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祥森先生曾作《注释编排方式略议》(学术批评网2001年11月22日)一文,对拙作《注释体例大一统、学术规范及学术水准的提高》中涉及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批评。本文即是对周先生文章的回应。周先生在文中,对笔者曾批评的注释编排规范持同情的理解,固有其理。不过,笔者最初并非是为了批评而批评。通观拙作,其主旨其实并不局限于讨论某一个具体的规范到底好不好,而是试图通过引入利益衡量的分析模式探究规范到底应由谁来制定更好的问题。1.正本清源。周先生对于我国古代关于“注”与“释”的介绍使人很开眼界,“数典忘祖”之讥…  相似文献   

2.
一、误入“红楼” 20世纪70年代初,《红楼梦》注释小组成立,日后,该小组成为“文革”期间有名的“红楼梦研究所”:当时林冠夫先生从五七干校返回全国文联不久,即被派往红楼梦校注组工作。他的学术志趣虽不在此,但从注释组这一面说,这一选择颇有眼光。林冠夫先生,则与红学就此终生结缘。  相似文献   

3.
《春秋左氏传》杜预“注”是晋代一部篇帙规模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经文注释书,它上承两汉传注(包括章句)之学,下启唐宋义疏之科,标志着中国注释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研究《春秋左氏传》杜预“注”中的语法分析,也就是研究中国语法学在晋代的发展。这对于建设中国古代语法学、中国注释学以及丰富中国训诂学内容都有直接关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很长的注释经典的历史。研究中国经典注释的历史,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典注释问题和中国的“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版本学”、“目录学”等等是分不开的。本篇拟通过一个具体问题,来看创建中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经典的理论与方法有相当大不同的中国解释学)的种种困难。1998年12月,在广东道教圣地罗浮山的黄龙观召开了“第二届道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德国学者瓦格纳(RudolfG·Wager)教授提出僧肇有《道德经注》的问题。由于我曾注意过僧…  相似文献   

5.
清代唐诗注释家们充分吸纳了时代的学术养分,在诗歌注释中发散出带有时代普遍性的学术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理念.本文以清人唐诗注释为语料,从注释学与文化学相结合这一角度切入,通过注释一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探究清人唐诗注释的文化理念:一是尊重历史、传承文明的使命精神;二是要素与整体交汇融通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三是寓创作于征引式注释中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儒家历来主张“述而不作”。古代以“作者曰圣,述者曰明”。“圣人”当然只能是少数,而历代的明白人阐述自己的思想,又往往是通过给圣人作注。名为作注,实际上是讲述自己的学术主张,甚至借注释前人而创立新的学术体系。如乾嘉硕儒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以疏证为名,系统地阐述自己“理存于  相似文献   

7.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学术论著中存在的有关不规范乃至失范的现象 ,文章论述了注释和索引的基本功能 ,批评了学术论著中的一些技术性失范和社会性行为失范现象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使21世纪的中国学术繁荣兴旺,发扬光大,并跻身于世界学术前列,就必须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许以下几条进路不失为保障中国学术“通幽”之“曲径”。(一)维护学术自由  斯宾诺莎把自由定义为:“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自由。”尼采则称自由是“人所具有的自我负责的意志”。照此看来,学术自由就是学术本性的必然性和学术的自我决定,是学人的自我负责的意志。按照爱因斯坦的具体理解,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展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注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从原语到译语的翻译过程中 ,语言文化因素必然会给翻译带来各种障碍 ;在处理这些障碍时 ,“注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文章把译文中的“注释”分为三种 :句中注释、句后注释和文后注释 ,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各自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乾嘉考据学术之根源,争论颇多,梁启超等将开创之功归于清初顾亭林等大师,钱穆等则将之追溯到明代中晚期.对于钱穆等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明代考据仅限于个人的雅好,远没有成为一种学术的代称.但实际在明代中后期,汉学运动已经风起云涌,在经史子集等方面皆已发乾嘉学术之先声,此时的诗歌注释也在注释方法、注释内容及注释思想等几方面充分体现出清代考据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注释编排方式略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注解”“注释”,根据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都是“用文字来解释字句”或“解释字句的文字”的意思。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9年1月12日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简称CAJ-CD规范)之前,绝大多数期刊都不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而采用“注释”的方式标注引文出处和解释、说明正文字句,其编排位置或采用随页脚注,或采用篇后尾注。自从CAJ-CD规范颁发之后,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该规范,注释与参考文献分道扬镳,注释编排方式开始走向统一。但由于积习难改,有不…  相似文献   

12.
在学术园地繁花似锦的今天,我们有幸读到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亨先生近作《老子注译》(华钟彦校),不能不说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这本书展现了新的研究成果,给人以新的启示,必将受到读者的欢迎。 早在一九三○年,高先生就出版过《老子正诂》。一九五五年作者在“重印老子正诂的说明”中说:“《老子》一书和其它古典作品一样,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个彻底的整理。但是我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不够,认识很低,还没有力量担任整理《老子》的工作,还没有力量写一本崭新的、正确的、完全符合科学的,有分析有批判的《老子》注释,这是应该向读者表示歉意的”。今  相似文献   

13.
杨玉圣 《学术界》2002,(1):16-17
作为一个学界中人 ,只要是以学术为业 (无论是从事高校教学还是科学研究 ) ,都应坚守基本的学术伦理 ,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所谓学术伦理 ,就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 ,举其要者 ,如充分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学术成果 ,通过注释、征引等 ,在有序的继承和创新中推进学术。身为学者 ,至少不能在著书立说中出现抄袭剽窃的问题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坚守学术伦理 ,是一个学者之所以能成其为学者的道义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铁映院长不久前在《关于学风问题的一些思考》中提出 ,“学问可以高低并存 ,学风却不能正斜共处” ,可…  相似文献   

14.
陈云豪 《云梦学刊》2011,32(1):34-37
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注释、引用与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此三者,在实际操作中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本文在行文中所说的“注释”是包括三者而言的。注释又可分为题目注释、作者注释和引文注释三种①,本文讨论的是引文注释。但是,如何作引文注释,我们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本文在阅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略陈管见。试图就注释的规范性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范文澜早期的著作有《文心雕龙讲疏》、《文心雕龙注》、《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水经注写景文钞》。本文旨在简要地论述这五种著作的著述旨趣和学术价值,并说明范文澜早年的学术与后来转变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治学路数之内在联系。一、《文心雕龙讲疏》和《文心雕龙注》:从发挥师说到撰成划时代巨制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于1925年撰成时,即被梁启超嘉许为“征订详核,考据精审,于训诂义理,多所发明”,“使义无不明,句无不达”。《讲疏》各篇的内容,都包括注释和讲解两部分。注释重在训诂文字,并引据各种典籍,或解释词义…  相似文献   

16.
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与学术规范--Harvard System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规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学术规范的领域非常广泛 ,本文仅以介绍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为开端阐述学术研究中客观、准确、规范、如实地呈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释“节然”     
<正> 《荀子·天论》:“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历来注家对这段话中的“节然”二字注释得都不够明确,有的甚至注释错了。这两个字的意思搞不明白,不仅会误解本句的句意,而且对有关上下文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还会妨碍对作者思想的了解。清代俞樾在《诸子平议》中,把“节然”中的“节”字以及《强国》篇和《大略》篇中的几个“节”字注为“适”,这是很有见地的。后来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中又把另外几个“节”字注为“适”,也都是正确的。《荀子》中“节”字的用法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  相似文献   

18.
李继华 《河北学刊》2007,27(2):115-118
《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2卷,对李大钊文章中提及的“美儒甄克士”、“郭冷苔”与“夏蝶曼”这三个人物均注为“不详”,似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因素;在其他几个注释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9.
郑杭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始即以理论自觉意识确定了以“社会运行”为主导观念的社会学定义,并衍生出“社会转型论”等四论;更形成以“社会运行”主导观念为导向的有自己话语体系的学术群体.社会运行论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中占据了学术高地,有了学术制高点,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社会运行论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和学术创新正表现为从强势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解放出来,为自己正确定位,加强自主性,形成社会运行学派.  相似文献   

20.
一、“饮涧”是“入涧饮”吗 ?茅以升先生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了唐朝文学家张 的一句话 :“望之如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作者用它对著名的中国古代石拱桥赵州桥的外形作了高度赞美。对于此话 ,无论是人教社 1993年版 ,还是 2 0 0 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在其注释中 ,均将其释作 :“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又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前书见三册第 5页注释③ ,后书见四册第 11页注释① )显而易见 ,两个版本均把“饮涧”释作“入涧饮”了。“饮”是动词 ,“涧”是名词 ,它们之间是动宾关系。这与动宾短语“走山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