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水的不争、柔弱、处下、虚静和博大等特性的描绘,论述老子对人生价值哲学的追求,为现代人格的塑造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庄森 《殷都学刊》2006,2(2):73-80
柔弱不争是胡适自由思想的重要因子。胡适深受老子“弱之胜强,弱之胜刚”的思想影响,并缘此而接受了基督教及当时一些人道主义的不抵抗思想。胡适运用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观察中日关系,在“二十一条”危机和“九一八”事变前期主张对日示弱,反对与日本作战,要以不争为争。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处处示人以柔弱不争,藏起全部锋芒,广交朋友,各式朋友遍天下。胡适形成这种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还是特殊的家庭教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浅论老子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相 《中州学刊》2004,(4):146-149
老子的和合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诠释:一是从守静不争出发的人之和;二是具有整一性与阴阳调和性的道之和;三是体道向天的自然之和.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人生哲学郝长江《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道家的始祖老子,据《史记》载,曾为周室史官,“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老子身为史官,历经宦争,通晓古今,于是对成...  相似文献   

5.
论老子的柔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柔弱观并不是贯彻所谓弱者生存的智慧,而是阐述智慧存在的微妙状态.老子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宇宙的运动规律而非生命个体的局部得失,为道所用的柔弱包含以下内涵:首先,柔弱反映宇宙万物渐变无名的自然运动状态;其次,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更多地被柔弱而非刚强的元素所左右;再次,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最高形态--生命呈现出柔弱而非僵化的属性.弱胜强是人类智慧驾驭客观世界的本质体现,世俗所谓强胜弱不过是一个肤浅的悖论.  相似文献   

6.
老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芒。老子的不争思想在现代社会更是彰显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道德修养价值、和谐社会价值与企业经营谋略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争之德,是说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反而达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庄子之水可分为喻"道"之水和非喻"道"之水。当水为喻"道"之水时,庄子突出了"道"之"虚静"本性。"生如静水"是人生存的完美状态,体现为内在境界和外在事功两方面;"法水而行"是人的生存之则,侧重去除外在世俗智巧和是非价值判断,归复"虚静"本性;"归"于水是对"道"的体悟,是人的生存境界,表现为人内心的"能化""清虚"和"洁净"。非喻"道"之水中,当水为"命"之象征时,庄子突出了人对"命"的安顺,人生存之应然为"安于水"和"忘水",前者是对"命"的主动安顺,后者是抛开对"命"的成见;当水作为清净环境的象征时,人能够在纷扰的生存境遇中"自藏于畔",即暂时性的选择隐遁,是合"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家,第一个使哲学研究内容从自然转向人生,即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由此开启了人生哲学之路,为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关于人生的哲学主要的体现“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知识即德行”的善的原则和“合目的性”的美的原则中。本文拟就此作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哲人,老子与尼采在各自文化历史上扮演了相近的角色,如他们都力图恢复和发扬人之本性.对当时的主流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善恶是非等问题上采取了超然的态度.以及无限向往理想人格等。当然二者又有不同,如老子“道”的根本特性是“无为”,即纯任自然;尼采“权力意志”的根本特性是“有为”,即在不断的毁灭、创造中体现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表达自身的价值,以超越自我,等等。比较老子与尼采人生哲学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老子独特的人生进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人生观蕴涵着多方面的意蕴。除了明哲保身思想,他还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这一人生进取观主要由贵柔守弱、谦下不先、不争之争、欲取姑与、无私成私、守静制动、无为而为等内容构成。其独特性在于以迂回的、非常规的、看似消极的方式来争取积极的人生目的。它洋溢着辩证的智慧,对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今天也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程丽芳 《理论界》2006,(6):191-192
本文将西晋山水诗与东晋山水诗相比较,指出西晋山水诗的基本风格是萧瑟悲凉,诗人内心充满孤独苦闷和彷徨忧虑之情,而东晋山水诗却表现出清幽秀丽的美学风貌和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趣。本文同时也从政治、经济、哲学等几个方面探求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求真、求道两个层面重新审视了老子的人生哲学,认为老子的人生哲学积极有为,分析老子人生哲学之所以评价不高的原因,对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单纯的事实判断。这一命题的成立需要一系列理论前提,而所有的理论前提,均以《老子》崇尚谦和包容、反对暴力掠夺的价值观为基础。以这一价值观为背景,《老子》对柔弱与刚强进行新的诠释,并通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证明“柔弱胜刚强”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老子》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把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道"的"自然"、"柔弱"、"无为"的本性推广到人类社会,化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为而不争"的为官之德,而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循吏",则可以说是具有《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的典范。"道"是万物生发之本,而"为而不争"的道德则是官之所以为官的内在根据。离开了"道"万物会失去生发之活力,而离开了"为而不争"的官德,官员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走上邪路,社会则陷于不治。《老子》"为而不争"的官德论与司马迁的"循吏"都具有超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闪烁着中国古代伟大哲人的高度智慧,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庄子》一书。内容极为丰富、庞大,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博,上至宇宙洪荒,下至自然万物,中为人伦,谈古论今,天下无物不纳其中,可以说是中国先秦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哲学著作。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探索他的人生哲学,着重从宇宙根源的“道。处开拓人的精神生命,实现超然物外,无往而不适的绝对逍造自由的境界─—天人合一境界。因此,如何超越人的经验存在以获得…  相似文献   

17.
尹振环 《中州学刊》2008,(1):172-176
《老子》,是史官向侯王献上的"南面术".汉文帝离古《老子》最近,而且离战乱最近,所以,他不是用笔墨,而是用自己一生的言行为《老子》的"南面术"作注疏的.后来的唐玄宗,生长于贞观盛世之后,他对《老子》的御注御疏则更多的是从东汉以来的重生、贵生、养生、修身方面来理解的,实是对《老子》重大的负面的修改.不同时期的帝王对《老子》的不同态度,充分折射出了帝王文化与《老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乐婷 《南方论刊》2008,(4):92-93
审美虚静观是一个颇具中国古典美学特色的、内蕴丰厚的经典范畴。它的哲学渊源是儒道佛,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宗炳和刘勰的"虚静说"。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心论——礼法规范人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公认的是,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而礼(法)都是规范人性而使人合群的需要.心是情欲与礼法之间的媒介,心使礼法约束群成为可行.人性之所以能够受礼义之范导正是通过心的体知来实现的.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与“诚”来治心,治心之目的是为了保证礼义对人性约束与改造的实现.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能合群,心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理想人格与理想国分别是至德之人与至德之世,其实现前提是内心达到无欲望撄扰的虚静状态.以虚静之心观物,和镜子成像一样:镜子成像的前提是“虚”、“静”,只将外物毫无偏私地呈现;体道者用心若镜,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虚空澄明,纯净旷达的状态,排除思想中的杂念和欲望,对外物不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万物众生平等,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