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本文就人事人才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关于人才的“才”与“德”人才的品德问题,历来被我国的先贤们所重视,强调“治国之道,本在德贤,  相似文献   

2.
清代学者赵翼曾评论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持,以成鼎足之势”。在东汉未生与死和血与火的较量中,得以胜出而雄霸一方,善于选才用人是关键所在。三国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曹操。在其“唯才是举”人才理念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要制定人才资源发展战略,首先碰到一个问题:战略文本怎么写? 战略之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只有几句话。如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战略”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进军中原,统一天下。”有的是一篇文章,如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关于人才资源发展战略有的也是几句话,如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人才战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现代语言说,那就是“前十年抓人力资源数量,后十年抓人力资源质量”。国外著名企业的人才资源战略,往往是一种文本。当然,这种文本有的是公开的,有的则秘不示人。因为既…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伍云 《人才开发》2000,(2):38-39
大度容才,是指领导者有容纳各类人才的宽阔胸怀和度量,是领导者必备的一种高尚品德。一个领导者如果具有浩荡的胸怀,大度容才的高尚品格,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要做到大度容才,必须做到如下“三容”: 一、容人之短。所谓客人之短,是指看人要看本质,看主流,不以其小过而忘其大德。人才,由于某方面能力较强,脑子聪明,胆子较大,因而他们既容易做出业绩,也容易出现过错。如果不允许人  相似文献   

6.
曹操和刘备战于汉水,败于阳平,屯兵于斜谷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不解,请教杨修,杨修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曹操)必班师矣。故,夏侯惇寨内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见之,大惊。急召夏侯惇问其故。夏侯惇说是杨修知魏王欲归之意。曹操唤杨修问之,杨修以鸡肋对之。操大怒,喝叫刀斧手推出斩之。一代奇才就这样因才而死,确实叫人可惜。由此,笔者想到:  相似文献   

7.
一、服务于两个根本性转变,探索建立跨世纪高级紧缺人才培训的新机制 上海的人才在国内一直保持着相对的优势,但按照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来衡量,现有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的形势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现有明显的差距。当前,上海对各类人才需求的量规模之大、质量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和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造就一大批面向新世纪的高层次人才。 我们上海市干部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确立以领导干部为培训主体,以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管理人才为培训目标的定位。领导本身就应该是人才。从表面上看,一个企业与另  相似文献   

8.
“艺”,古字形像一人在种树,取培育、培养、扶持之意;“术”,《说文解字》中写道:“邑中之道也”,指在一定范围内的“道”为“术”。艺术起源于劳作,形成于生活,历久弥芳。艺术脉络深远,有其意蕴悠长;艺术大家明澈通达,有其道骨仙风。  相似文献   

9.
各地信息     
南昌市人事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为进一步完善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战略研讨课题之一的“南昌人才高地”战略体系,近日,南昌市人事局成立了八个课题组,兵分八路深入开展“1281”南昌人才高地调研活动。调研内容主要围绕200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讨成果之一的构筑“1281”人才高地中“8个支点”开展,一是党政  相似文献   

10.
丁盖 《人才瞭望》2013,(10):37-37
道士者何所指?现今为道教徒之称.其实在古代,道士既可泛言又可专称;作专称时,不仅指道教徒,还可指和尚. 《辞源》此条列有四义.其一是有道之士,书证为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这是泛指.其二是方士,其三是僧徒,其四才是道教徒.此三者为专门称谓词.  相似文献   

11.
一、育人和用人一体化是人才开发的基础 所谓“育人和用人一体化”,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在人事管理中,培养人才要与使用人才相结合,如果对人员“先培训,不使用”,就不能使人力转化为人才,也就不能真正做到人才开发。第二层意思是,使用人才时不能忘了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就是即使挑选了好马,但是不让它吃草,这匹好马终究会死去,好马成不了“好人才”。因此,育人和用人两者是相辅相承、有机联系的,这不能割裂开来。一体化就是整体化。育人要想到用人,用人必须考虑育人。当然,一体化并非是合二为一,育人和用人各有各的功效,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谓“人才开发”,指的是把人才潜在的能量充分地加以开掘出来,并加以发展和发挥,使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春节溯源     
春节溯源杨帆农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古时也称“元旦”,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春节”一词,在我国古代指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到南北朝时又泛指“春季”。一年之季在于春,人们总把希望寄托在春天,《后汉书》中说:“春节未雨,百僚焦心。”可见春天对人们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中职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是指工业企业,而是泛指社会上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各种部门。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是中职学校与企业紧密接轨,双向参与,将职业教育融于现代经济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1):57-58
国家的盛衰在于人才,企业经营之道与治国之道相同,都在于人事相宜,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步,事业发展体现人才价值。人事相宜,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环节和永恒主题,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解决人才不适用、不够用、不能充分使用的问题,企业人才将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5.
一、导论法家的治国之道不同于儒家。如果说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以德治为其内容的柔性管理,那么法家则是以法、术、势为其内容的刚性管理。所谓法治,是指通过赏与罚的两种基本手段,建立与实施制度与规范来管理众人行为的治理方法;所谓术治,是指通过暗藏不露的机智方法和精巧手段来有效地控制臣下的治理方法;所谓势治,是指以权力为基础、创造帝王权威的集权管理模式。三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所以,韩  相似文献   

16.
“人才兴业”是中共吉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做出的关系吉林未来发展全局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认真学习省八次党代会的报告,深刻理解省委提出“人才兴业”战略的时代背景和“人才兴业”战略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的重要意义,尽快研究和落实“人才兴业”战略的各项措施,是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贯彻落实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是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宏伟目标的战略抉择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最宝贵的第一资源。纵观世界各国乃至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17.
贺卫  王浣尘 《人才开发》2000,(11):18-20
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其领导力就体现在人才开发上,而人才开发是由观人、用人和育人三部曲所组成。因为知人是择人的基础,择人是用人的关键,而只知用却不知爱,则害人又害事,爱人则是用人的保证,爱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育人。观人要准,用人要信,育人要诚。 一、观人之道 用公平而客观的态度去评估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并将人才以“适才适所”的原则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上任职,知人善任,是培养领导力的第一件事。领导者如果没有慧眼识英雄的目光,被领导者决不会被激起干劲,而且不愿与之相  相似文献   

18.
群山 《人才瞭望》2006,(11):26-27
一位企业家认为,企业要出市场精品,首先要出“人才精品”。日本学者伊丹敬之说,现代企业中那些有独特能力的、能为企业长期固定工作的人,是比股东提供的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并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本质的贡献。的确,人才与知识作为企业中的核心资源,对于提升自主创新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至关重要。时下,打造增强自主创新力的“人才精品工程”,已成为企业突出以人为本,加快人力与知识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战略任务。研究中外知名企业人才与知识资源管理创新之道,对于我们的企业建设“人才精品工程”,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入世”成功,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没有宣言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在我国已经打响。面对此形势,一位著名学者曾感慨道:过去殖民主义者抢夺的是黄金和白银,而现在西方国家抢夺的是人才。一、引入现代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用好各类人才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是现代人才资源战略的核心。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将会利用其良好的发展空间、优厚的薪酬待遇等一系列手段抢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将成为激烈争夺的对象。我国国有企业要想留住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机制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框架。第一,从国家整体改革层面上讲,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必要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武洁 《人才瞭望》2008,(12):33-34
人才强国战略从“全面”实施到“更好”实施,是一种肯定,也是一个跨越。如何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如何评价其实施成效?笔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围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