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革故鼎新的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使得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种政治文化并存、公民政治心理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统合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全面挑战并将产生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使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政治文化并存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统合作用。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坚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更新政治观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握好关系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宽容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语境下,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文化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发展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心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最终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哲学的视野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加以认识 ,分析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 ,提出了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方略。机遇和挑战是双重的 ,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国要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深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改革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3个方面.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清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坚持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创新。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如何面对挑战和发展机遇,选择一条博采众长、且具民族特色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如何面对挑战和发展机遇 ,选择一条博采众长、且具民族特色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发展道路 ,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课题 ,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挑战,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多个方面,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正能量是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能量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创新性、实效性、协同性、永续性等特征。集聚科学发展正能量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努力夯实经济根基、开创清明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不断集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以中国国情为坐标原点,以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之路,在经济、政治、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构筑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明,从广义讲,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这与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中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开辟的一条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浓郁的中国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方式为杠杠,全方位影响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象和历史过程,它对世界经济和其它领域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形成巨大的挑战,也提供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自信这一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自信这一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吸取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日益凸显的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主义政治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发展民主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和目标;强调指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推进、形成和发展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等。这对推进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城市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种种条件: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养分和稳定剂;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和堡垒;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助推器;它是逐步实现社会公正的生态环境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