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哲学作为对人和世界一般关系的总体把握,为人正确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获取自由提供理论的指导。因此,自由历来是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理论课题,是贯注于全部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尽管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自由观,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他们的自由观从总体上讲都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有没有自由?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怎样?自由与改造世界的实践关系如何?古往今来,哲学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他们的回答,不是全部地错了,就是只有片面的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全面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除个别例外,不知道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不是完全否认必然,片面夸大自由;就是完全否认自由,片面强调必然。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前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则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人是哲学的主题。人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要求。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反思 ,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分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阐述 ;三、现代西方哲学家在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在常人看来,哲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很空阔,很玄虚,搞哲学的人都爱钻牛角尖,都爱刨根问底,好像哲学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对一个人谈哲学问题,好像根本不会关其痛痒。其实,哲学是明白学,辩证法是明白法,哲学是“思(想)”的学问,搞哲学研究的是“思(想)”者。因此,哲学何所“思”,也就是“思者何所为”。人们常说,哲学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哲学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内在联系的“思”。那么,何谓现象,何谓本质?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哲学家们一直在辛勤探索。本质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甚至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具体概念。那么,本质在哪里?我们…  相似文献   

5.
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同志,无一不把“人”作为他们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他们的哲学中,“从人出发”几乎成为至高无上而又绝对永恒的命题。然而,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出发”,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错误的哲学命题。一、“从人出发”不可能真正认识人的本质“人”是什么?这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哲学家们考察人的方法只是从人——人,结果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人类二千多年的思想史上却是错误的。“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三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德尔裴神庙门前的一句话,可谓是号召  相似文献   

6.
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哲学家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范畴,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深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批判了以前哲学家在这一问题上陷入的唯意志论或宿命论,避免了极端性和片面性的错误,解决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从实践角度出发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对自由与必然关系讨论的理论价值不仅体现在哲学层面,同样对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自身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际明确指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这样的问题:说明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实现人类的自由!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确立自由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而且试图勾勒出作为哲学体系中相对独立部分的“自由哲学”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时期,哲学以考察世界、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为己任,但近代以来哲学的形而上学化却让它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而沉浸于对本质实在问题的追问当中。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开始放弃过去的讨论方式,其中尤以后期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努力把哲学的反思对象拉回到未被做出形而上解读的生活世界,实现从"解释"世界到"理解"世界的哲学问题转向,体现了一种现象高于本质的反本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自古希腊始就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背景。本文以职业主义的视角讨论哲学家的政治责任问题。哲学家不应因其所谓的“牛虻”功能而免于或者承担更轻的政治责任,相反,哲学家因其享有的特权地位而负有角色责任,这种角色责任要求哲学家不得辜负公众合理的信任期待。探索智慧的特殊任务不能减轻哲学家的政治责任,相反,其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经验,使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对其作品所可能造成的政治伤害承担高于常人的政治责任,而政治责任一般并不会阻碍哲学家对智慧的探索,哲学家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其研究和发表。作为群体的哲学家们负有阻止其成员滥用哲学的共同责任,哲学职业群体的领导者和那些顶尖哲学家们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概念,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构成了它的丰富内容.在人类思想史上,费尔巴哈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多维视角来探讨人的完整本质的第一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既不单一,也不抽象,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实质是"天道"与"人道"一致,即将宇宙的存在原理、运行规则与人的存在、道德规范视为一致。道家的天观与儒家不同。儒家的天人关系论是由天道推衍人事,借托天道作为人间秩序的依据;道家通过自然或天了解人,并且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中国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09,22(3):73-77
平等,是人类文明的内在道德立法原理。从蒙昧时期到野蛮阶段,自然主义平等充任着人类生活的普遍准则;国家诞生后,权力主义等级内平等充当着人类文明的内在道德立法原理;进入近代社会,等级平等原理被人人平等原理所取代,由此建立起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文明,这种文明制造了人与自然间的不平等。因此,当代人类应重建普遍平等之道德立法的价值尺度原理,这一普遍平等原理的内在本质是普遍利益权利;其存在论原则是自然平等、万物平等、生命平等;其生存论方向是人人存在人权平等和公民生存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欲望一直既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导致道德滑坡、文明崩溃的毁灭性力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为由集体主义道德向个人主义道德,由理性向欲望的运动过程。面对人性与文明的这种二律悖反,哲学、宗教是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的约束性力量;而审美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到现在为止一些思想家们找到的新的救世良方。但从形而上学式的彼岸审美追求的乌托邦性和近世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审美主义的效果看,审美主义的救赎之路显然是一种失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传统德治的政治文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人类社会各民族都一脉相承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但是,德治是否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而必然属于精神文明呢?答案并不确然。从传统德治的政治功能和建构来看,德治有一个政治文明的定位,与政治文明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所进行的讲求方法的活动。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目的和现实世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和论证了“学会思考和学会做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论原则,以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只学到知识、不能学会思考和做人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先导。当代人类社会的 发展,使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离不开哲学 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替代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领导到位。  相似文献   

18.
高月兰 《齐鲁学刊》2008,2(1):75-79
"主体"是西方文化的中心范畴和重要发展线索。随着古希腊文明的不断发展,沉没于自然之中的主体意识开始萌芽和逐渐凸显。近代哲学通过对人的理性的弘扬,确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使"人"取代与颠覆了中世纪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然而,随着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强化和无限膨胀,主体不断暴露出的缺失与弊端造成了人类生存的现实困境,为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埋下了危机的祸根。现代主体的困境成为后现代哲学的生长点,在后现代哲学的批判、匡正和消解中,主体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和地位,由凯旋走向黄昏。  相似文献   

19.
在现时代考察哲学基本问题,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当代人类的文化特征背后隐含着的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时代的表现形式。同时,这个问题也只能在理性和信仰的互动、互逆和互补中得到终极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颖姣 《齐鲁学刊》2006,3(5):122-126
“经验”与“必然”在传统哲学中的对立,引发出我们对“马克思的‘经验’的方法如何获取其普遍必然性”这一问题的思考。马克思把一切先验的东西拉回现实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将对“先验”的无意义追问搁置起来。这种做法体现在他的哲学中就是:搁置了对“需要”必然性的追问,将其呈现为人类现实的解放运动;把充分彰显于生活中的人的“现实的需要”,作为更根本的动力源,承接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科学地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历程。由此,“现实的需要”以其独特的客观性,为马克思的“经验”的方法提供了牢靠的必然性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