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互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谈谈高中英语的互动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英语教学的"互动式",可以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促进多向的英语学习交流,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保证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因此,互动式教学是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合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即使了解学生接掌握知识的程度;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求知欲望;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现代思维科学认为为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正如爱因思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离开提问,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犹如纸上谈兵,水中捞月.所以,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认识是通过"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在"同化"与"顺应"的两个基本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形成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会话、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施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电教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英语教学的"互动式",可以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促进多向的英语学习交流,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保证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因此,互动式教学是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合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实施教学改革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提出"废除注入式",提倡"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目的最终是落实"主体教育"原则,构建"谐动教学"模式,灵活地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实行"一材双法"的教研教改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差异为前提,以师生有效互动为保证,努力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特长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生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为阵地,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间的各种交往活动,使师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者、研究者和学生的引导者的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从"苦"学变成"乐"学,既能学习与生成知识,又得到智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上成"生命课堂",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有着各自独立性的活动主体,应该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上互相沟通的同志和朋友.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在轻松、积极、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学生才乐于、敢于突破常规,才勇于异想天开,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易固增 《科学咨询》2009,(14):22-22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该起主体作用,要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讲台为展台.也就是说,教师上课不应再是"高高在上"--即只站在讲台上的"传道者",而应融入学生中成为"解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游者".  相似文献   

10.
斯国东 《科学咨询》2008,(12):40-40
语文教学欲求师生和谐共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生的实际"学情",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教与学双方的思路都为了教学目的,向着教学目标,共同进行,和谐变化.本文拟就共振如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单纯地教师问、学生答,而是在于指点方向、开阔思路、化解难点、提供典范.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与"学",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更新教育观念,又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学",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小峰 《经营管理者》2013,(31):358-358
本文通过对"小群体学习法"概念的理解,揭示了"小群体学习法"的作用以及在应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认识到"小群体学习法"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互动体系,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有交流频繁,掌握和提高技能快,教师指导自然及时,学生锻炼主动积极,学习兴趣浓,是教学效果极高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改"中教师在教学时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该起主体作用,要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讲台为展台。也就是说,教师上课不应再是"高高在上"——即只站在讲台上的"传道者",而应融入学生中成为"解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游者"。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担负着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怎样的班级管理才能够被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助于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是不露痕迹,即用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暗示启发式教育,才能真正的教育和帮助好学生。一、以情感教育消除师生间距离,创设温馨而优良的育人环境班级管理是师生"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应倾注满腔热情,真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坦诚相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身教重  相似文献   

16.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教学时,怎样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在这—情景中主动地、愉快地、合作地、高效能地学习,同样是广大教师潜心钻研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艺术.赞科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就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锻炼能力、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学习场",造成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达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现就教学引入艺术谈谈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7.
曹向利  孙坤 《决策探索》2007,(16):38-40
德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促使成长中的人人格不断完善,良好的德性不断生成.这是德育的本真存在.德育课程实施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于学生鲜活的生活基础,变僵硬的道德教条的"灌输"为美好的道德生活的"体验",变单向的教学流程为师生双方的互动、对话.教师要从既定道德品质的教育者转变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导引者,从学生外围走进学生中间.教师应改变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观念,本着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把促进学生德性成长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是"生活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滚雪球"式教学,简单地讲就是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学生再自学、再交流、再讨论,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整个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交流讨论为特色、以教师精讲为补充.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效果是时代赋予每个化学老师的使命.在"教"和"学"中,"学"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动机和兴趣提上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学会"为"会学",变"他人要我学"为"自己主动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欲求师生和谐共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生的实际"学情",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教与学双方的思路都为了教学目的,向着教学目标,共同进行,和谐变化。本文拟就共振如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