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往往与古代汉语音变构词有关,“中”、“间”就是典型的个案。从共时角度看,它们属于多音多义字;以历时眼光看,它们是上古汉语音变构词的遗迹;从字形变化看,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中”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基本没变,另一类以“间”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变化较大。厘清这些多音多义字音义形的演变脉络,有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也有益于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中小型规范辞书可以根据共时语言事实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型专业辞书必须坚持音义契合的时代性原则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  相似文献   

2.
《现汉》收录了很多标枙书枛的词语,它表示古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及其读音,这些词语的读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普通话读音的倾向,这些标枙书枛的词语读音在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的结果也呈现出这种倾向性.对古书面上的文言词语的读音,没有必要“因袭古注”.在修订《现汉》时,要尽量减少这类词语的收录及注音,尤其是对某些古书面文言词语读音存在的同时还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存在的词语,注音时宜取普通话的读音或折合成普通话读音,尽量使其读音向普通话读音靠拢,从而减少误读,减轻学习普通话的负担和方便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3.
谈两岸非通用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台海两岸现代汉语词语比较,提出了“非通用词语”的概念。并根据两岸现代汉语实际,对非通用词语的读音、词形和意义上的不同做了六种分类,并说明不同类别的特点。分析了非通用词语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非通用词语发展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中常用词语错读的原因很多:把多音字的甲音错读为乙音;受字的声旁或形近字的影响而错读;受社会流行读音影响而错读;几个常用助词多音多义相互影响而错读等。因而对此提出两点思考,一是可以把“了”、“的”、“地”的错读看做音变现象,二是对避免词语的错读提出应注意的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个人即便掌握了大量的语法规则,倘若词汇贫乏,必然会影响思想交流和语言交际。本文试图根据词汇自身的内在规律,探讨一下有效扩展词汇量的途径。一、通过正确读音来记忆学习英语首先要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读音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词义、拼法的掌握和词的运用。在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后,要运用有关‘读音规则”知识和“音形结合”原则,掌握单词拼法,即单词的读音应该和单词的拼写相结合,如单词pronunica-tion可把它按音节分为pro-nun-ci-a-tion,并按读音规则加以识记。英语中许多单词的读音是…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08,(6):54-55
分类特点难点要求语音、文字掌握拼音方案.掌握常用汉字正确读音.书写规范。音、形、义,如:炙一灸;形似、音似现象,如隅一偶。辨识、记忆、理解,运用举一反三方法进行归类。语汇(包括成语)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语,如:“弥满”与“弥漫”。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搭配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词语构词的类推变化、词语读音的类推变化和词语意义的类推变化三部分。认为构词的类化有助于汉语词语的丰富,会成为全民词语;读音的类化有的符合汉语的发展趋向,可能进入全民语言,有的不符合汉语发展的趋向,可能会被规范消亡;词语意义的类化也符合汉语词语的发展趋向,也会被社会所承认。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多音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正因为这样,教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颤”字就是一例。笔者在几所中学听课,不同的老师对初一语文《老山界》中的“打颤”一词的“颤”字注音各不相同,初二语文《飞向太平洋》中的“震颤”一词的“颤”字注音也同样如此。这就是没有弄清多音多义字的区别而发生的混乱。多音多义字,人们历来都一直注意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第一部多音  相似文献   

9.
考证闽南方言本字牵涉到闽南方言的源流,闽南方言文白语音层次和汉语语音演变等问题。考证的原则是“音准义合”:“音准”是指以韵书或说文反切折合闽南读音,使之达到准确,“义合”是指有韵书、说文的依据或古籍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数千条方言词语,其中不少词语是按照方音直接标注读音,这就将有些本可以统读的词人为地分化出异读音来;方言异读词的存在增加了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难度,成为人们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绊脚石;中国语文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到不仅要“书同文”,而且要“语同音”。《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词语的收录和注音要遵循广泛性、高频率和可补充的三原则,尽量发挥规范型词典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古书中有一些词语,在今娄底方言中使用频繁。收集、整理这些语言材料,对于方言研究、古书阅读、语言教学与研究,以及方志编写都不无益处。本文所收集的就是这样一些词语。行文体例:先出词语,次列娄底音、义及例句(常用字不注音,难字读音以娄底同音字注明。),次引古书用例;必要时再引古字书佐证。行文中有时用“~”代替先出的词语。词语排列顺序,依照它们的普通话字音声母的拼音字母次序。  相似文献   

12.
张弓提出的“寻常词语艺术化”理论是很有价值、富有创意的课题,但又存在欠严密、完备之处。文章认为胡宗哲对“寻常词语艺术化”的归类不当。“寻常词语艺术化”既不属于消极修辞,又不属于积极修辞,而具有独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立德  南溪 《新少年》2023,(Z2):34-35
<正>有些词语虽然读音相同或相似,但含义和用法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要练就火眼金睛,发现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出身】我叫“出身”,指由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早期经历等决定的身份。例句:杜牧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宦并具有浓厚文化气氛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异体词整理问题──庆祝殷焕先师80华诞高更生一、研究概况异体词整理问题,是殷焕先师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中国语文》(1962.6)发表的《谈词语书面形式的规范》(下称“规范”)中论述了词语书面形式规范的性质、分歧现象的类型、整理的原则等等,为异体词整理...  相似文献   

15.
陕北方言中的“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陕北方言众多词语中所含的“圪(疙、)”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类没有基本意义,只有附加意义,用来作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前缀,构成附加式的合成词;另一类只有读音而没有任何意义,用来构成双音节的单纯词(名词、动词、极少数量词),或者嵌入状态形容词中,起到调整音节,增强语音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右”原始词作“右手”或“右边”讲,古读上声。“右”和“又”同词,但是中古人作注时“右”作“右手”和“右边”讲读上声,“又”作此义讲读去声。从语言的角度说,作“右手”或“右边”讲的“右”不论写作“右”还是写作“又”,都本读上声。“右”的滋生词,作“扶持”“帮助”讲,则读去声。“右”的变调构词当来自上古,甲骨文即有变调构词,至迟晚唐以后,“右”的原始词的读音开始向滋生词读音混同,如同今天的读音。  相似文献   

17.
《新少年》2023,(Z2):36-37
<正>两个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含义和用法不一样,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但如果三个词语长得都很像,那你还能分清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吗?【融化】我叫“融化”,指冰或雪由于温度或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有时我也指一句话温暖了一个人的心。  相似文献   

18.
“寻常词语艺术化”之我见郭伏良“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研究课题,是由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最先提出的。在《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这部著作中,张弓先生对“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了概括的说明,并将它看为与修辞方式(即修辞...  相似文献   

19.
词语的习惯性误读是影响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中媒体人语音面貌连续一个月的考察分析,关于媒体语言中的习惯性误读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在音节的各部分中声调的误读最多;节目中解说员比主持人和记者的误读次数多;误读主要表现为多音多义字误读和受方言影响的误读.应加强解说员这一群体的语音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应审慎,审音原则应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20.
词的理据性及其文化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语言中任何一个实同都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个名称,词语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关系就是能指(signfier)和所指(signfied)的关系。词语都有它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内涵,一般而言,词语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conventional)——这就是现代语言学原则之一:词语的无理据性(non-motlva-tion)。词语的无理据性可以从共时、历时和泛时的角度得到证明。一、共时性:英语中卜i:吓一定指“树”,也可以是“鞋植”;二、历时性:古英语中对“树”的称呼并不是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