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外周血IFN-γ?IL-4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肌肽组(10只)?模型组和肌肽组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肌肽组于造模后按体质量1 g/(kg?d)予肌肽水溶液灌胃,其他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清醒时?24 h?72 h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术后24 h?72 h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IFN-γ?IL-4,于术后72 h取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72 h,肌肽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 < 0.05);术后72 h,3组外周血IFN-γ水平有明显差异(P < 0.05);术后24 h和72 h模型组外周血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 < 0.05),IL-4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72 h肌肽组IFN-γ?IFN-γ/IL-4明显提高(P < 0.05),IL-4明显降低(P < 0.05);脑缺血后,神经元重度坏死,大鼠大脑皮质病理性损伤明显,肌肽处理后,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有所减轻?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存在外周免疫抑制,肌肽对脑缺血大鼠外周免疫抑制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IFN-γ?IFN-γ/IL-4值和降低IL-4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磷脂酶A2 (PLA2 )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1 )在哮喘气道炎症细胞浸润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PLA2 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与I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哮喘组BALF中IL-5含量和PLA2 活性显著增高,尤其是IL-5增高更显著;支气管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显著增强;相关分析表明,ICAM-1的阳性面积分别与IL-5和PLA显著相关。结论:IL-5、PLA2 和ICAM-1在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能对炎症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聚集,迁移、活化和粘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阻肺)患者的水平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3例哮喘患者(哮喘组)、28例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组)和21例哮喘+慢阻肺患者(哮喘+慢阻肺组),以及20例健康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IL-17、FeNO,比较分析二者与肺功能、血常规部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IL-17与FeNO对哮喘+慢阻肺的诊断价值。结果哮喘+慢阻肺组和哮喘组血清IL-17、FeNO均高于慢阻肺组和健康对照组,哮喘+慢阻肺组FeNO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IL-17与FEV1/pred均呈负相关(P0.05),各组FeNO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试验组血清IL-17与FeNO呈正相关(P0.05)。分别以IL-17184.85pg/ml或FeNO33.5ppb鉴别哮喘+慢阻肺和慢阻肺,以及FeNO44.0ppb鉴别哮喘+慢阻肺和哮喘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血清IL-17与哮喘、慢阻肺、哮喘+慢阻肺气流受限有关,血清IL-17和FeNO水平有助于鉴别哮喘、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炎症因子和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方法:2013年7月~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7例,其中55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为SAP组,5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为ACS组,并选取相同时期非冠心病患者96例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等炎症因子和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TC和LDL-C分别为(6.38 ± 1.17)mmol/L和(5.63±1.12)mmol/L,均高于SAP组[TC(4.51 ± 1.06)mmol/L?LDL-C(4.42 ± 1.05)mmol/L],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S组TBil为(6.28 ± 0.74)μmol/L,SAP组TBil为(9.96 ± 1.0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S组Hs-CRP?IL-6和TNF-α分别为(19.06 ± 3.72)mg/L?(57.35 ± 4.14)pg/L和(38.11 ± 2.64)pg/L,均高于SAP组[hs-CRP(11.31 ± 2.15)mg/L?IL-6(29.60 ± 3.08)pg/L和TNF-α(26.82 ± 2.13)pg/L],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中TC?LDL-C?IL-6?TNF-α和Hs-CRP等明显增高,并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COPD大鼠血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参蛤散治疗COPD的机理。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令舒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烟熏加脂多糖法造模,观察各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参蛤散中药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P〈0.01)。结论参蛤散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野灌注CO2气体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CO2灌注组(Ⅰ组,50例)和对照组(Ⅱ组,47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0)以及主动脉开放后5 min(T1)?1 h(T2)?4 h(T3)和24 h(T4)检测血浆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及术后第7天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诊断以术前测试值为对照,等于或超过1个标准差诊断为POCD?结果:Ⅰ组患者T1~T3时间点的S-100β和T1~T4时间点的NSE水平较T0明显升高(P < 0.05);Ⅱ组患者T1~T4时间点S-100β和NSE水平均较T0明显升高(P < 0.05)?与Ⅱ组比较,Ⅰ组S-100β水平在T1~T4时间点显著降低(P < 0.05),NSE水平在T2~T4时间点也明显降低(P < 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因病情危重术后第7天无法行MMSE检测,其余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且Ⅱ组的评分较Ⅰ组降低更明显(P < 0.05)?Ⅰ组术后出现POCD 16例,Ⅱ组为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野灌注CO2气体可降低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后S-100β和NSE升高的水平,并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脑保护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状况下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需求差异,找出原因,为制定辅助器具服务政策和合理配发辅助器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取无锡市某区9个街道(镇)残疾人及疑似残疾儿童的调查问卷6 188份?调查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教育文化程度等?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受到残疾种类(P < 0.001)?残疾等级(P < 0.001)?年龄(P = 0.024)?就业情况(P = 0.002)和前一年是否获得辅具(P < 0.001)的影响,性别(P = 0.805)?婚姻状况(P = 0.459)?社保状况(P = 0.195)与教育文化状况(P =0.451)无影响作用?结论:听力?视力?肢体?多重残疾会导致辅助器具需求升高,重度残疾?儿童和老人?未就业和前一年获得辅具都能预示人群较高的辅具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受密度感应分子调控,法尼醇和酪醇是白色念珠菌产生的两种密度感应分子?本研究探讨不同生物被膜时相,密度感应分子对白色念珠菌形态及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体外构建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分为法尼醇处理组?酪醇处理组?法尼醇和酪醇联合处理组?对照组?首先采用XTT检测不同生物被膜时相酪醇和法尼醇对白色念珠菌细胞活力的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酪醇和法尼醇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的产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ress liquid chromograph,HPLC)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酪醇的产生?结果:X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酪醇可促进6 h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力(P < 0.05),法尼醇抑制早期(3 h和6 h)生物被膜活力(P < 0.05),联合作用组抑制6 h生物被膜活力(P < 0.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酪醇促进3 h和6 h白色念珠菌细胞的出芽,法尼醇抑制3 h和6 h菌丝形成,两者联合作用以后者对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为主?GC/MS及 HPLC结果表明在早期(3 h和6 h)生物被膜,2种密度感应分子产生少且无明显升高趋势(P > 0.05);随着生物被膜成熟(24 h及36 h),酪醇产生明显增多(P < 0.05),法尼醇产生也明显增多(P < 0.05)?24 h生物被膜产生酪醇最多,36 h 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最多?结论:酪醇可以促进白色念珠菌出芽和菌丝伸长,促进早期生物被膜形成?法尼醇抑制出芽和菌丝形成,抑制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两者联合作用以法尼醇对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诱导痰白介素13(IL-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分为4组。采用ELISA法对患者的外周血与诱导痰IL-13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四组患者的外周血与诱导IL-13水平与其和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除健康吸烟组与健康非吸烟组外,剩余组血IL-13水平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痰IL-13水平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SCOPD组与健康吸烟组血、痰IL-13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AECOPD组与SCOPD组导痰IL-13水平和FEV1/FVC,FEV1%呈负相关;血清IL-13水平和FEV1/FVC,FEV1%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于发展和外周血、诱导痰IL-13具有相关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吸烟是引发疾病的高危因素。痰IL-13表达优于血IL-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炎性标识表达。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6月前往沈阳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和/或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29例和老年哮喘患者27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30例。三组对象接受了诱导痰标本采集,并进行了炎性标识(IL-4,IL-6,IL-8和IL-13)检测。结果老年COPD组诱导痰中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哮喘组和对照组,而老年哮喘组诱导痰中IL-4和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COPD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COPD和老年哮喘患者诱导痰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清lgE水平影响。方法通过两组病例对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lgE水平。结果布地奈德的治疗组血清总l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继续使用布地奈德6个月后,血清总lgE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口腔牙周现况及外周血、龈沟液(GCF)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D患者47例,对照组入选同时间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42倒。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检查及外周血、GCF处炎性标识指标(IL-1β、IL-6、TNF-α和hs—CRP)检测。结果老年CHD组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分别为53.19%(25例)和72.34%(34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27.65%,χ^2=6.59和10例,23.81%,χ^2=9.15;均P〈0.01)。老年CHD组的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齿填充指数及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P〈0.01);老年CHD组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CHD组的GCF处IL-1β、IL-6、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CHD患者口腔牙周卫生状况差,牙周疾病患病率增加,外周血及GCF处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布地奈德氧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博利康尼+布地奈德氧雾化吸入治疗和空白对照组治疗。观察三组疗效、临床表现、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博利康尼+布地奈德组临床表现FEV1和动脉血气的改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略优于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氧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有效、安全、易行,可作为AECOPD常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喘安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原癌基因c-fos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喘安对哮喘大鼠肺组织c-fos 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设立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喘安治疗组,必可酮组,桂龙咳喘宁组,喘必组,治疗3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肺组织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结果大鼠肺组织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在各组的数量对比关系呈模型组>桂龙组>喘安组>必可酮组>喘安加必可酮组>正常组(各项指标P<0.01或P<0.05).结论喘安治疗哮喘大鼠有效,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组织中c-fos 阳性细胞表达的数量起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结合情景式病例讨论在循环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实验组(80人)和对照组(80人),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结合情景式病例讨论"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问题式病例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考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选择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和总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学生认为PBL教学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团体协作能力等,是否继续实施PBL教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结合情景式病例讨论能更好地提高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培养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缓解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例均无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史。对照组给予常规平喘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熏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失眠。  相似文献   

17.
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在儿科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32名儿科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DOPS考核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考核,比较两组学生在小儿骨髓穿刺术操作的培训效果。应用DOPS后,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其操作技术等项目成绩明显提高(P< 0.05)。DOPS可作为儿科住院规范化培训小儿骨髓穿刺术的考核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用1、2、3、4号复合维生素和市售华罗多维(对照)饲喂20─—60日龄纯种荣昌哺乳仔猪,结果表明:3号维生素组日增重分别较1、2、4和对照组提高16.61%(P<0.01),8.75%(P<0.05),9.86%(P<0.05)和17.45%(P<0.01),4号、1号维生素能提高饲料利用率,3号维生素能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综合经济效益以3号维生素组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建立过程中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的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小型猪32只,分为4组:A组(未干预组)7只?B组(胺碘酮干预组)8只?C组(美托洛尔干预组)8只?D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干预组)9只?各组均在氯胺酮及戊巴比妥钠全麻下采用球囊封堵法封堵前降支中远段,缺血预适应3~4次?持续封堵60 min?再灌注30 min建立AMI模型?结果:4组中3只意外死亡,缺血预适应期?持续封堵期?再灌注期4组动物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B?C?D 3组与A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4组动物VES比较,B?C 2组与A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D组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 = 0.005);4组死亡情况比较,各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缺血预适应期与再灌注期易于发生心律失常?VES及死亡,但不同时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差异并不显著(P > 0.05)?结论:AMI模型建立过程易于发生VES导致实验动物死亡;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抑制猪AMI模型建立中电风暴的发生,提高建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在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感染患者分为抗菌素治疗组和抗菌素加胸腺肽α1治疗组,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6和TNF-α,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IL-2升高,CD3^+,CD4^+,CD4^+/CD8^+百分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TNF-α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TNF-α下降(P〈0.05),CD4^+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比较,胸腺肽组CD4^+百分率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胸腺肽α1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改善感染患者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的失平衡,有助于感染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