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引文索引的发展、引文分析及其应用、关于引文分析的争论和对引文研究的综合思考四个方面,力图阐述这一新兴的、发展中的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引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经济学核心期刊——《经济研究》近五年(1998~2002年6月)间所发表论文的引用文献(包括引文的数量、类型、语种、年代、被引论文、被引期刊及自引量分布)的定量分析,得出我国经济学文献引文的一般规律,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了1999年度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的样本数据,通过对论文的作者情况和引文情况的定量分析,试图用数据来描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人文社科期刊中的引文现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引文的类型、引文的特点以及引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载文作者及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红 《社科纵横》2005,20(3):185-186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2004年出版的《西北民族研究》载文、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归纳出该刊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特点,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郭萍 《社科纵横》2007,22(7):159-160
英专学士论文摘要是具有特定体裁特征的语篇。本文采用了体裁分析理论对英专学士论文中英文摘要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提出了体裁教学法在英专学士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实施步骤,其目的是使学生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对学位论文摘要有一个认知把握,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分类考核及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文深入分析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改革标准、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完善内容体系、细化量化标准这四个方面为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类考核的内容进行改革,旨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通过宏观评价、微观评价、流程评价、具体评价来加强设计成果评价,进而从根本上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李丽 《南亚研究》2009,(4):153-158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2003~2008年发表于《南亚研究》上的论文(主要为学术论文)进行载文时空分布、论文选题、论文作者群、载文核心机构等的分析和评价,以反映这一阶段中国南亚研究的整体状况和研究队伍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次文献的文摘期刊,其择优推介的选文特点与编辑属性使其具备了一定的评价功能,目前文摘指标时常被我国科研管理部门用来进行论文评价。本文在肯定文摘期刊评价作用的同时也分析了它的局限性,并利用"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转指标数据库"数据进行实证统计分析,认为文摘期刊在评价学术论文时不可过于笼统地加以判定,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从宏观的视角乌瞰相关研究论文的各种分布情况、研究热点问题及其学术影响力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004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论文的高产期,产生了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在我国已经由零星探索阶段走向系统研究阶段。高发文与高被引排名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与高影响力作者主要分布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武汉大学,这三家单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的重镇。这个期间关于成果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较多,而研究热点主要是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引文分析的方法,以CSSCI数据库为统计源进行学术影响力分析。此外,关于学术期刊的评价、高校人文社科评价、同行评议、评价机制、创新评价等也是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营销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2004年发表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新管理》上的规范论文中,有169篇营销管理类论文,同时,检索同期发表在国际权威营销管理学术期刊上的145篇学术论文,通过计量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市场营销管理研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研究方法上,国内不属于严格学术论文的规范型论文占的比重比较大,不善于运用实验方式获取定型数据,也不善于设计模型;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对于品牌、消费者行为与心理以及客户关系的研究内容和理论深度与国内比还存在明显的滞后;在论文规范性上,2000—2004年国内各篇营销管理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为10.6条,国外2003年平均引文数55.16条,2004年50条;在研究平台的影响力上,根据被引次数所作的权威期刊影响力排名中,国内期刊仅有《南开管理评论》上榜,影响因子为0.057,在学者影响力排名和作品影响力排名中,国内学者和专著均未上榜。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市场营销管理研究起步晚,二是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未进入国际研究主流,限制了营销管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与细、宏观与微观是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这在杜诗中有充分的反映,可以从他的创作和理论来说明之。不论是自然界或者社会都表现了宏观与微观彼此结合的现象,伟大诗人的世界观中就反映了宏观与微观彼此结合、互相贯通的情况,所以能产生出超越时空局限的、思想深广、意境宏远的作品。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偶题》,前人说此诗是杜诗的一篇总序。这就是杜甫从理论上给自己全部诗集勾勒的一个宏观体系。论文用苏轼七绝《题西林壁》贯串文章的始终,形象而又明晰地阐明了大与细、宏观与微观应该结合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CSSCI通过对引文的统计分析,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评价研究成果和社科学术期刊质量.从CSSCI的角度来看,结合对江苏省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状况的分析,要想提高社科学术期刊的质量,必须强化出版规范意识,更多地刊发具有原创性或创新性的高质量文章,注重设立专题栏目,同时要适当控制载文量.  相似文献   

14.
国内社会科学界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关注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但对“什么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怎样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等写作方法方面的问题则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判断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原创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只有达到这三个标准,才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为了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则应以这三个标准为风向标,沿着收集资料、确定选题、拟订题目、拟写提纲、撰写引言、撰写本论、撰写结论、提炼摘要、选取关键词、修改初稿等十个步骤渐次展开论文写作工作,并牢牢掌握和熟练应用每一步的写作要领。  相似文献   

15.
1.目前哲学界关于加强微观认识论研究的呼声是很高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宏观认识论与微观认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大家的意见还很不一致。在什么是宏观认识论与微观认识论的问题上,有两种很有代表性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把关于对“宏观客体”认识的过程和形式的研究,称为宏观认识论,而把关于对,“微观客体”。认识的过程和形式的研究,称为微观认识论。另一种意见是把关于意识与“外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称为宏观认识论,而把关于意识与“脑内神经”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称为微观认识论。我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16.
引用的正当目的有为了节约时间和篇幅而引用,为了批评而引用等;引用的不正当目的有为了造势而引用,为了应付而引用;引用内容的适度问题包括:什么样的内容不可引用,关于事例的引用等;引文出处的合理注释包括关于引用数据的注释,关于引用言论的注释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祭。近十年来,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不断深化和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微观领域的研究中,对戊戌变法具体人物、具体事件、新发现史料的评价、研究与考证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在宏观研究领域,关于戊戌变法性质及其时代精神的评价,也有一些成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我国科研评价发展历程和国际科研评价的潮流,提出要借鉴国际科研计量评价方法,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计量评价体系;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权威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建立新的科研计量评价体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有利于推动科研创新,进一步规范研究工作,改进科研机构的管理水平,建立更公平的科研竞争机制,引导科研资源流向,为政府制定宏观科学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位于美国费城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于 2 0 0 1年 8月 2 2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成果的水平表明其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有惊人提高。依据中国作者论文总量测定的生产能力表明 ,在 1 981~ 2 0 0 0年期间中国各研究领域的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在 1 981年 ,由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引的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址的作者论文总数是1 646篇 ,到 2 0 0 0年 ,增加到 2 492 3篇。影响力的依据是每篇论文的引文 ,即研究人员所引用的以往出版物的参考文献。引文是一种智力债务的偿还形式。数 1 0年来 ,许多学者发现 ,这种信息对于评价研究工作必不…  相似文献   

20.
求职过程的宏观-微观分析:多层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玉成 《社会》2012,32(3):55-77
本文针对中国大城市不断市场化过程中社会资本对求职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笔者从新制度主义的宏观与微观的联接理论出发,使用内生互动模型作为实证分析工具,揭示了市场制度的发育具有强化市场行动主体的偏好,即市场化程度、市场不确定性和市场规范性等三个市场化制度的重要特征的发育,均具有增加个体收入的效应,证明宏观制度的演进与诱导微观个体的制度偏好具有亲和性。本文同时证明了边燕杰提出的网络作用空间的“倒U模式”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