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在郭磊庄小学从事多年的专业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粗浅的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以期达到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巍 《职业》2009,(35)
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做人、思考、审美、交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情感教学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宏博 《现代交际》2015,(1):185-187
汉语言作为连接人们语言、思维和情感等特质的崇高且伟大的方式,教师透过语文教学行为来协助学生建立书面语以及口头语、书本知识及社会实践相互间的衔接,使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和体会作品,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培养高职学生目标方面,语文教学应当通过应用和实用的不同方向,持续探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渐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学生特有的社会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高职语文教学应当通过审美教育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加强学生审美态度以及审美心境的培养,重点建立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杨 《职业》2016,(12)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语文教学本身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与美育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让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以至所有细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审美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王玉芳 《职业》2013,(11):92-92
基础学科教学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本文探讨巧用音乐,营造审美意境、激活审美情感、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语文教材常常融生活美、情感美、自然美于一体,在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了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李洁 《职业》2011,(8):129-129
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工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新课程改革之际,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情感是形成兴趣的动力.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美好心灵的净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语文教学,大都是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模式化、格式化。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助其点燃思维火花,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教师要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要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使师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要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贯彻,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欣赏音乐,在教学上融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让课堂教学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唐溶冰 《职业》2013,(30):131-131
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让他们在美的情境、关的情感中,成长为能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人。本文阐述了审美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时所存在的问题;以感受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为基础,以创设美育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学生进入美的再创造境界为目的,对中职英语审美教学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 AI 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下,对于小学语文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做了相关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明白其中的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孙红梅 《金色年华》2008,(Z2):63-64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好学的性格,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从情感教育、德育渗透、沟通理解、开拓视野、走进生活等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  相似文献   

19.
朱卫华 《职业》2016,(12):128-129
情感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分支,它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重视培养情感策略能够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作者根据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探讨了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途径,目的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高昀卉 《现代交际》2010,(11):187-187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在学习语文课程中,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