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投”是“台独”势力50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政治议题。其实质是借“公投”行“台独”,人为制造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裂,“公投台独”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台湾陈水扁当局借“公投”搞分裂的政治行为必将给台湾问题的解决种下祸根,给台湾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台湾 ,“族群”一词初用于民族学界对少数民族 (山胞 )的研究。 1 970年代后期台湾出现“反对运动”以后 ,随着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民进党的建立 ,“族群”一词进入政治生活领域 ,并在后现代“差异政治”和“认同政治”的交互作用下 ,成为构建“政治族群”的“文化”工具 ,在“国家认同”层面和“统独争议”之中发挥着“族群政治”的分化作用 ,是“台独”势力挑起“省籍矛盾”着力利用的工具。这是大陆学界在应用“族群”概念和认识族群理论时所不应忽视的政治向度。  相似文献   

3.
台湾陈水扁上台以来不断加快分裂的步伐,从暗地里“台独”走向公开“台独”,从文化“台独”走向宪制“台独”,最近又推行“公投”制造两岸紧张关系。“台独”分裂危机日益加剧,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一定要认清陈水扁与台湾当局的“台独”本质。“台独”的本质是卖国主义。制止“台独”分裂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两岸统一的道路不会平坦,但终究是能走通的。台湾民众要以史为鉴,不要丧失和平统一的契机。美国不会无条件地当台湾的保护伞。被分裂势力牵着鼻子走,就会拖祖国统一大业的后腿,甚至会走上分裂祖国的危险道路。选择谁当台湾领导人,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泛蓝胜出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党开启“政治革新”之后,台湾政治朝西方式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主导下,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内涵被严重扭曲,统独争议、民粹主义、黑金政治和依附西方等因素交互作用,将台湾的所谓“民主政治”引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台独”分裂势力“假民主、真台独”的实质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文化台独”是“台独”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政治台独”共生并为其服务。“文化台独”倡导台湾文化的“主体性”,鼓吹“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其终极目的就是企图从文化体系上把台湾文化从中国文化中剥离出去,进而为台湾脱离中国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外交”呈现出新的活跃态势。台当局一改往日“柔性外交”的策略,转而推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攻势外交”,旨在努力走出其“外交困境”,掌握“外交”主动权,最终为台独奠定基础。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两年来,台湾“外交政策”调整变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
陈水扁上台以来,在政治高于一切的理念支配下;通过赤字预算、追加预算外支出、大幅度减税等措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达到其“拼选举”和图谋“台独”的政治目的。这一偏颇的财税政策,造成了台湾财政体质恶化、民间投资意愿低落、贫富差距扩大等恶疾,对未来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0年台湾大选后,“渐进式台独”活动日益猖獗,这些活动已经渗透到了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祖国的统一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了“渐进式台独”的成因,并归纳了其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领域的“台湾化”活动,是伴随“台独”势力鼓吹推动“台湾独立建国”,力图从文化教育领域“去中国化”而产生和发展的。2000年3月,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全面推行“去中国化”政策,把教育作为“渐进式台独”的主要内容,叫嚣要改变“台湾教育政策为培养中国的国民而设”的情况,要让教育“真正走上台湾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年初扁宋会达成的十点共识,评论界视为陈水扁又回归“新中间路线”,一度引起岛内激进“台独”势力的激烈批评。在岛内反《反分裂国家法》的鼓噪声中,陈再度与“台独”势力合流,并恫吓访问大陆的国民党政要,再现“台独”立场。面对国、亲主席相继访问大陆,陈一面表现出对两岸关系缓和的期待,一面又坚持“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立场,否定“九二共识”。种种情况表明陈水扁仅作“台独”策略的调整已经无法取信于两岸民众,也不能满足“台独”势力膨胀的欲望,“新中间路线”已陷入困境。陈水扁和民进党要真正摆脱岛内外的困境,唯一的出路是承认“九二共识”,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专家王卫星指出,最近,尽管大陆和世界舆论强烈反对,陈水扁在“台独”道路上仍然肆无忌惮,愈加疯狂。陈水扁错判形势,把2300万台湾人民推向战争边缘。在这场政治赌博中,输家只能是陈水扁和那些企图分裂祖国的野心家们。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台湾政局主要是围绕2004年“总统”选举这一主轴展开的,泛蓝、泛绿两大阵营为争夺执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煽动民粹,陈水扁在岛内掀起一波波“台独”浊浪,并成功地主导了选战议题。为扭转被动挨打局面,泛蓝阵营策略性调整两岸政策立场,在“公投立法”等议题上由保守  相似文献   

13.
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刻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是绝大多数炎黄子孙的共识。但“台独”分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种种谬论为自己辨解,《民族认同的错位:“台独”谬论剖析》一文,在反驳“台独”谬论的同时,探讨、剖析了“台独”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产生“台独”的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只有等到让75%以上的台湾民众都具备了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台独”才算是大功告成。陈水扁没有明言,但那却是他上台以来在岛内所作所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台湾教育改革之初未涉及到的盲点,改革过程中潜在的矛盾及问题开始逐一凸显。最令人忧心的问题是在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由菁英化转为普及化之后,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学生素质普遍滑落。大学高录取率背后所隐藏的隐忧,已成为台湾社会、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此外,在“台独”势力猖獗的情势下,岛内政治生态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依然明显。“去国语化”,包括修改历史教科书在内的一系列动作,使“台独”意识形态主导、操作教育之逆风有蔓延迹象。  相似文献   

16.
在去年台北、高雄选举后,陈水扁多次提出民进党的任务是“拼经济、大改革”,对正逐渐升温的2004年“总统”选举采取冷处理。这是因为在台北、高雄两市选举中民进党声势受挫,陈水扁想通过“拼经济、大改革”的宣示,掩饰其拼选举的目的,改变选民心目中民进党“只会选举,不会治国”的负面形象,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同时反击泛蓝阵营的竞选攻势。随着“拼经济、大改革”策略的提出与实施,泛蓝、泛绿两阵营围绕2004年选举拼行了新一轮攻防战。  相似文献   

17.
《反分裂国家法》是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法制化,其主要内容及特点充分体现了大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一贯立场,同时表明全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8.
近日陈水扁与李登辉密切互动,关系升温,相当引人侧目,从五天四会到扁友会、李友会正式结盟,宣告2004年“总统”大选“扁李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扁李命运共同体正是“台独,,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正如陈水扁或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所说,这是台湾对抗中国之战、也是“一边一国”抗拒一个中国战役,扁李勾结可谓是“台湾意识”的团结。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宪政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改革”是十年来台湾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一方面它摧毁了国民党迁台以后长期实行的“威权体制”,建立了全新的政治体制和政党政治,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另一方面,在政党政治的实际运作中,它又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同时它还被“台独”势力用于建旨在与大陆分离的“新国家体制”。这种参与主体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使得“宪政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极为复杂,对台湾政坛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宪政改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台湾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台湾2004年“总统”选举的临近,岛内选情逐渐升温,泛蓝与泛绿两大政治势力为赢得此次选举,相互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泛绿阵营来看,陈水扁为了连任,从去年台北和高雄两市选举之后,就开始运作布局,在与泛蓝的较量中,其竞选主轴逐渐凸显“台独”议题,并以操纵“台独”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