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仕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23-25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实施体制改革、并购重组,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对外竞争能力。文中主要研究国有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策,有助于企业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实施体制改革、并购重组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对外竞争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国有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策,探索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纳丽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4-46
为了规范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以完善和健全,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解决因制度自身缺陷和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借鉴国外国有企业改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1-6
该文在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改制动机的基础上,把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难点归结为各地国有企业改制能力上,这种能力包括了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同所有者的资金注人能力和地方政府动员各种非国有经济资源注入改制的政策和措施。改制能力是形成各地国有企业改革差别的关键。在改制能力中,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各地区不同所有者的资金注入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杨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
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已经进行了多年,有些国企通过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也有相当数量经营状况良好的国企改制后陷入了新的经营混乱。这很大程度与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的大量流失有关,从而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危机。为此,企业必须切实采取措施,从感情沟通、薪酬内外因素、员工离职识别类型等方面和环节,从制度上防止和预警关键人才的流失,降低企业改制成本,增强企业改制效益。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在改制过程中由于低估、折股造成的损失 ,二是在改制后国有股运营中造成的利益损失。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资产评估不依法规范进行以及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在于尽快完善国有资产运管体制 ,严格规范资产评估行为 ,尽快实现国有股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7.
肖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3):13-14
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在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革任务还相当繁重.在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很多工作都离不开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制是企业行为,也是政府行为。改制动力源自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新的制度要靠企业创造、探索、实验和扎扎实实地工作。改制的过程与政府的经济行为交织在一起,所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审计中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玉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1):81-86
从强化国有企业监督的客观需要、国家审计具有的优势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的局限性来看,重要的国有企业应当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国有中小型企业、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状况决定了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内容应当放在财务审计上,制止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审计目标又决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国有企业宜采取详细审查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企改革改制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种问题(1)资产处置中的"缩水"、"漏水"问题严重;(2)改制政策存在"断层"和"空档";(3)改制优惠政策有部分"悬空"或"搁浅";(4)财政"挂帐"和"兜底"太多.为此,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二要考虑诸环节的关联效应,实行统筹安排实施;三要重视政策制定的配套性;四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具有独立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符定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57-59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或离任,应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结果,作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内容不尽相同,对同一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的审计结论,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经济责任起因,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受托什么样的经济资源入手,探讨国有企业领导人应承担什么样的经济责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内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丽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8):35-37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新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31-34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企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分配结构的调整进行的。在这个阶段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运行目标的问题、关于国企的经济利益问题以及关于政府与国企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国企改革的成效,而且影响到我国国企进一步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纯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25-30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独特的制度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行为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初期国有企业之间“三角债”的出现和泛滥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企业缺失诚信的制度性根源。 相似文献
15.
郭振宇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63-6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大,需要合适的理论予以指导.所有权理论是围绕所有者权益展开的理论,对于如何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了所有权理论主要观点,结合国有企业现状对所有权理论存在问题予以评析,并为其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炳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71-74
制度不完善和相对滞后,是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为此在制度演进的视角下,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分别就分权化、市场化和公司化改革进程,审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互动关系。提出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尽快确立利益主体,规范、约束和激励政府和国有企业行为,推进法治化建设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冯玉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3):35-40
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减亏”已有成效 ,但改革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是未能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本质。只有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安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的主要对策有:多管齐下,完善安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安徽国有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安徽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市场并购重组机遇,加速安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9.
国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已逐渐在全国推行。现有文献对薪酬管制政策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论,且使用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的较少,更少有文献将公平与绩效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在建立的理论模型中,政府效用源于国企营利、公共服务、薪酬分配的公平性,高管效用源于两种努力及政府的两种激励。模型显示,限制国企高管薪酬将缩小高管与公众、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并降低企业效率。薪酬差距的缩小将提高政府效用,而企业效率的下滑将降低政府效用。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国企高管限薪的效果进行验证,发现薪酬管制政策显著降低了两类收入差距及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国企高管的绝对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相对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意味着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存在不一致性。解决政府效用与企业绩效的矛盾,成为国企薪酬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