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雨华 《现代交际》2011,(5):144-144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把学生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可谓“闭门造车”。如何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学生赖以采撷习作内容的活水之源。教学中,我开拓课外多种渠道。如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创设活动情景、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实践服务等活动,多方面激活了学生习作之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本身。它能够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 我们的课余生活既丰富又有趣。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叮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学生学会习作,并乐于写作,一直是困扰所有教师的一个难题。要让学生学会习作,并乐于写作,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思、思想,就要考虑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能引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我想,只有让学生感到课堂和生活是学习的乐园,激活学生热爱习作的"本能",让学生面对习作时感到充实、愉快,并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针对这点,我把我的作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困惑。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一旦我们的习作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发出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周克杰 《现代交际》2010,(11):157-157
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驱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想说想写,鼓励学生爱说爱写,帮助学生会说会写,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完成作文,享受习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工作纸,作为让学生自主习作,这已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诉求的需要,成为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记录生活的最美文字,是每一位儿童习作生活的目标和美好愿景。本文根据现状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分析实践总结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创新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更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工作纸能够解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更好地让学生快乐而高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学生情感的载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时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增强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并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进行习作。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情感,让学生学生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虽然身处丰富多样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但一到写作文时,却又处于"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如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争吵》《我不能失信》等,都是"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关注新闻,从而提高习作选材能力,让学生走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齐云芳 《现代交际》2013,(10):144-145
教学生写作文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对实际生活缺乏体验和认知,例如,写作无素材,有一些体会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等,也许解决起来非常难,但或许是可以解决的。仿写是解决学生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仿写要做到在生活和范文之间找到“交集”,在范文和习作间找到切点,在仿写中不断变化创新,在构思谋篇时要充满热情,在立意时要有高尚的人性和纯洁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本文针对作文教学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进行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本文从把练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数学练习题的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生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肖建英  刘源 《职业》2012,(14):114
实行“三自教育”、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行感恩教育,“防惠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循环日记属于孩子自己的“快乐大本营”,在这里可以激发情趣。搜集素材,巧设文题,发散思维,抒发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让学生想写、能写、易写,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给作文教学天地开启了一扇亮窗,让清风徐入,让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的今天,琳琅满目的商品,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按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写作题材也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学生的写作也应是很顺利的,因为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嘛。可现实却非也,面对与生活一样丰富的素材不少校园学子,犹如面对众多美味佳肴的食客却无从下箸一样,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甚至谈写作色变!君不见多少学生写作写作“唉”字当头.究其原因,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的体现。既如此,可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厌恶作文、怕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学生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历.本文拟从学生习作的认识、实践和反思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习作分层设计,通过有效的分层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习作教学中,保证习作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分层设计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源  沈桂萍  欧健华  黄剑 《职业时空》2008,4(6):132-132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体育锻炼的总和,它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小龙 《职业》2014,(12):142-144
笔者针对中职学生写作文时文体意识淡薄和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效果欠佳的情况,运用同伴教育的原理,研究通过学生阅读、讨论、学习,教师批改过的同学习作以及教师“下水作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并总结出“三点一线”式同伴互学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