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年前,因为不遗余力推出一部由美国人制作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刘人豪这个60多岁的老人引起国人的瞩目;更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促成当年日军侵华的屠城血证送回祖国,刘人豪备受国人尊敬。许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不仅是个实业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爱国者——刘人豪其人刘先生早在两年之前就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2002年的4月17日,刘人豪先生代表美国著名历史纪录片制作人陆达路先生向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平民的史实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中文版。捐赠仪式上还首映了这部纪录片。据专家介绍,这部纪录片是当今世上…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影视艺术门类,可我国纪录片在迎来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艺术高潮后,便走向了小成本、教育性大于艺术性、说明性大于叙述性的中庸之路,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无疑是我国纪录片的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3.
蔡妍 《现代交际》2010,(5):73-74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历时两年多拍摄完成的作品,作品荣获了多项大奖。本文主要从该片的素材积累与选择,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和角度、情节的设置、艺术效果、影片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导演创作纪录片《幼儿园》的基本模式。指出在中国纪录片市场较为萧条的今天,这部纪实之作能够博得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导演在素材的采集、拍摄到构思、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有所创新,从而脱离了老式纪录片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荣 《现代妇女》2014,(12):286-287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关食类纪录片却轰动一时,率先在网络上走红。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部纪录片红火的速度,凭借着新媒体的互动与传播,大家口口相传,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美食类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故本篇论文主以美食类纪录片为例,借助新媒体平台,研究在新媒体语境下,美食类纪录片的传承与发展,以期美食类纪录片可以借助这样一个方便灵活的新媒体,使其在传统媒体上有一个新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晓卿导演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在中国纪录片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旋风,谁也没想到,这么一部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非黄金档纪录片能有如此成功。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讨论这部片子,甚至有人模仿他的创作方式拍了各种版本的"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宿舍"等等网络视频作品,大街上的各种广告标语都纷纷效仿"舌尖体"。可见,《舌尖》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已经取得了稳稳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舌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呢?本文将对它的成功因素做一分析,希望能对后来同类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这部追踪10年方始完成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父亲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作品。这部经历了三年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在国内国际纪录片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过程中的视听语言运用以及纪录片背后所蕴舍的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思考.都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相似文献   

8.
乐诗薇,一个来自法国的女记者,用自备的摄像机,历经5年时间记录了一个即将拆迁的上海家庭的生活。这部名为《等待天堂的日子》的纪录片历时92分钟,它反映了城市化带来的一些主要变化,以及普通中国人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关于中国的一些纪录片为乐诗薇在海外赢来很多奖项,她也被称为用"第三只眼看中国"的人。最近本刊记者对乐诗薇进行了一次专访。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小语当中央电视台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魅力征服数以亿计的观众时,我们不禁会想食物之于人的吸引力和意义,难道仅仅是融化在舌尖的美好味道那么简单?这部纪录片的一些粉丝们,则这样表达他们沉迷一部美食纪录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种食物里,有着我们童年的记忆、妈妈的味道和爱情的气息……就像食物有百般滋味,爱情或婚姻生活里,其实也都有着腌渍在锅碗瓢盆里的酸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围城》写于上世纪40年代。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深受读者喜爱。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因此被许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本文主要论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艺术特色,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全文中最大的亮点,即讽刺性的幽默覆盖全文;二,文中包含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形象;三,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用典。  相似文献   

11.
闫博 《现代妇女》2014,(8):311-311
最初认识纪录片,还是听前辈们聊天时提起,那时候大都是“新闻纪录片”,短短10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那也许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我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诞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内涵深刻、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优秀作品。像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还有最近很受观众们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等,片子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文化内涵、新颖的巧妙构思和新奇的拍摄手法,让许多专业学者和纪录片爱好者,都赞不绝口。那么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拍出好的纪录片,需要用心去思考。本片论文,以一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制作的纪录片《雪的故事》为例,浅谈新闻工作者创作纪录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我说得很清楚,我们虐囚。美军三星上军、驻伊美军前最高指挥官桑切斯,在纪录片《虐囚——美国制造》中,首次面对镜头,向世界承认。这部85分钟的纪录片出自法国女导演玛丽—莫妮克·罗宾(Marie-Monique Robin),下面我们来看她是如何说服桑切斯将军承认虐囚——  相似文献   

13.
王薇琳 《现代妇女》2014,(8):309-31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发端以来,已经发展了近56年。从早期的照搬俄罗斯的“形象化政论”,到20世纪80年代本土化意识的觉醒,20世纪90年代记录风格的形成,直到新世纪以来逐渐向国际化靠近的多元化风格变化,中国纪录片随着时代特色的变迁不断向前发展。而作为“社会记录者”的电视纪录片,“人”都应该始终是其表现的主体。尤其是近期再度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2》更是凸显了人文精神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回顾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的人文精神,阐明人文精神应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承载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智佑 《老人天地》2013,(2):11-11
新年过后是新春,网上适时刮起强劲的传统文化风。 用漫画讲京剧 用评书讲漫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无人不晓,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将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与注重亲情的中式思想巧妙结合,继而用食物这个没人能够拒绝的载体传递给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我说得很清楚,我们虐囚。"美军三星上军、驻伊美军前最高指挥官桑切斯,在纪录片《虐囚——美国制造》中,首次面对镜头,向世界承认。这部85分钟的纪录片出自法国女导演玛丽—莫妮克·罗宾(Marie-Monique Robin),下面我们来看她是如何说服桑切斯将军承认虐囚——  相似文献   

16.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F.Scott Fitzgerald的主要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很多种写作技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作者在进行人物刻画时多次运用颜色词语。所以要想清楚了解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要了解色彩描写对于该作品中各个人物刻画的作用。本文结合小说内容,重点分析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色彩描写,谈一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72年3月,世界知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来到北京。这位被称作"纪录片之父"的荷兰人,是应周恩来之邀来拍摄一部反映文革的纪录片。74岁的伊文思与中共一直保持良好交情。早在1938年,他来中国拍摄反映中国人民抗战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时,就结识了周恩来。离开中国前,他秘密将一台摄影机和两千尺的胶片送至延安,中共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中国纪录片曾经在一个历史时期形成过一点“运动”迹象的话,那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出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因为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日前播出,一经播出就获得许多观众追捧,引来收视热潮.正是亿万人生活的变化,"众筹"起了五年来最精彩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五年来最震撼的"辉煌中国".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次大会意义十分重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为了给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浓厚氛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决定联合拍摄一部纪录片,来反映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于是,《辉煌中国》应运而生.这部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了65个故事、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个人物,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展示方式,逾万条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展现了五年来最震撼的"辉煌中国".  相似文献   

20.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