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分析当地民族分布、民族居住的地名和当地村寨地名的构成以及命名方式,可以窥探出其内涵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分析当地民族分布、民族居住的地名和当地村寨地名的构成以及命名方式,可以窥探出其内涵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族在产生。旧的民族消亡了,新的民族又形成了。各民族在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中,活动地点也在不断变化,大多数民族都经历过一、两次或数次的民族迁徙。一个民族在某一地区的活动,大都对该地区一些地名产生过影响。我们在研究东北地区民族史的过程中,发现东北地区有不少民族(部族)名称后来都转化成了地名;也就是说,古今东北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地名均来源于昔日在该地活动过的少数民族(部族)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满族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满族的发祥地东北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数以万计的满语地名,它们以其特有的璀灿光华,装点着异彩缤纷的祖国地名宝库。 水体地名是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文献与现实中满语水体地名,有相当之数量或与清代规范满语(即文语)语音不合,或词义不当,致使长期以来对它们的语源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自然或社会的某些情况。通过地名研究,不仅能透视这个地区的山川、水流、地形、气候、物产、资源等特点,而且还可以了解这一地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状况。 蒙古族在我国各兄弟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除分布在内蒙古  相似文献   

6.
玉树既是地名,更是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的名称,长期以来它的藏文名称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使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或地名,对外造成误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玉树藏文名称的正确写法及其由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语地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即是地方的一种名称或代号。地名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对那些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了解、命名的结果。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各异,因此地名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本文拟对凉山彝语地名的类型,即以野生动植物、家畜、农作物、家支姓氏、地理形状、地形的相对位置、物产、矿藏、土壤的颜色、人们的意愿、民间传说、事件、宗教信仰等命名的地名,以及其所反映的凉山彝族的社会历史情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它不仅能了解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等物质世界,还能了解这个地方人群的信仰观念等精神世界。因此,文章通过对湘西地名含义的破译和诠释,归纳出这些地名定型的命名意图,透视这些地名的命名取向,从而揭示湘西巫鬼文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 ,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 ;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在方法论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过程性原则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则可兼采并用  相似文献   

10.
沈坚 《世界民族》2006,1(6):72-78
地名是人们对于相关地域的一种认知或命名,同时也往往提供了历史上人们活动的某些重要信息。作为一种明晰的象征符号,地名总是以一定民族的语言作为表达方式,显示了特定人群同相关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传达的是一种人地关系的讯号。①然而,有时候地名又明确无误地“体现了曾在这些地方居住过的部落或民族的名称”,②凡属这样的地名,实际上是由一些族名和部落名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或即族名的延伸。在对欧洲民族史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时,常可发现不少这类有趣的例证,显然,这是一种颇具意味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古代欧洲,对某个地域的称谓往往…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个体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地名形成过程中各种情感因素的融入,使地名附着或隐含着各种情感色彩.通过分析西藏地名中的情感色彩,可以展现地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地名情感色彩的研究对西藏地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以及今后新地名的命名或更名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地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目前面临评估标准难以统一、保护制度不完善、开发利用手段单一等问题。基于湖南民族地区地名特征的分析,构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湖南民族地区地名文化价值评估体系,为地名文化价值评估提供参考。提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合力、公众参与进行地名保护。探索地名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腾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95-197
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命名来源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它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饱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主要以文化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山西省万荣县地名为研究对象,对该县的地名来源进行探究,以探寻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宗教性、群体性、安乐性、和谐性是武陵山片区的优秀民族文化特质,它对区域协同发展既有着极大的互融性,又兼具难以忽视的差异性。这些民族文化特质来源于武陵山片区自然地理和文化传统两个层面。从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特质的现实表现着手,分析了民族文化特质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双重影响,剖析了武陵山片区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协同发展的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我国北方渔猎民族中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四个民族的地名,虽然和其他民族同样有着自己民族的特点,但是,由于这四个民族处在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除此之外,他们在历史上多数都曾遭受沙俄侵略,有着被迫迁徙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在对聚落最初命名时,就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采用类似的地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论跨国民族地名的重合性与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北方有好多跨国居住的民族,如蒙古、达斡尔、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蒙古族分别居住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分别居住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族分别居住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韩国、俄罗斯。这些民族,分别经历了游猎、游牧及农耕社会。在他们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大迁徙过程中,留下了独特的聚落地名文化痕迹,这就是地名的重合性与移动性。所谓重合性,即同一民族在异地分居,但他所命名聚落地名,却是相同的。这是北方民族地名文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在国际之间,还是在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辑录了新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民族语地名 12 0个 ,分成 4类———自然地理地名、北疆东疆地名、南疆地名、文物遗址地名 ,并指出每个地名的语源和含义。  相似文献   

18.
古代宗教与一定的民族共同体联系在一起,是这些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期阶级宗教的民族特征明确无误地表现在其命名方法上,这种命名方法通常与流行这些宗教的民族共同体的名称密切相关。民族宗教(或者如谢苗诺夫所说的“传统仪式宗教”)是在地区的土壤上产生的。它涉及居民的劳动、家庭和社会生活,因而各种仪式非常丰富。这些仪式成了古时居民  相似文献   

19.
壮族地区农村的地名称谓多用壮语命名,指事表意,种类繁多。笔者从《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一书和一些县志、史料选先录了一些壮语地名进行归纳分类,主要有:以田、地、江河、动植物、方位、数字、姓氏等等命名。这些壮语地名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历史、物产、生活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地名的来源等。  相似文献   

20.
民族音乐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粹,是扎根于这个民族和学校音乐教育土壤中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本质上就是发展这个民族追根溯源的音乐教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音乐文化,而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就是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本文以阿坝地区的M学校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探索发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