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积极筹划收回全国海港检疫权。1930年7月1日,卫生部在上海建立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结束了海港检疫由海关或其他港务、警务、卫生部门兼办的各自为政、业务混乱的局面。该机构顺利接收了上海港检疫事务,意味着全国海港检疫工作独立自主进行的开始,改变了受外人控制的局面,在一定意义上是国权的部分恢复。此后,它又相继接管了其他主要海港检疫事务,将海港检疫事务纳入统一管理之中。无可否认,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具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浙江展开海洋航行与贸易的历史悠久,因而形成深厚的海洋文化传统.以民间海商为主体的海洋贸易,既促进浙江海港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生成了渗透着海商精神的浙江海港城市文化.海商精神蕴含着开拓冒险的进取精神,尚实图利的价值取向,兼容并蓄的开放视野,诚信重义的经商道德.总结海商精神,既有利于对浙江精神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浙江海港城市经济发展,并对浙江省海港城市的文化宣传和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港文学是指以海港和在海港展开的社会活动为创作素材的文学。国内学界目前尚无海港文学概念,专门的海港文学研究成果也极少见,海港文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立足21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一时代背景,进行海港文学研究具有突出而重大的意义。国内学界与中国海港文学关联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阐述和鉴赏描写海港的诗歌和探讨海港故事传说蕴含的论文、研究海洋文学和运河文学的论著及大学教案,古已有之的中国古代文学分题材种类实施的文学研究及分文学体裁编撰的分体文学史等。国外学界与海港文学研究相关的成果,主要体现为英美等国的海洋文学研究中包含着的海港文学研究内容,尤其是日本的海洋文学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海港文学研究予以了多方面的引导和启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基于此,中国古代海港文学研究的推进策略应确定为:进行中国古代海港文学资料整理和汇编,构建中国古代海港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文章联系浙东学术的演变对章学诚学术思想及其哲学基础加以阐发.章学诚以一系列深邃的命题表达了富有近代意识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5.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近代中国的转型时代.这期间,近代中国经历了深刻的思想危机,即"意义危机".在近代以来的一系列社会变迁的冲击下,以"政教合一"为特征的传统价值意义系统逐渐瓦解,而新的价值意义系统尚未形成 .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了极大的精神苦痛.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开始了探寻新的价值意义系统的努力.一部分人求助于宗教;另一些人则依靠世俗的意识形态以应对这一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6.
近世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视西方的政治体制为"良法美意",借鉴与移植外国宪政文化成为了一股潮流.传教士的译介、驻外使节与留学生的宣传、清末官员出洋宪政考察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感知并接受了诸如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等一系列美国宪政体制和思想.美国的宪政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理想模式,其丰富的宪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产生了示范性效应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盘剥,天灾频仍,致使农村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农民离村进城,成为近代历史上的城市"农民工".由于近代城市发展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收这些潮涌而至的农民,由此滋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农民进城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城市化,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仿形西方行政诉讼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并取得积极成果,但终因“一元”政治权力结构和“法随权转”文化基因的解构,行政诉讼制度被整合重构:从作为制约行政权力、促进法治行政和服务行政的利器变为扈从行政权力、保障控权集团利益的“合法化”手段.宋智敏博士的新著《从行政裁判院到行政法院——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研究》正是系统诠释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整合重构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9.
就连云港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的内涵和标准、面临的问题和差距,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1927年筹办并于次年正式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是近代广东乃至全国首创的一所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它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对教育科学之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工作;其产出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代表了近代广东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它培养的多届研究生,为广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及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 学术界三次以"宣言"之名表达了文化主张, 但"文化宣言"的解读出现了与"宣言"文本错位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三次"文化宣言"的解读预设、解读者与"文化宣言"对一系列文化学理论的认识分歧, 进而探讨由此凸显的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的症结--"循环"问题, 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整合语言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发掘、保护与整理各地原生的、异质的海洋文化。本研究以海港城市湛江为例,从物语的研究视角,以田野工作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海港文化产品生成的内在机制,呈现区域文化品牌生成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有很大差别,“学而优则仕”,“学”与“政”的高度统一,虽适应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然科学内涵,加之后期科举考试制度设计渐趋程式化,对社会生产实践尤其是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甚微.因此,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伴随着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产生了启蒙教育思想.在晚清,近代科技与教育甚至被统治者提高到上层建筑和社会制度改革的先锋地位.20世纪前后,政府开始自上而下的教育法律制度改革,引进西方教育法律制度,颁布学堂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律规范性文件,规范近代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法律法规以国家干预的形式推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发展中,康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角色。在康德之前,以自然神论为代表的近代理性主义宗教曾经辉煌一时,而在康德之后,近代西方宗教哲学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康德的道德宗教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又代表着启蒙运动发展的更高层次,这体现在康德一方面深刻批判了旧有的建立在自然理性基础上的近代理性主义宗教,同时又把宗教信仰的根基牢固树立在道德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康德宗教哲学的这一系列做法把整个近代西方宗教哲学引领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十字路口,而正视和回应康德宗教哲学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成为了19、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霍布斯是近代第一个自觉地反对神学国家学说的人,他以人性论为基础,通过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等一系列术语的严密论证,开创了国家契约学说的先河,奠定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格局,对于国家学说的世俗化和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与迎接技术壁垒挑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中国检验检疫作为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非关税技术性壁垒在对外经济中担负的国门卫士作用将更加重大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正确处理好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中几个关系问题,强调指出要使实验室真正成为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阐述了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应主动迎接技术壁垒的挑战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是随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中国近代的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们,能够抓住时势和报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试图阐释和说明一系列当时办报所遇到的实际课题入手,建构起了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时代特色和理论高度的新闻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8.
港口城市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口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被只关注近代而忽视其古代历史内涵,在我国港口城市历史及其文化遗产研究中很有典型意义。早在隋唐时期,以吴淞江为出海主航道,以苏州地区为经济腹地,上海地区就先后形成了华亭港、青龙港等贸易港,并完成了由内河港口到河口海港的转移。上海地区贸易港的发展在宋代达到高潮,青龙港被誉为“江南第一贸易港”。南宋末年,港区移至吴淞江入海口的支流上海浦,形成上海浦港。在上海地区港口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港口的位移与发展,都影响了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由于资本主义入侵、战乱、灾荒等原因,产生了大量流民.流民入城对近代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一方面,使近代城市人口规模迅速上升,为城市的工商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劳动力,改变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使失业人口剧增,城市市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人居环境恶化,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职业结构出现畸形,城市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处于历史性转型期的中国检验检疫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法律环境,长期惯用的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程序和手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中国检验检疫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走向了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并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新阶段.具体表现为:检验检疫有了与WTO规则相一致的内部法律环境;检验检疫行为将受国际法则的外部影响和约束.面临这样一个全新的执法环境,承担着为出入境技术把关和服务职责的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