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立足点有助于说明现代主体的建构过程,即道德的社会性是理解道德本质和作用的核心,而各种各样的主体形式是一系列社会建构的结果。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的个体权利也是社会历史作用的结果,是随着社会的个体化而产生的,个体权利并不具备原始的、固有的自足性,这可以追溯到人格的宗教起源。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主体的最重要的来源——个体主义的兴起,这些在涂尔干看来都是社会分类建构出来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审美主体论在 2 0世纪以来逐步走向终结。中国当代美学应当从审美非主体的理路着手 ,以知识论的态度切入美学研究。本文阐述了审美非主体论包括的实质性内容 :⒈代码信息作为审美对象 ;⒉阐释是另一种审美生成 ;⒊审美创造的途径化实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使得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日益要求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塑造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在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上却面临着诸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有必要系统地思考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照顾不同微观主体的层次性,采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丰富多彩的价值观实践形式,实现政策、法律精神与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充分尊重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在互动中达致共同价值目标的均衡,保障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身体主体论以物质能动论为前提,只有在将物当作主动者的理论谱系中,才能找到身体主体论的诞生轨迹.古希腊罗马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主体论灵魂美学,身体作为主体的美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代以来,在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人那里,从将精神理解为身体的功能,到将身体认作审美的主体,美学在回归身体-主体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只有那些关注生存、意志、实践的思想家,才有可能充分敞开身体的主体性,建构出主体论身体美学.叔本华揭示了意志对身体的归属性,这是主体论身体美学的必经环节.尼采则克服了脱离身体的意志现,建立了感性的、属身体的、以强力意志为导向的主体论身体美学框架,是主体论身体美学的正式创立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的东西方文化论争是在体用论的架构下进行的。这一架构曾经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某种积极的作用 ,也暴露出内在的限制。主体资源论就是为突破体用论的内在限制而提出的。主体资源论的运用将突破一切文化问题上的民族主义及意识形态的限制 ,为中国新文化的发展确立学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新 《江汉论坛》2003,(1):103-106
我国已经形成以国家机关为主体的法律监督网络,国家机关依法享有广泛的监督权,但立法规定与现实生活相比存在较大反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承担法律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存在人格缺陷。法律意义上健全的人格是法律主体意志独立、行为独立、财产独立、责任自负。国家机关具备健全的人格是其行使监督职权的必要条件。改变监督不力现象必须健全完善法律监督主体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对文学主体论的学术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纪人 《河北学刊》2005,25(1):142-147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学主体论虽然客观上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决定论形成了冲击,但从学术上反思,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从主、客体辩证关系看,创作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可能成为主体,但主体能动性也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或荧的规律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象主体"的提法和"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的区分都是不确切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性也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只有建立人性的历史观,才谈得上解释人的主体性。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主体论基本上是从原子式的人出发的,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呼唤人道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人道主义不是医治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离开根本问题去抽象地谈论"人类之爱"更是苍白无力的。人道主义的范型结构以一种普遍的人的本质为基本前提,是"性本善"的主体经验主义,其实主体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物。在肯定人道主义反封建精神的同时,需要批判其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法主体的地位与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中的重点,目前几乎不存在没有矛盾的法学主体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主体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法律实践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当代社会应有的主体理论,对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主体法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当代法主体的地位与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中的重点,目前几乎不存在没有矛盾的法学主体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主体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法律实践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当代社会应有的主体理论,对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主体法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当代法主体的地位与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注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社会。今天研究先秦儒学中的主体人格思想,弘扬主体性伦理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曼容 《学术研究》2001,(10):125-126
张磊的新著《孙中山评传》 ,于 2 0 0 0年 11月由广州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集 4 0余年研究之精华的又一部力作。读后《孙中山评传》 ,深感作者对孙中山的研究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不断地向新的高度伸展。作者在《孙中山评传》一书中 ,运用新视角评述孙中山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论点。下面仅从孙中山的历史定位、孙中山的文化取向、孙中山的普遍意义等几个方面作一粗略介绍。(一 )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而且是中国近代化前驱。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对于孙中山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定位是 :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  相似文献   

12.
张载在批判前人"人性论"的同时,以"太虚即气"的宇宙观为基础,建立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重说"。他认为"天地之性"是纯善的,只有圣人才具备;大多数人由于秉气的厚薄、清浊不同,在他们身上具有的只能是善恶混合的"气质之性"。张载为了实现他成仁成圣的理想人格,给我们开的处方是"变化气质",具体的途径是:"知礼诚心"、"虚心集义"和"克己寡欲"。  相似文献   

13.
化用西方学者的“民族志”的概念,以“民族志书写”来描述章太炎的语言实践,有助于探讨章氏的民族志书写与主体想象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章太炎“文”之雅驯,包括文辞的古雅与文类的纯正.第二部分探讨章太炎民族志书写的特征:通过小学考训以求问题本源;以“学”为质,史理汇通;发现魏晋文,张扬个性.第三部分探讨章太炎的民族志书写以确立国性为鹄的,但因其不断内缩,反而限制主体的开放性生长.  相似文献   

14.
张岱的艺术范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卓有建树的杰出人物 ,特别是在文艺 -美学方面 ,其见解深刻而条贯 ,贡献尤为突出。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 ,对张岱的艺术范畴理论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 ,认为张氏是一位充分理解了艺术中各对立范畴相生相济、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将之自觉应用于艺术实践过程的理论家和作家。他对诸如实在与空灵、生与熟、雅与俗等基本范畴的分析 ,都有相当深度 ,充满了辩证精神 ,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 ,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史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 ,对今天的文学 -艺术创作与研究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天翼童话创作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叙事倾向。促成张天翼童话创作成人化叙事的重要原因是作者难以摆脱教化情结。这种教化情结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受时代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干预,取决于成人化的创作意向。教化情结及其叙事方式使得张天翼童话拘泥于成人想象而无法进入儿童世界。  相似文献   

16.
秦治国  武合新 《阴山学刊》2007,21(3):122-124
小学教育专业是为国家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门新兴专业,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型、学者型的小学教师,需要安排好这一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课程设置可以分为语文类、数学类、科学类、艺术类"四大块",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机会,强化必修课程,增加选修内容。为此提出了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几个策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学理念;编制学科教学论教材;注意"四大块"的有机融合;设置实验班,根据实验结果调整课程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办学理念,体育教学也不可避免的要承担起此责任。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健康观、以及以人为本的终身体育观的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刘光顺 《兰州学刊》2008,(10):21-24
文章将一个具体的结论形成过程区分为核心值域、支撑值域、映射值域三个方面,分析了各个部分的组成、来源,详细探讨了映射值域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并由此探讨了不同对象之间就具体问题达成共识的方式途径,最后探讨了要使理论阐释获得最大限度认可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宁稼雨 《中州学刊》2007,(1):214-216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论张闻天的社会性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的社会性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是正确分析中国实际的理论工具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前期理论准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的曲折发展一方面表明坚持正确的社会性质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凸显出了张闻天社会性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所占据的理论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