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权内涵:经济权利不仅是人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最基本的权利;对中国来说,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人权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但也要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从诞生那天起,就以“立党为公”作为自己的鲜明旗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党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伦理学的全新的角度论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丰富而深刻的经济伦理内涵;从当今世界两种富国模式的比较中分析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目标的合理性、分步骤实现经济伦理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保证了人民享受权利的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展示了坚持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对消除产生剥削的根源、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伦理境界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要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过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没有解决什么是共同富裕和如何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富裕,要避免少数人畜、多数人穷的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主义,从“部分先富”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点。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当前,分配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分配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应该认真学习《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毛泽东也曾对研究分配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必须把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分开来研究分配问题.两极分化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现象,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私有制来谈论两极分化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关系,只有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既要运用市场经济建立起增进社会财富、克服平均主义的竞争机制;又要运用市场经济建立起先富带后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的激励机制和调节机制;也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杨煌 《中华魂》2021,(2):4-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些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  相似文献   

9.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牢记: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在此同时,必须切实防止权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保持社会主义政权,防止权力资本主义出现的根本途径: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革命化,是防止出现权力资本主义的法宝.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走勤劳致富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是一脉相承的。其相同点:都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作为终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都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人民富裕的制度保证;都把避免两极分化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必有之义;都认为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其超越性:理论上的明确性和实现目标的阶段性;手段和方法的超越性和实现目标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而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有先后分步骤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用"两个大局"思想,克服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是实施共同富裕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规定了消除两极分化和绝对贫困基础上的普遍富裕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本质上规定了社会主义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开启了现代化新征程。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际,认清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在达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现达州市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问题,推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期实现达州市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运用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正确理解“共同富裕”问题。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动力,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根本上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调整,关键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在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时要把握“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5.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牢记: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在此同时,必须切实防止权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保持社会主义政权,防止权力资本主义出现的根本途径;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革命化,是防止出现权力资本主义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7次提到共同富裕,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促进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关键是缩小居民富裕程度差距。度量富裕程度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基尼系数,但基尼系数研究本身并非中性,如何研究基尼系数有个方法论、话语权问题,在不同的思维方法下使用不同的话语体系研究基尼系数会得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或者不利的截然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生产力得到较快地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普遍地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地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发展是不平衡的,现在地区之间,个人之间贫富差距悬殊已日益突出。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缓解和消除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理想社会的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富裕”标刻在思想理论的底层核心,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把“共同富裕”书写在初心使命的旗帜中心,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无疑就是“共同富裕”,它具体展现为逻辑自洽的三条主线: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制度构建。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承当,解决了共同富裕价值主体从“现实的人”上升到共同体的“为了谁”、创造主体从无产阶级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由谁推动”、受益主体从全体人民延展到世界人民的“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公平正义是共同富裕的权利基石,彻底消除贫困,保障个体的生存尊严;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的权利平等;按劳分配所得,确保全体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超越资本增殖逻辑的制度探索,推动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演进,促进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变迁,从而建构了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创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时代具化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要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阐释。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必须努力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