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全教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两个侧面对"素质"二字进行了解释,并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西方的优秀文化,剖析了素质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依据当前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的现实,阐述了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必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儒家伦理型文化,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包涵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本文从具有时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入手,提出加强道德教育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与和谐社会相同活力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继承儒家文化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高度集中和凝聚,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精品,是高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将世界遗产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是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相融性.它们具有共同的旨归:都是一种"三观"教育,都重视学生的德性涵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因为课堂上讲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都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辨析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质量,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余品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弘扬中国优秀民族传统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现代化确实离不开传统。不仅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如此,思想道德建设更离不开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但是,继承优秀传统是否...  相似文献   

6.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青少年思想变迁的现实,进一步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包括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齐霁 《兰州学刊》2000,(3):61-6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悠久岁月,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特别是优秀传统商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重视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重视和发展科学、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文化的创新建设 ,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挖掘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挥民族优秀文化在当代的教育价值,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为八种精神.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创新中,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10.
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处在自然接触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出国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其魅力而言还相去甚远,还有很多因为不了解文化而对中国的误读.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失、创新性挖掘以及国人传播意识的欠缺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内因;主要外因则是西方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常识.对此,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内需提高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优秀文化的创新性挖掘;对外则需推进多层级的中外交流,以便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儒家人格理想的分析,提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围绕以下方面即以仁爱宽厚、胸襟博大为基石;以施仁行义、舍生取义为核心;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动力;以笃志而体、孔颜乐处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隋文家 《理论界》2004,(1):66-67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成熟了。也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高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门工作队伍,他们不仅传播文化知…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改革的方案。认为:当前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引起重视,应建立起集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联合教育体系,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美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两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也截然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并没有否定道德这一人类所共有的社会规范的共性。对中美两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共性及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更好地发挥我国自身优势,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保障机制就是指为了保证对农民工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和文化的教育,以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综合素质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的总称,具有多维性、整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现有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保障机制在政府宏观保障、社会协同保障和农民工自我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必须结合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从思想、制度、组织、物质和环境等方面完善当下我国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摇篮,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当代高校学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重大。因而,研究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瑰宝,对所有中国人特别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目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层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意义,主张针对种种关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引导公民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钟良 《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82-183
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文化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重要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鉴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素质的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