期,目前尚处于新兴发展期,亟待长远发展。我们与国内外不少学者的观点一致,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具有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相融合的创新价值,值得支持与推进。我们期望通过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发展的概述和思考,推动更多学者关注语言、认知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深入开展不同主题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更真实地揭示语言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志铭 《老年人》2005,(2):54-54
80岁的曹老,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近来记忆力明显下降,甚至记不住自己的年龄、家住何处。可是体检时,他的血压、血脂、血糖均正常,脑CT检查亦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是什么原因损害了他的记忆功能?经详细询问病史,医生得知,两年前他老伴去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由此他变得情绪低落,很少出门跟别人接触,成天呆在家里,有子女照顾,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原来,曹老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良变化导致认知能力严重下降。记忆是认知功能的一部分。认知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注意。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功能会有所衰退。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  相似文献   

9.
王允曦 《现代妇女》2013,(11):183-183,181
在教育环境逐日完善的现代社会中,认知诗学经过几十年的变革,逐渐演变成了新颖学科之一,并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被大量运用。本文重点探析了英美文学课堂中认知诗学教学的改革重点与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对认知诗学视野下英美文学的感悟及其理解才能。  相似文献   

10.
话语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认知问题,而不单是语义问题。语境在认知语用学中指语用者通过经验把具体的语境内在化和认知化后,存在于语用者自身的语用知识。众所周知,话语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包含隐含信息。听话者需要根据认知语境进行认知语用推理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语义。语用与认知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分析言语交际,已成为当今语用学发展的一大重要话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在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空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并且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结构转型,未来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空间还将受到更广泛的影响。乡村发展和村落保护成为了现实矛盾。本文通过对当地村民的实地调研和逻辑回归分析的数据处理手段,提出一种量化村民对于当地“传统”空间认知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厘清乡村建筑“风貌”、建筑质量和建筑建造年代等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乡村标志性历史要素对于乡村传统空间塑造的影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乡村居民“传统空间”的认知图谱。研究对于探索村民认知传统空间的方式、了解村民认知下的传统空间特征、以及寻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村民最为关切的传统空间的思维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为村落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在不同朝代,甚至是不同时代都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作为唐诗的重要一部分,它让许多的大诗人都为之贡献出了传世的绝响。但由于晚唐各种社会危机的暴露,统治者自顾不暇,已无法像盛唐般进行不断地进行疆域的拓展,因此边塞诗也失去了盛唐时期的豪情满怀,转而展现对苦旅战士的同情,对人道主义的反思,对过往权威的质疑等,而边塞诗带来的新气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这一时期诗人的情感流变。  相似文献   

13.
有关青少年生命认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薄弱地位。通过对中小学生的生命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经历不同,在死亡认知上的表现差异显著,经历过人的死亡的青少年有更多表达了对死亡本质的认知,较少表达对死亡的具体形象认知;父母的应对方式不同.导致青少年对于死亡认知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日常生活中对死亡事件是否讨论,会影响到青少年对生命以及死亡的认知。生命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死亡认知方面,有过讨论经验的青少年有更多对死亡本质和表达态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不同层面的认知阐述,来明确阳光体育的真正内涵,从而为今后学校体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樊明茹 《职业》2014,(10):37-37
近日,天际网在北京发布《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揭示了职场人易忽视的五大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飞  邓昭华 《城市观察》2014,(5):182-189
现代人类的网络生活在信息膨胀的影响下,去空间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城市作为特定的空间目标,其个性或形象的认知除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之外,更多是通过描述的文字、海量的图片等形式在网络上呈现。本文通过对这类网络数据的挖掘,深入剖析使用者对于城市体验的真实感受,获取珠三角九市城市网络印象的主流认知;并通过对这类关键词进行类型划分,确定其都市景观、乡村景观、山水景观与非物质文化的认知比重,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该城市在网络中的主要印象。  相似文献   

17.
关家玲 《职业时空》2009,5(6):101-102
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语言,而且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基于转喻的认知模式,文章从英语词汇、语篇和文化几个方面探讨了转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转喻进行认知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宋欣雄 《现代妇女》2014,(12):120-120
本文应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认知负荷理论,参照杰姬格斯丁翻转课堂模式,结合《新视界大学英语》教程对大学英语翻转教学过程做了初步的认知分析。解析了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交往的本质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语义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语义扩展是语义变化的一个方面。原型范畴理论为语义扩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语义扩展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机制来完成。隐喻和转喻通过连锁型和辐射型两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完成语义扩展。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而且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式"(ICM)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利用Radden,G&Z.Kovecses提出的转喻的七种典型ICM,探讨了李煜《虞美人》中的转喻类型及其在本词中表达情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